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五十九章 第一次接觸

  秦地櫟陽為什么能成為會盟地點?

  因為櫟陽在秦地東方,秦關陸通三晉的必經之地,也是關中的交通樞紐,自古進出秦關的商人多經于此,曾經商業十分發達,有相當成熟的秦道,更是八個諸侯國正中,所以能節省時間和效率。

  歷史上,劉邦用韓信還定三秦,氣候都城建立在這座城市,櫟陽從此成為楚漢戰爭的大本營,劉邦消滅項羽登基稱帝以后,他將漢王朝在此建都,直至數年以后才遷都長安。

  諸侯會盟不帶大軍,護衛依仗卻必不可少。

  章邯特意在距離櫟陽三十里外,在渭水平原以行軍布陣的方式,建立一座大營,各位諸侯王都有專屬而相對獨立的空間,行轅區正對秦道,進出非常的方便。

  秦歌站在青銅軺車上,他手持使節長杖,正帶著一小隊人,出現在行轅直道上,他遠遠地就可以看見,各路諸侯的隊伍緩緩靠近。

  “前方可是河南王申陽?”

  河南王申陽是最小的一家諸侯。

  他看起來沒有絲毫諸侯的架子,所帶護衛僅僅區區百名,就連駕駛的青銅軺車看起來也相當破舊,拉車的不是奇珍異獸,也不是神駿的戰馬,居然是兩頭老牛,早早趕來,生怕遲到,可見心虛。

  申陽身材五短,相貌十分平庸,如果丟到街上去,連個游學士子氣質可能都比他好,讓人根本看不出是一個諸侯王。

  這申陽本是張耳的屬下。

  張耳又與陳余的刎頸之交,兩人共同發起趙地起義。

  后來,項羽把趙地一分為二,趙歇分為代王,張耳封為常山王。就連張耳手下的申陽都封為河南王,而陳余卻沒有封王。

  因此陳余懷恨在心,擁立趙歇為趙王,趕走常山王張耳。

  申陽這個家伙,現在處境尷尬,他的國家很小,軍隊不到五人,戰力和裝備都比較落后,要根基沒根基,要威望沒威望,要部隊也沒部隊。

  他甚至沒把握對付任何一個諸侯。

  又哪里有膽子反抗天下無敵的項羽?

  可河南王封地所在,實在是太不湊巧了。

  北方是西魏王魏豹、南方臨江王共敖,西南方是漢王劉邦,西方是三秦諸侯,現在其他七個反楚諸侯里,居然有六個直接同時與他接壤。

  申陽敢不加入嗎?

  那可是一言不合要群毆的!

  申陽生怕擋在七國面前會第一個被滅,他與楚國尚且有一個韓國緩沖,所以干脆先迎著頭皮參加會盟,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

  “在下引導使者秦歌!”

  “關中果然人杰地靈,使者都如此氣度不凡。”申陽十分客氣,走下青銅軺車,親自接過一份禮物送上,“國小軍弱,一份薄禮,求個一路通達。”

  “河南王太客氣了。”這個看起來面貌平庸的人,其實心思細膩十分縝密,不過想想也知道,能成為諸侯的,除少數靠運氣,大多數都不簡單,秦歌收下禮物,算是認識對方,“請河南王入營與雍王詳談!”

  申陽又抱了抱拳。

  牛拉的青銅軺車開進大營。

  這個河南王,惕厲自省,頭腦清醒,為人謹慎,相時而動,未來或可利用。

  半個時辰不到。

  兩支部隊以驚人的速度快速趕來,你追我趕就好像在賽跑,從旗幟來判斷的話,一個是西魏王魏豹,一個是臨江王共敖。

  十八諸侯里面戰五渣不少。

  可這兩位實力算是不錯的,所以必須先混一個熟練,未來說不定有用得到的地方。

  “哈哈哈,是本王先到!”

  魏豹是身材魁梧,身披金色鎧甲,留著連鬢大胡須,是一個外形豪放的中年,血氣也十分渾厚,武道修為至少八重,看來是一個不弱的高手。

  根據秦歌所知,魏豹這個人絕非樣子看起來這么豪邁直爽。

  楚漢戰爭之時,先屬項羽,又投劉邦,又叛投項羽,最后被韓信破魏所殺。總體來說好色貪婪容易被收買,是一個兩面三刀的笑面虎。

  至于臨江王共敖?

  共敖個頭很高,看起來消瘦如柴,兩家雙眼凹陷,留著山羊胡子,身穿一件道袍,周身鬼氣纏繞,應該是一個修陰陽家的道修。

  此人是戰國楚國的貴族,性格陰沉卑鄙,可是野心很大。

  西魏王狂妄自大反復無常,臨江王城府極深野心極大,兩人都并非良盟,未來扶持趙匡成為諸侯總盟主前,此二人必須想辦法除掉。

  秦歌心里這么想表面卻笑臉相迎:“在下雍王特使,在此恭候大王多時,請二位大王隨在下入營。”

  共敖打量著秦歌時,瞳孔似有幽火跳動:“你是雍王特使?”

  秦歌感到有能量在身上掃過。

  徒勞而已!

  共敖撐死道家八重修為,其實力與趙高差不多,或許稍微強一點點,放眼華夏確實能躋身一二線高手,可在秦歌眼里根本就不夠看!

