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505 閱卷

章節目錄505閱卷樂文505閱卷類別:科幻游戲  作者:二寶天使書名:

  正當顧崢有些得意的想要起身,跟隨著場內的官員的指揮,退出尚書府春闈的考場的時候,一旁的張易之卻是因為起身排隊的緣故,又跟崔湜湊到了一起。

  兩個人仿若多年的好友一般,懟在了一起。

  而張易之放出來的狠話,卻是讓快要離開考場的顧崢,眉頭一皺。

  什么叫做,此屆的狀元就是我張易之的了?

  什么叫做探花宴上,你要給我這個狀元敬酒?

  這春闈的結果還沒出來呢,誰給你這么大的臉?

  但是深知其中的彎彎繞繞的崔湜,則是面上一黑,他一下就想到了張家兄弟的無恥之處。

  因為他自詡才子,很是端著點架子。

  從未想過通過走后門,來取得入仕的資格。

  若不出意外,憑借著他崔湜的才華,一個上榜的名額還是十拿九穩的。

  但是他偏偏忘記了,這個年頭,還有一種人叫極度的不要臉。

  別說是走面首路線了,只要是有切實的好處,讓他們跪著當狗也是愿意的。

  所以,在顧崢的疑惑不解,崔湜的面若黑炭,以及張易之的張揚大笑之中,這一屆的春闈,順利的結束了。

  等待在尚書省大門口的小滿,此時的鞋子早已經被人給踩掉了。

  在人群中的他,就像是暴風中無助的小舟,被人擠得是前仰后合,煞是可憐。

  一旁的瘋道長,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終于拿出了他鬼畜一般的拿手絕活。

  毒氣攻擊。

  只見這鄭道士,將自己的道袍一解,敞開了他一個月未曾梳洗過的廣大又博愛的胸懷。

  當下,兩腋的狐臭之氣,就涌現了出來。

  早日間,食得了兩頭整蒜,現如今,也可以用口臭噴之。

  若是這些都不算什么的話,下面的作為,已經足夠讓顧崢發現他們所在以及給小滿騰出一個落腳的地方了。

  “這位仁兄,我看你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簡直就是大富大貴的命格,來來來讓瘋道長過來抱抱,也沾沾你的喜氣。”

  “哎?壯士莫跑啊,做人不要這么自私好吧。”

  待到這一人逃跑之后,他就將其目標轉移到了下一波的學子的身上。

  須臾的功夫,他和小滿的身邊,就形成了一個空蕩蕩的大圈。

  但凡是經過此處的學子們,接著掩住口鼻,如同見到了瘟神一般的,速速離去。

  間接的就做到了迅速疏通的效果。

  一時間,讓出門的顧崢,找尋的很是順利,只是頂著其他人詫異的眼神罷了,不在乎,不在乎。

  回得家中的顧崢,是倒頭便睡。

  只是一天的考試就讓自己是身心疲憊。

  還好這是在大周朝,科舉是如此寬松的…不是啥人都能考試的春闈。

  待到三日后放了榜單,自己就可以盡情的休養一番,再戰了。

  像是普通的學子,在經歷過了春闈過后,總是可以踏踏青,游游院,放松一下自己。

  但是分屬于尚書省的此次的禮部侍郎官員們,則沒有清閑下來的心思。

  現在的他們,正在將這些試卷做一個簡單的歸攏,分類,待這些工作全部都做完了之后,就做到各自的崗位當中,翹首以待的等待著此次的最重要的人物出現了。

  那就是負責這一次春闈的宰相大人。

  這是大周朝春闈的例行規矩。

  主考官的工作由當朝的宰輔大人來負責。

  不出意外的,尚書省的大門外,就迎接到了姍姍來遲的狄仁杰。

  這位輕紗小轎子,單頂子簡裝出行的老者,到了這尚書省的內堂中一坐的時候,卻是將大周朝權勢最重的朝臣的氣勢,全部的都收斂了起來。

  而是和顏悅色的對著一眾的堂官們開口道:“大家辛苦了,還是依照往年的老規矩來吧。”

  “每位堂官負責十人的舉薦。”

  “而剩下的二十人,我們則是用查遺補漏的方式來補充吧?”

  “大家有意見嗎?”

  “沒有,全聽大人的吩咐。”

  “那好,諸位辛苦一下,我們這就開始吧!”

  得嘞,上司的監管之下,工作的效率是剛剛的。

  不糊住名字的試卷就是有這樣的一點好處。

  大家可以根據其上的姓名,籍貫所在地,判斷出答卷人本身到底是誰。

  而根據名聲的強弱,再過來閱卷的考官,就有了十分清楚的標準了。

  首當其沖,作為朝堂力量的代言人,一位侍郎官就率先將自己所負責的那一摞的試卷當中,屬于顧崢的卷面給抽了出來。

  待這位侍郎大人,定睛一看的時候,才明白了從張柬之之后,已經許久沒有再推薦人的狄仁杰大人,為什么會在此次的春闈過程中,強力的推薦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學子的原因了。

  蓋就從此學子的這一筆清雋的小楷當中,著實可以看出其中的風采。

  看年紀,二十不滿的這名為顧崢的小子,竟是難得的少年俊才。

  筆法老道不說,還極其的不失風骨。

  這就替他自己贏取了十分的印象分了。

  看到這里的侍郎官,臉上早已經浮現出了贊嘆的表情。

  在接下來的細看的環節中,此官員都想著若是有些許的錯漏的話,光憑借著這一筆字,也足矣抵足其中的過失了。

  但是沒想到,一份標準的試題答案,一份顧崢的答卷,兩者擺放在了一起的時候,這顧錚所書的明經科的經帖類的答卷,竟是分毫不差,沒有一處的錯漏。

  這只能說明一種情況。

  這個年輕的學子,是一個九經皆通的真正的俊才。

  也難怪狄公對此人如此的推崇了。

  想當年狄仁杰在唐朝的出身,也是同出自于明經科的進士取材。

  在當時明經科的分量可是與現如今的進士科是一般的程度的。

  現如今的狄公提攜同為明經科出身的顧崢,自然也是說的過去的了。

批改完了經帖的答卷,這案前的侍郎,則是用手中的毛筆,飽滿的沾著一旁瓷盤當中的紅顏朱砂,在顧崢的名字

飛翔鳥中文    咸魚翻身的正確姿勢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