第四十三章仙府秘圖 小說類別:
小說作者:莫問前緣 一秒記住,精彩小說隨時閱讀,手機用戶請訪問.sgxsw。
惠山三重觀?梅映雪眉頭微皺,卻是沒有聽過,武林宗派自然只和武林宗派交流,三重觀也只是在普通百姓口中廣為流傳,并不為這些江湖人士注意。
“大哥哥你武功這么厲害,還這么年輕,卻和我爺爺一樣都是武道大宗師了么?”岳紅菱甚是天真,很少出門,閱歷不及梅映雪,只是滿是羨慕,心想自己武功什么時候能和李塵一般。
李塵笑了笑,暗道這丫頭雖然是被寵慣了,倒也沒有失了本心,天性不錯,不似梅映雪,經常在江湖中歷練,對人對事已經十分練達,只是還自年輕,又太過好勝爭強,易被激怒,才吃了大虧。
“紅菱不可無禮,前輩玄功造化,駐顏有術,以前定是武林名宿,如今看破紅塵才出家當了道士。”
梅映雪見岳紅菱沒大沒小,趕緊給李塵賠禮,又給李塵介紹了一番身邊這些師弟師妹。
李塵一一見過,又聽梅映雪問道:“前輩來此,可也是為了那武圣遺寶?”
“貧道并非武林中人,適才也說了貧道乃是閑游至此。不過總是無事,梅姑娘若是不忌,與貧道閑談一二這武圣遺寶也可。”
梅映雪自然不敢違背,吩咐小二進來,賠了些錢,收拾殘局,幾人圍坐圓桌,才聽她道來原委。
三個月前北武林突然出現一道秘符,上印一個齊字,但是篆刻秘紋,極為獨特,很快就有人翻閱古籍,查出了來歷。
原來是兩千年前一位武圣,名作齊君昊,乃是當時武林霸主,曾統一北方武林,稱雄一時,厲害至極,甚至有人傳說此人最后以武證道,破碎虛空,飛升成仙,種種傳說不可思議。
這位武圣當時統一北方江湖武林,搜刮無數宗派武功秘籍,憑其過人天賦,從中悟出一門蓋世武學,學成不但可天下無敵,甚至能以武入道,得成仙人,從而長生不老。
這門武學據說名叫做玄龍決,傳說齊君昊創出此武學后,就退隱江湖,南下云州避居潛修,后將玄龍決與一件神兵作為他的傳承,藏于一處秘窟中。
千百年來有不少人尋此秘窟,但連絲毫線索都無,直到三月前武圣秘符出世,才有人破解出只有手持秘符,方可以尋到秘窟。
如今秘窟其實已被尋到,就在臨南郡城東邊三十里百匯山內,只不過這秘窟開啟了某種陣法,似乎只有煉精境以下的武者才能進入,但現在已有好幾撥武林宗派弟子進入,至今未歸,生死不明。
梅映雪一行本來也沒真沖著武圣秘寶,最多碰碰運氣,來此多是為了歷練,像岳紅菱這些弟子,從入派至今還未下山行走,趁此機會來見見江湖同道,交流交流,增長見識閱歷。
“原來如此,那梅姑娘你們不打算去武圣秘窟了么?”
梅映雪苦笑著搖了搖頭,“如今連白山宗都來了,我們進去就算能得到傳承,出來后恐怕也會被搶奪,何況云州很多比我們強的門派弟子都進去了,到現在也沒有出來一個,我們進去恐怕也是一樣,何必送死。”
“我想帶著師弟師妹多在云州南域歷練,武圣秘窟是不準備去了,前輩既是閑游,何不與我們一起?”
李塵知其所想,婉言拒絕道:“貧道化外修行中人,卻是與諸位無緣了,姑娘既已無事,貧道也該告辭了。”
“前輩!?”
還不待梅映雪呼喚,就不見李塵蹤影,知道這種武功練到化境的高手,來無影去無蹤,只是可惜自己不能向其求教武學。
李塵本準備在城里多住幾日,還安排了客房,但見這么多武林俠客前來爭奪武圣傳承,江湖紛爭他卻是不愿理會,因此也不多留,徑自離去。
這種爭斗,在他眼中自如池魚蝦蟹爭餌一般,何須在意,才下山一日,就已覺得無趣,準備回山繼續修煉。
“李道兄?”
李塵御氣行空,正向惠山飛去,剛巧前方一道火紅劍光劃過,見到了李塵,居然回轉,顯露身形。
“一陽子?你怎么會來此?”
