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60章 【偶遇絕色】

第260章偶遇絕色第260章偶遇絕色  魏延笑問道:“他之才比你如何”

  劉曄躬身道:“高祖曾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屬下自信,屬下魯子敬與周瑜周公瑾,可比張良蕭何韓信。”

  魏延輕輕搖搖頭:“你們淮南三杰,堪比漢初三杰,子揚之才堪比子房,公瑾之才可比韓信,如此之比,并無過錯,不過以蕭何比子敬,我以為不妥,蕭何善于治政而不善治軍,子敬有大略,本公愿比之本朝開國之鄧禹。”

  劉曄臉驚異,他跟魯肅相交多年,對魯肅了解之中肯,尚不如從未跟魯肅見過面的魏延,頓覺汗顏。

  魏延看劉曄的表情,知道他雖然知道魯肅的才華,但并未真正領會到魯肅真正的才華體現在那里。

  其實,不只是魯肅的這位好友有錯覺,后世大部分人都被演義誤導,認為魯肅是個仁慈的長者,忠厚有余,才智不足,經常為周瑜諸葛亮斗智施謀所戲弄,顯出副愚相。

  然而,演義是藝術創造,不是史實記載,從藝術角度看,可稱生花妙筆,若從史學角度講,可是歷史的顛倒和歪曲,曾在歷史風云變幻中活躍時的魯肅,他的心計絕不后人。

  魯肅有智有勇,堪與周瑜媲美,若論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恐周瑜還略勝籌。

  赤壁之戰,孫劉兩家以弱勝強,打敗了曹操,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魯肅和諸葛亮的精心謀劃。赤壁戰后,曹操的實力仍然比劉備孫權強大。作為個高瞻遠矚的政治家,魯肅對此非常清楚。他認為,無論是東吳孫權還是占據荊州的劉備,都不足以與曹操抗衡。擺在兩家面前的有三條路:是聯合抗曹;二是各自為戰;三是不戰而降,歸附曹操。只有走聯合抗曹的道路,才是正確的選擇。所以,他終生不渝地堅持這戰略方針,并為之竭盡全力。

  孫權麾下諸多人才,懂得政治深知非聯絡劉備便不能抵抗曹操,以保持江東的“獨立王國”,進步問鼎中原的,只有魯肅人。劉備之下,有此眼光的只有諸葛亮,諸葛亮和魯肅樣,都是三國時代最有眼光的杰出戰略家和外交家。

  魯肅始終不渝地堅持孫劉聯盟,是因為他看到了聯盟的維持與鞏固,關系到江東生死存亡的長遠利益,這是他目光遠大的過人之處。魯肅生的活動,證明了他是江東最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活動家。

  魏延想到此,不由得為袁術嘆息道:“淮南富饒,戶口百萬,又有你們淮南三杰這樣的英才,袁公路還搞到這樣的田地,果乃冢中枯骨”

  在劉曄的引領下,魏延前往東城看望魯肅。

  因為淮南的北部諸縣都在魏軍掌控之下,魏延就沒有帶太多人馬,而且,為了體察淮南的實際情況,魏延還決定喬裝打扮,微服私訪,扮作尋常客商,前往東城,所以他只帶百多個侍衛,勇將只有典韋,此外還有幾個武功不錯的偏將。

  徐庶不放心,便讓甘寧領五千精騎尾隨,保持二十里地的距離,旦遇到突發事件,典韋發出警報,甘寧領軍迅速跟上。

  路上,魏延詳細了解沿途的民生情況,發現自己以前沿用在其他地方的政策,放在淮南,還有些水土不服,因為淮南遭受了袁術多年的荼毒,民不聊生,百姓流離失所,百廢待興,可能需要更多的援助,看來暫時還是要把淮南民眾遷移到義陽三郡,等到旱災蝗災以及人災袁術都過去了,再行遷移回來。

  劉曄見魏延路之上十分關注民生狀況,開始不解,后來慢慢地被魏延影響,進而對魏延深表欽佩。

  魏延知道,劉曄算是東漢末年的官二代,如果不讓他親自體驗基層民眾的疾苦,他們就只會站在本階層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由這樣的人打下來的江山,恐怕早晚也會重蹈劉秀東漢之覆轍。

  魏延此后每次微服私訪,都是找那些世家子弟陪著自己起去體驗民間的疾苦,讓他們經歷下層民眾的血淚生活,他們才真正地作為為民請命。

  本來魏延是可以沿著水路坐船直至東城,但魏延不善游泳,且水上若遇險,不方便自救和他救,而且沿著淮河而下,行進極快,不方便魏延體察民情,所以魏延選擇騎馬走陸路。

  正是因為魏延選擇了陸地行進,他遇到了個絕色美女。

  魏延行人剛走到東城城外座山林邊,當時已近黃昏,魏延行人遙看東城還在四五十里外,決定暫在此地扎下帳篷歇息。

  帳篷還未扎下來,就聽到山林里幾聲呼救,聲音雖然驚慌悲戚,卻不失嬌媚,聽就知道是女人的聲音。

  魏延駐馬遠眺,這片山林方圓近百余里,大多都是低矮的山崗,直綿延到東城城南的裂山。

  劉曄見魏延縱覽此處,便介紹道:“裂山不高,只有五六百尺,但因為這里山崗崎嶇曲折,林木繁盛,遮天蔽日,所以還是有少許山賊散布此處,為非作歹,這里面定然是良家婦女在這里被山賊劫道了,我們要不要救”

  魏延笑道:“子揚,你這話還用得著問嗎”

  劉曄還未答話,典韋已經馬當先,揮動雙鐵戟,沖入山林。

  魏延輕輕搖搖頭:“這典三歲,到現在還沒改掉毛躁的脾氣”

  魏延劉曄領著百多個侍衛,緊隨其后,殺入山林。

  山林間有大片空地,是被火燒成的不毛之地,有四百多山賊圍住幾輛馬車,馬車四周散布了幾十具尸體,大部分都是家丁打扮,看來是某個家族的人穿行山林而過,遭遇了山賊伏擊,家丁全部被殺死,只剩下個老婦人,個年輕的小姐,還有四個丫鬟。

  老婦人年近五旬,雖然看得出年輕的時候是個美女,現在頭發花白,皺紋滿面,只能尊重地不便細看了,那幾個丫鬟長相都還可以,但跟手持長劍抵住脖子的大小姐比起來,她們純粹是紅花邊的綠葉。

  這位大小姐,穿著身白色襦裙,頭裹白綢,腰系著白綢,再看其他人也都是披麻戴孝,很顯然,前不久死了長輩,估計是死了爹,俗話說,要想俏三分孝,這女子身白色著裝襯托得她嬌艷如三月梨花,柳眉杏眼桃腮,艷若桃李,眉目如畫,皮膚白皙光潔如玉,眼神清澈,猶如碧水深潭,讓人沉醉其間。

飛翔鳥中文    魏延的種子三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