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七十四章 辯法(完)

  第二百七十四章辯法(完)

  第二百七十四章辯法(完)

  素問這個狀態,就是如如不動而了了常知,即經中所謂禪那。八一中文=≤他于定中慧,真正開啟了眼、耳、心三中通力,可謂精進非淺。一連坐到第七日中午,素問忽然心有所感,再坐無益,便睜開雙眼,散坐起身。

  素問金鐘罩練至中級,肉身之強非玄徹可以想象,因此他略微活動了一下便已無礙,心中喜悅滿滿,狀態前所未有的好。

  眾人都候在關房不遠處,靜真也開始有些坐不住了。要知道素問已經在里面呆了足足七天七夜,粒米未進,滴水沒喝,一個人怎么能夠抗得住?若不是每次推開門都看素問呼吸平穩,且隨同素問一同前來的道衍一直都說無事,恐怕早就有人叫救護車了。

  就在這個時候眾人看到素問推門出來,簡直就像看到神仙菩薩一樣,一時都忘了說話。整個場中寂靜的可怕,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剛剛推門而出的清秀僧人,陽光打在身上極為耀眼,加上那一身寧和氣息,真的宛如傳說中走出來的高僧一般。

  還是道衍最為淡定,沖素問合十道:“恭喜住持道業精進!”

  素問笑著應道:“有勞師兄久候了。”

  靜真也定了定心緒沖著素問說道:“禪師終于出來了,一次入定七天七夜,少有人聞,實在讓我等大開眼界。”

  素問早就察覺到靜真最近在門前焦慮,笑著說道:“有勞住持掛心了。”

  智覺、智威以及法相、宏愿幾人,這幾人來每日白天都在屋外等候,如今終于看到素問出來,心中也是百感莫名,經此一趟,凈心寺住持素問算是無有不知了。

  入定七天七夜,再出來之時神采奕奕,這可不是其他人所能做到的。哪怕如今佛門長老,南亞高僧,又能幾人能夠如此?而素問如今只有二十二歲,再修行下去又會有何成就?

  玄徹聞訊趕來,見著素問便問道:“禪師定境如何?”

  素問合十答道:“息情絕慮,一絲不掛。”

  玄徹正色又問道:“近似草木頑石?”

  “非也,草木頑石無知,而我了知,每天幾個人來聽動靜,草叢里哪知蟋蟀摔斷了腿,我都一清二楚。”素問輕笑著回答。

  玄徹仍問道:“既然了知,如何定心?”

  素問道:“雖然了知,心無分別;心無分別,故能了知。了知是慧,無分別是定,定慧一體,本來無二。”

  玄徹聽了之后卻是心折,又說道:“老衲問最后一個問題,禪師認為凈土法門如何?”

  素問聞弦歌而知雅意:“貧僧早就說過,凈土法門收機最廣,入門最易,實乃最極殊勝之法,是如來最徹悲愿。我禪宗只接上根人,若論度眾功德,萬難與貴宗相比了。”

  玄徹見素問連用四個最字,終于放心,對素問道:“從今以后,凈土宗愿與禪宗交好,共同弘揚正法。”

  素問合十稱謝:“長老慈悲!凈禪本來不二,念佛入實相,證理一心不亂,即同禪宗明心見性,法門雖異,歸元實一。愿貴我兩宗友誼長久!”

  靜安在一邊上前一步沖素問合十一禮,說道:“前些時日卻是貧僧淺薄了,說了許多淺薄之語,犯了妄言之戒,心中羞愧,今日過后當禁閉三月,以作懲戒。”

  素問連忙說道:“法師不必如此。”

  靜安又是開口:“禪師不必勸阻,此事若是任之,如鯁在喉,他日于我修行有害無益。不為禪師,只為自求心安。”

  素問見他如此,也只好不再多說。

  智覺二人算算時日留在此處已久,是該回去了。不過兩人對素問的功行、見地也極為欽服,臨別前還囑托素問達摩祖師的手書刊刻流通后,定要寄一套給他們研究,若有其他著作也請不吝贈送,以后機緣成熟,天臺宗也要與禪宗交流訪問,素問一一答應。

  法相和宏愿也是如此,不過卻沒過多言語。畢竟在棲霞寺之時,幾人早已交流過,心中都有數。這次見識了素問知識淵博,辯才無雙,且修行功夫也是極為高深,心中更是下定了決心。不過兩人卻是說出另一句話,要派遣弟子一二人前往凈心寺學習,算是取經。畢竟凈心寺的教義與三論宗相同之處甚多,可以互相參考。上次雖已討論過,畢竟時日太短,這次倒是要派弟子前往,也是極為重視此事。

  李宗平與李佳曦等不到素問出關便先行走了,畢竟二人身份特殊,不能長久留于此處,只留了一個侍者等待比試的結果。李宗平走前拜托道衍向素問轉達問候,并請素問考慮入京之事。

  素問此行的目的已經圓滿完成,眾人也未多留,素問出關后的第二天便向靜真等人辭行。這一日送行的人中果然沒見到靜安,想必是自關禁閉去了。

  玄徹長老臨時提出一個請求,請凈心寺書寫拜帖的人給吾真寺留一副字。當日收到拜帖之時,他就對那人字跡稱贊不已,如今趁這機會倒是正好開口。

  懷素爽快答應了,等備好了筆墨紙硯,當即揮毫,眾人一看,寫的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又寫了一個橫批“念佛成佛”。

  吾真寺眾人看得十分滿意,對聯是《十六觀經》中的經文,這是凈土宗的理論依據,橫批則是凈土宗的最高目標。

  懷素的字那是真好,靜覺收好后忍不住說道:“禪師再寫一幅吧!”

  懷素看了素問一眼,見其微微點頭,便應道:“那貧僧再獻丑一回。”

  只見他又寫道“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

  這回大家都是若有所思,吾真寺眾人也沒好意思再求墨寶。

  靜真又安排汽車送素問一行十三人去車站,車票都是吾真寺買好的。雙方作別,素問等人回山,這次訪問便正式結束了。

  大家上了高鐵后,行字輩弟子立即活躍起來,在別人的地頭上畢竟拘束,現在終于感到輕松了。

  這次住持大展神威,他們都是與有榮焉,一個個精神亢奮,小聲交談個不停。

  道衍笑著對素問說道:“吾真寺畢竟還不放心住持,連開示都未安排住持講一次。”

  一般有出名的法師到訪,寺院總要請法師給本寺弟子講一番開示,一來以示尊重,二來也是給本寺弟子一個學習的機會。

  素問笑道:“他們是擔心我開示一番禪法,動搖了弟子們念佛的信心。這卻是小瞧了我,寧動千江水,莫動道人心。若請我去講開示,我也只會贊嘆念佛法門,怎么會講禪法動搖他們的道心呢。還是懷素師兄知我心意,送他們兩幅字,讓他們自己去參。”(未完待續。)

  好書、、、、、、、、、、、、、

飛翔鳥中文    史上第一方丈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