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剛的反應速度極快,在新聞播出之前就主動聯系了校長和王老師,播出后,更是馬不停蹄的來到了學校,想要采訪當事人。
校長已經下了死命令,禁止任何人接受采訪,而且又把云揚和胡飛龍攆回了家,讓張立剛空跑了一趟,什么也都沒采訪到。
本以為這樣就能抑制事態的發展了,誰知道到了晚間的時候,這則新聞竟然上了地方電視臺的生活晚新聞欄目。
女主持人:“今日,我市的重點高中,出現了一起嚴重的校園暴力事件,這次事件的主角并不是同學與同學之間的打架斗毆,而是發生在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身上!”
男主持人:“請讓我們看一下事情的具體情況…”
新聞一開始,立刻出現了一個中年女性的尖銳刺耳的聲音:“…你干什么?兩百多分的廢物,哭死也沒用,你再這樣我算你毆打老師,讓學校開除你!”
隨后播放了一張照片,上面赫然是云揚跪坐在地上,王老師抬腿虛影的那張照片。
為了保護受害者,云揚的臉還被打上了馬賽克。
女主持人:“這段錄音是旁邊的學生用手機錄下來的,這老師不僅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直呼廢物,而且還誣告學生毆打老師,甚至還威脅要讓學校以此為借口將學生開除!”
男主持人:“這實在是太令人氣憤了,身為老師不但不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成績,反而還揚言要將學生開除,事后,我們的記者走訪了這所高中,但是所有的老師都對此事避而不談,甚至連受害的學生,也未出現在班級里,只有兩個空空的座位,希望他們不會是因為這件事已經被學校開除了!”
這則新聞一出現,立刻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十六中校長辦公室的電話都快被打爆了,有報社記者要求采訪的,有專門打電話過來罵娘的,嚇得趙校長直接把電話線給拔了,這種情況下怎么做回應?做什么回應?
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如果沒有極其高明的公關技巧,如果不能把話說得滴水不漏,還不如不說,否則萬一哪句話說得有漏洞,再被人抓住故意歪曲理解一下,這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嚴重,雪上加霜!
眼下他只希望學校所有的老師都能謹言慎行,可千萬別在這個關鍵時刻,再出什么狀況了!
“李局長,您別聽新聞記者瞎亂報道,我根本就沒有毆打學生,這完全就是謠言,應該讓警察把造謠者抓起來!”
王老師這幾天被勒令停職反省,但是她也沒閑著,借著平時對李俊不錯,偷偷的跑到了教育局局長李建的家里,到這走關系來了。
拜訪當然不能空著手,這次帶了兩瓶五糧液,一條軟中華。
這些禮品不值什么錢,真正的東西夾在煙盒酒的禮盒里,整整五萬塊錢。
王老師可精著呢,她算了一筆賬,作為重點高中十六中的班主任,不算每年學生家長送的禮,給的好處,就算是在外面開個補課班,一年也輕松十多萬的進賬,五萬塊根本不算什么,眼下保住自己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李建端坐在客廳的沙發里,打開一個禮盒看了看,隨手扔到了茶幾上,然后用手指輕輕指了指旁邊的空座。
王老師會意,知道這些錢太少人家根本沒放在眼里,于是趕忙坐了下來,媚笑著說道:“李局長,我知道您為人公正不阿,肯定不會縱容這種污蔑人民教師的錯誤言論大行其道,看在平時我對小俊不薄的情分上,您拉我一把,過了這陣風頭,事后必有重謝!”
李建這才從嘴里擠出了一聲:“嗯,我看看情況再定吧!”
當官做到一定程度的人,說話時都不會一口說死,如果把話說圓了,萬一事情辦得有些閃失,丟了面子,聲譽就毀了,而且這樣說也方便在局勢不利的情況下全身而退,我只是說看情況,可沒說一定要幫你,這種模棱兩可的官場話,學問可大了去了。
王老師也明白,只要李建答應看情況,就說明愿意幫自己一把,連教育局局長都發話了,這事基本上也就不離十了,她懸著的心,這才落了地。
“不過…這次你來家訪,是不是要跟我說說小俊學習的事情啊?”
李建莫名的又冒出這么一句。
王老師愣了一下,立刻又懂了,自己這次來如果被外人看到了,總得有個名目不是?李建做事真是滴水不漏,事情還沒開始,已經把可能發生的情況全都預計到了,而且還提前做了個準備。
“是,是,這不是快高考了么,我跟您匯報匯報小俊的學習情況,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只要按照平時的水平發揮,考上個好大學沒什么問題!”
“嗯,我也知道平時你對小俊挺上心,謝謝你了!”
“哪里,哪里,您這是說哪里的話,這不都是應該做的么,更何況小俊很上進,學習也很努力,平時同學們都特別喜歡他這個班長,我還得感謝您培養了一個好兒子呢,他當班長可讓我省了不少的心吶,一看就知道,天生就是個當官的料!”
這個馬屁拍得可巧,夸李建的兒子,可比夸他本人更讓他受用。
李建難得的露出了一絲笑意,語氣也緩和了很多,“行了,你的意思我也明白了,沒什么事就先回去把,這幾天在家里也別閑著,多關心關心班里其他同學的成績,一個好老師不管在不在崗位上,都應該心系自己的學生才對!多打電話跟家長們溝通溝通,明白嗎?”
李建可是老江湖了,這話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做一個好老師有難度,但是裝出一個好老師的樣子總是不難吧!
而且眼看著就要高考了,任何新聞都是有保鮮期的,現在大家關注,是因為沒有別的新聞吸引注意力。
一旦高考落幕,人們的關注重心自然就變了,經過一個假期的冷卻,等公眾逐漸淡忘這件事的時候,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了。
李建的想法很老辣,就是一個拖字訣,現在媒體盯的緊,教育局肯定是要拿出態度來的,派個調查小組下去調研調研。
動作有了,公眾的火氣就不會燒到教育局身上了,至于后續的處理結果,可以慢慢來,低調處理,當大家都不關注這件事了,至于結果怎樣,也就無足輕重了。
“行,我明白李局長,給您添麻煩了,讓您費心了,那我走啦!”
李建嗯了一聲,架子十足。
王老師心里有了底,表情也輕松了不少,她穿好鞋,打開了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