李塵一眼認出了來人,見一陽子越發俊朗,踏著飛劍,修為比初見是明顯精進了不少。
“道兄,你的頭發?”一陽子初見不敢相信,李塵容貌未變,卻一頭白發,遲疑片刻才敢相認。
‘’六年前道兄將我們救出斷音寺,還未感謝大恩,便又因左道群邪圍攻湘洹水榭,道兄高義,舍身引群魔來攻,緩解葉老前輩壓力,才擊退來犯,只是聽說道兄也為此受傷,不知去了哪里閉關,至今才在此相遇,快隨我去,禹山派許多師弟都要好好謝謝道兄。”
一陽子知道李塵極為不凡,多聽點星叟夸贊,又因昔日曾于自己有救命之恩,自當涌泉相報,況且此次前來所圖甚大,說不得還要求這位相助。
李塵如今道行遠超這些小輩劍仙,立刻就知曉一陽子對自己感恩不假,恐怕還有些事要牽扯自己。
本欲婉拒,但他神境中兩儀推演,似乎有關乎自己要緊的事在其中,便又轉了心思,答應了下來,與一陽子御劍向東而去。
半盞茶的功夫,兩人來到一處矮丘小山,落下劍光,已見有諸多禹山弟子前來迎接。
這小山被施了陣法,里外自不相同,遮人耳目,自是為了規避凡人攪擾。
李塵和一陽子從天上明明看見的是一座空山,但落下來才發現有許多剛開鑿的洞府。
“師兄來得忒遲,咦,這位道友面生的很,師兄不介紹一下?”
來迎接的自是一位年少的禹山弟子,白衣如雪,眉清目秀,根骨不凡。
“哈哈,修杰師弟,這就是我常給你提起,曾在斷音寺斗劍中,助我和你李秀奇等師兄弟脫困的李塵李道兄!”
白衣少年眼睛一亮,“原來是李洪師叔的弟弟,不光一陽子師兄常提,點星叟老前輩也曾與我等說起,道兄出身不凡,與李紅師叔乃是一母同胞,卻遭左道一方教祖算計,家逢大劫,道兄逃過一劫,六年前出世,已是境界奇高,修為超群,也是大有仙緣的同道中人呢。”
李塵見其十分了解自家,只好道:“道友謬贊,在下也只是天道下一只螻蟻,為他人擺弄,被逼上絕路,身不由己罷了。”
“鄭修杰,你這話嘮的毛病什么時候能改,就你知道的多?”洞府中走出一人,也算李塵的熟人,正是南山三劍之一的趙重陽。
鄭修杰似乎極怕趙重陽,見他出來立馬不敢多言,躲在一陽子身后。
“道兄,一別六年,風采依舊,真是可喜可賀,當時還擔心道兄被那殷風的雷法擊傷,后聽葉老前輩解釋,才知道兄功行不凡,借雷解遁去修煉,修為大漲,一年前更是救了一陽師兄和連旗、趙英師弟,道兄于我禹山恩及四海,不敢空口言謝,這次若能取得仙府秘圖,我必定奏請葉老前輩,贈與道兄。”趙重陽是真心感謝,禹山派畢竟是正教,門下弟子雖然行事有些雷厲風行,但也知恩圖報。
“仙府秘圖?此是何物?”李塵聽得云里霧里,雖知對方好意,但卻不明所謂。
一陽子哈哈一笑,道:“趙師弟你還說修杰,你自己也是個急性子,我從洞虛湖御劍趕來,在那臨南郡城附近天上見李道兄駕氣行空,閑游渡云,才將他請來,此番大事還未來得及與他細說,我等何必在外邊虛談,不如進洞府去煮茶分說。”
“是極,是極,道兄莫怪,快請隨我進來。”
趙重陽立刻反應過來,知道外邊雖有陣法掩護,但也不是說話的地方,又吩咐鄭修杰道:“還有幾位青雷宗、玄水教師兄師姐要來,你可好好接引,不得懈怠了。”
“師兄放心,我雖是第一次下山,但常往來的幾派師兄師姐卻也認得,嘿嘿,好久沒見玄水教的陳凌菲師姐了,記得我小時候練劍,還是她常指點我呢。”鄭修杰自然應命,又說了一通,改不掉話嘮的毛病。
趙重陽不由頭疼,他受點星叟委派,乃是此次行事的頭領,知曉也是宗派有意栽培于他,卻不想派中師弟鄭修杰養精煉氣圓滿,但遇到瓶頸,無法領悟氣通周天之景界,因此下山尋他,借此歷練欲求機緣好奠定根基,參修上乘劍仙功果。
李塵先跟著一陽子進了洞府,就見雖然是剛鑿開的居室,卻也十分廣闊,頂上布置了靈燈法術,照耀洞內長明。
兩邊開鑿了不少別室,雖是簡陋,但卻一塵不染,也算清凈修道之處,果是大派作風,縱然外出修行,也不與世同塵,害怕沾染凡塵因果,亦懼沉墮道心,迷失在紛繁人世之中。
三人進到深處石室,有那明珠點燈,清香焚煙,中央一座奇古石臺,放置著青瓷茶具,趙重陽身邊的道童已為他們伺候好一切,三人落座,一陽子才開始給李塵講述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兩千多年前,凡俗武林出了一位奇才,練武如癡,天賦不凡,當時我派祖師長秋老祖執掌教宗,看出這武癡身具仙根,欲度其上山學道,沒成想那武癡欲求肉身成圣,以武證道,走上古武修的路子,奈何如今武道凋零,凡俗的武學粗淺不堪,不入真流,再怎么修煉,也無法超凡脫俗,而練武最傷己身,易留暗傷。”
“但這武癡最后也不知怎地,開始統一大梁北方武林宗派,大肆搜刮武功秘籍,在吞并北方一個小派時,得到了一卷天書,煉成奇功,無敵于人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