  張良范增尚且無法看破秦歌的底細。

  就憑他?做夢!

  “哈哈哈哈,真是有眼不識泰山,這位可是名士秦歌!昔日鴻門宴上,可是被項王大加贊賞過的!”魏豹還記得鴻門宴,走到秦歌面前,“秦先生居然做了雍王特使,真是有些出人意料呢!”

  秦歌客套幾句。

  讓人帶他們進入營中。

  第三批就是衡山王吳芮。

  秦歌特別重點觀察此人,因為根據秦歌所知,劉邦在登基稱帝,先后殺死韓信、彭越、英布這些大將,更立下白馬盟約,非劉姓封王者天下共擊之,也就是說明文規定不允許異性諸侯王出現。

  吳芮確實唯一一個特例。

  這起碼說明三點,第一,吳芮威脅性不高,遠不如韓信、彭越、英布。第二,吳芮對漢王朝絕對的忠誠,基本沒有叛亂的可能。第三,劉邦特別信任吳芮,而吳芮也有他的存在價值。

  吳芮相當的江西省人。

  現在的江西屬南蠻百越之地,吳芮可以說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南蠻楚人,可是雖然出生在南蠻深山的部落里,但是吳芮自由熟讀孫吳兵法,而且向往中原文化,所修煉的也是儒家之術。

  秦歌看到吳芮的時候。

  居然一點都看不出,這是一個南蠻領袖。

  吳芮身材比較瘦小,只有一米六的樣子,從頭到腳完全是儒家打扮,年逾五旬,目光平和,是一個看起來仁厚溫和的長者。

  “諸侯會盟,事關重大,多謝三秦王的鼎力相助。”

  “衡山王太客氣了!”

  秦歌目光落在吳芮身后的護衛,其中夾雜著一些身材魁梧的蠻兵,看看比自己大腿還粗的肌肉,就知道這些南蠻異族的戰斗力不是鬧著玩的。

  吳芮讓他感到有些頭疼。

  這家伙掌控大半百越地區,他本就出生南蠻人類部族,所以在當地有很高的聲望,雖然高山連綿密林無數,但是土匪肥沃易于耕種,可以成為一個產出豐富的大糧倉,讓劉邦沒有任何后顧之憂。

  百越之地,山重水復,疆域縱深,江淮水網縱橫如織,野蠻部落星羅棋布,任誰都沒有辦法一口吞,所以想消滅劉邦這個心腹,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吳芮領土雖大,人口雖然多。

  不過蠻夷之地,管理太過松散,能動員的部隊,其實并不怎么多,但是衡山王與漢中王土地完全相連,可以形成一片巨大的縱深。他與劉邦緊密的聯系和關系,可以說是秦歌繞不過的難題。

  秦歌想扶持趙匡成為諸侯盟主絕非易事。

  劉邦漢中和吳芮衡山,兩王諸侯國的面積,比此次八王會盟的其他六王加起來還要多,而且都是易守難攻之地。

  秦歌一邊思索一邊與吳芮正式認識了。

  吳芮被送走后,最后到來的隊伍,自然就是漢王劉邦了。

  秦歌遠遠地看過去,劉邦隊伍上下三千人左右,上至漢王本人,下至撲通氏族,全都頭戴白巾披著白綾,手里還扛著祭祀用的招魂幡,這哪里像是一支前來會盟的諸侯部隊?

  簡直就是大型奔喪隊伍好不好!

  秦歌坐著軺車迎面來到他們的面前,他的目光掃過去,劉邦出現在隊伍最前面,他左右分別站著一個陽光俊朗的道人,還有一個須發灰白的布衣老將軍。

  這道人不是陳平還會是誰?

  只是現在這種場合之下,兩人只能假裝不認識!

  秦歌目光落在老將軍身上,此人皮膚黝黑而粗糙,頭發亂糟糟的束在一起,身穿布衣,左手拿劍,其氣質很特別,總是面帶笑容,猶如個江湖怪俠,給人捉摸不定的感覺。

  這位應該就是彭越了吧?

  兵家游擊派的開山鼻祖!

  彭越是唯一一個,讓項羽無可奈何的家伙。

  現在這位目前名聲不顯的軍事奇才,因為漢王提前加入諸侯大戰,也不知道未來在戰場會有什么表現。至于其他人,比如樊噲、曹參、周勃等等,秦歌都曾有過一面之緣。

  失去一個韓信,得到一個彭越。

  暫時失去張良,卻提前得到陳平。

  漢王目前陣容不能說差,可相比卻遜色了很多。

  雖然僅相隔半年左右,但是秦歌氣質發生巨大變化,與當初可以說是判若兩人,如果不仔細觀察根本無法分辨。

  樊噲第一個認出他來:“你不就是鴻門的那個家伙!”

  這不就是當初將自己推進糞坑的士子么?漢王也認出了!

  秦歌怎么會出現在這里?這樣的人怎么就投靠了雍王?他怎么至今還是默默無名?又為什么要投靠雍王章邯呢?劉邦發現關中情況,似乎要比想象更復雜。

  秦歌親自帶劉邦走進會盟地點。

  這次與幾大諸侯見面,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讓他對這些諸侯產生初步評價,而這對未來戰略的制定,是有著很大幫助的。

飛翔鳥中文    仙魔大秦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