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死七

《》正文第四百四十九章《》正文第四百四十九章  到了禪堂,已經有許多人站在禪堂之中了,被褥都放在腳下。

  眾人等了幾分鐘,又進來了幾個人。

  素問數了一下,場中不算自己一共是三十七人,除了德誠、天如、常觀、道衍幾人之外,還有33名行字輩弟子參加。

  行圓這個行字輩中唯一的法師自然也在場中。除了他之外,行難等大部分靈山寺來的僧人也都在,行正等人只有兩人在場,分別是知客堂的行因和云水院的行本。

  還有就是行慧、行德、行法、行戒、行律等弟子也都在場。

  與昨日行難拿給他的那張名單并無二致。

  到了時間之后,素問從懷中掏出一張紙來,讓行慧貼在旁邊的墻壁上,上面是禪七期間的時間表。

  主要分為早課香,早飯香,早四枝香,早六枝香,午飯香,午四枝香,晚課香,養息香,晚四枝香,晚六枝香,末后香。

  主要是以前寺院大多數時候都是以香來計時,一種香名目就是一個時間段。

  其中每種名目下又分幾小節,比如早課香就分為:

4:3o四板5:oo起香  5:1o掛二板(吃生姜)

5:2o催板5:25抽解5:3o止靜6:3o開靜  其他早四枝香,早六枝香等等也都是如此。

  這樣一來,就將一整天規劃的非常細密,幾乎沒有什么空閑。

  不過也不全都是參禪,還包括其他內容,比如“站板”,就是在坐禪一段時間后要起來行走,活動一下,讓全身的血液流通。

  畢竟沒幾個人能到素問那種地步,能一坐禪就是幾天。

  時間表貼上,眾人看過之后,素問站在前面道:“各人告生死假。”

  眾人都沒有什么經驗,也不知道這個生死假怎么告,便由行難一臉正色的肅然開口:“弟子行難,向佛祖,向三寶,向住持做一個承諾,在禪七期間,要有體會,要有證得,要有感悟,否則就死在禪堂里。”

  隨著行難的話語在禪堂之中回蕩,氣氛一時有些肅穆沉重。

  在他開口之后,其他人也一個接一個開口,所說內容并無二致,皆是一個承諾,也是一個對自己的壓力。

  “…在禪七期間,要有體會,要有證得,要有感悟,否則就死在禪堂里。”

  最后響起的是一個童稚的聲音,行田受周圍氣氛感染,也是一臉嚴肅的說出上訴話語。

  在眾人說完之后,素問點了點頭,隨后拍了下手掌。

  禪堂外頓時走進幾個人來,只看魯智深、曇宗幾人一人抬著一個東西來到前方,隨后將手中物品攤開放在地上。

  眾人這才看清,他們拿進來的是五副擔架,在眾人之前一字排開。

  魯智深幾人將東西放下后就退了出去。場中雖然沒人說話,但所有人心中都是沉甸甸的。

  這幾個擔架不像放在地上,像是放在他們心頭上一般。

  素問在前方看著眾人開口:

  “你們要知道:禪七規矩嚴厲,與平常不同。

  不同的在甚么地方?就是今天你們向過去諸祖告生死假,又向我告生死假。我允許你們的生死假,你們的生死就在我兩只手里抓住,要你生你就生,要你死你就死——站在這里死。

  在平常,色身交與常住,性命付于龍天;七期里不然,色身、性命都交在我手里。

  向后七期中,清眾、行單不向維那合一個掌,亦不向班問一個訊,亦不向我合掌、問訊。

  七期里佛也不拜,香也不燒,你們問訊、合掌做甚么?”

  素問反問之后,又對著眾人繼續開言,話語不快,但內容的一個字一個字仿佛有了形狀一般砸在重人心上,讓人心尖顫。

  “我給你們預先說一下:大不了的事,就是一個大病;你們在這里期間,不與外界有任何往來,最多也就是生個病。一有了病,往常都是告假,但這次不行。不但病假,就是香假、經行假,乃至一切假,都不可以。

  有了病怎么辦呢?沒有辦法,生也打七,死也打七,好也打七,病也打七,終歸打七。就是病重了,站也不能站,怎么跑呢?你們真真達到不能跑的那個時候,就把你們身體向擔架廣單下一拋,你病也好,生也好,死也好,直到解七后送往生。

  七期不送往生,三個、五個總拋到廣單底下,這是有病的解決。”

  聽了素問這話,所有人臉色都是白。往日修行,再艱苦,也與生死無關,無非努力多少。但此時聽了素問的話他們才明白,禪七,真與往日參禪不同。難怪要告生死假,竟然這般嚴厲。

  可他們只聽了一小部分,就已經覺得極為嚴厲了。病了能挺過去就挺,挺不過去就死。什么時候聽過這樣的規矩啊?

  可他們不知道,禪七比他們現在所想的還要嚴厲、可怕的多。

  素問繼續面色嚴肅道:

  “還有,你們七期中行香、坐香、過堂,乃至大、小架房,把頭掉一下子,或笑一下子,那么,我告訴你們:你的命就沒有了!

  怎么沒有?

  你一進堂,班、維那的香板一齊打上來,一、二十塊香板,不論頭、臉、耳朵,一齊打,打了沒有死,還是打七。若是死了,就是向擔架廣單底下一丟,解七后一齊送往生。

  不是平常不過小懲,有傷就送藥師院,七期里不是這樣的。

  七期里死了幾個,這是平常事,不算奇特。

  我再三告訴你們:交代甚么規矩,就是甚么樣子;不徇情,不能錯漏一點的。

  我再總說一句:有病要死,沒得病假,死了,就丟在擔架廣單底下;犯了規矩打死,也丟在擔架廣單底下。我交代給你們了,不得有絲毫錯漏。還有,平常的時候,你們靜中要上廁所,向維那告假,維那打六個香板,就可以開門出去。

  七期里不許,因為一天十二枝行香,可以有二十四回上架房,你們就是拉肚子,也不準開門;你們就是拉在褲子里,或拉在墊子上,不怪你們的,墊子上拉可以,開門不可以。

  你們要留心!”

  素問這話一說出口,下方眾人齊齊倒吸一口涼氣。

  犯了錯誤直接往死里打,沒死就繼續禪七,死了就往那一扔,尸都不許抬出去,要等禪七結束才能往外抬。

  這種規矩,讓眾人心中直冒冷氣。

  縱觀這兩千年,佛門之中都沒有這樣的規矩啊。

  而且現在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還能打死人么?

  就連行難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可素問此時一臉冷色,與平時那個帶著溫和笑意的青年大不相同。只看素問雙眼,就知道他對此刻說的話完全是認真的。

  他真的要實施這個規矩。

  素問一直冷著臉看著下方眾人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自己,等了幾分鐘,讓他們消化了自己所說的話,才繼續說道:

  “打七為甚么事?無非是參禪、悟道、了生、脫死,沒有其他的事。

  各人要在此七天當中,認取一則話頭,或是‘念佛是誰’,或是‘父母未生前誰是汝本來面目’,或是‘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或是念一句佛號,持一句咒語,總之各人隨根機利鈍,宿世善根,現世因緣,任修一法,持之以恒,守一不移,二六時中,隨時提撕,行住坐臥,不離這個。如此用功夫,方符禪七克期取證之旨。”

  眾人不知道,這個規矩是另外一個世界實行了上千年的制度。

  而打“禪七”,還有一個叫法——生死七。8

,歡迎訪問

飛翔鳥中文    史上第一方丈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