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44章 【進駐巴掌島!】

  電影節組委會還是頭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居然事先安排的觀影計劃全部都被打亂,要重新調整!

  事情的原因都出在一部參加本次影展的“動畫部門”的作品上。

  本來電影節組委會給這部作品安排的放映廳都是些小劇場和酒吧之類的臨時觀影場所,因為畢竟這是一部不到半小時的動畫短片,并且制作團隊也從未登過國際電影節的舞臺,該作品的觀影群眾數被想當然地限制在一個有限的數字框框之中,并沒有被大會寄予厚望。

  但是就是這么一部本來預想中應該默默無聞地結束觀影活動,只是作為“重在參與”的“綠葉型”參賽影片稍瞬即逝的作品,卻像一顆大爆炸的新星,引了本次電影節的絕大震蕩!

  先是自映以來,凡是《遠星之聲》上映的場次都受到了影迷的強烈追捧,引了空前的熱情。原先組委會給安排的小劇場、小酒吧和小studio場場爆滿,遠遠出了實際可以容納的觀影人數,各個場地的負責人和單位叫苦不迭,頻頻呼救告急。

  再者,在各個“受害”的放映廳向影展組委會出的求救報告中,無一例外地提到每次放映完《遠星之聲》后觀影的群眾都強烈地抗議影院在播放演職人員字幕時打開燈光照明。并且更絕的是,幾乎所有人都仍然畢恭畢敬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津津有味地聽著片尾歌看滾動的字幕,一直會持續到最后膠片放到頭兒。

  并且,人家大伙兒就算電影放映結束也會非常齊心地保持鼓掌,最少五分鐘,長的一次甚至持續了半個鐘頭!這還沒算完,鼓掌的同時全場會按照一定的節奏齊聲呼喊“新海——城!新海——城!”整個場子里的人就像中了邪或者著了魔一樣,那種瘋狂讓工作人員覺得既奇特又可怕,仿佛置身于哪個遠古的神秘部落,在進行某種瘋狂而又恐怖的邪典儀式!

  這幫人像著了魔一樣詢問著放映廳工作人員哪里有賣這部電影相關的衍生產品,什么海報、模型、劇本小說、原畫集、原聲大碟、文化衫、毛巾被、馬克杯、鑰匙鏈,只要能跟電影扯上關系的物件兒都成。

  起初組委會對于這種報告也抱著“任你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的姿態。以為再受歡迎也只不過是部小受眾的“動畫部門”的參賽作品嘛,再蹦跶能有多少能量?能出多大風頭?

  然而隨著打報告的放映廳越來越多,次數越來越頻繁,報告的感情色彩越來越聲淚俱下,電影節舉辦方終于慌了神,意識到這是遇到國際影展中并不多見的“極品”了。

  很顯然組委會低估了這部作品給世人帶來的沖擊力,并且對于事態的展也反應過慢,等到組委會拍板兒下決心調整整個電影節的放映計劃和時間場次,到大會秘書處的投訴報告已經有半尺來高了!

  這個新海城到底何許人也?!

  這部《遠星之聲》為什么會這么魔性?!

  這個名為“akBs企劃”的工作室為何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一躍成為最吸睛和受人矚目的工作室?!

  甚至有好事之人開始懷疑這個工作室是否哪個大導演的“馬甲”“小號”工作室,否則怎么會有這么優秀的重磅作品突然一夜成名?

  難道是大導演西野武的暗中動作?

  他們不知道的是,在《遠星之聲》如火如荼地放映之際,“不按常理出牌”的大導演西野已經帶著攝制組一行進行著另外一種厚積薄的醞釀。

  剛做完開幕致辭的他,就召集了自己手下最精銳的拍攝劇組,帶著“富士山電視臺”給予的豐厚預算,集結了圈內一幫老戲骨的配角,直接坐著機動船開赴東京灣下方的“巴掌島”。

  不為別的,他正是為了開拍在電影界開幕儀式上雄赳赳開明宗義的下一部執導主演電影——《東京少女圣戰》!

  或許有人問了,為什么他找了那么多老戲骨只是做劇中的配角呢?

  因為顧名思義,這部新作電影的主角就是那群正值花季雨季的天真少女。而電影的主演,正是此次由西野武力排眾議、堅持己見選中的偶像女團“akBs48”!

  沒拍過電影?

  沒有表演經驗?

  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

  甚至沒有遠離過父母老師和溫暖的家?

  這些在大導演眼里通通不是問題!

  相反的,在某種角度上說,這正是西野武在選擇拍攝這部電影時刻意追求的特質。

  他腦中在悄無聲息地準備一個實驗室,準備做一場人性與天性、社會性與自然性、情感與規則、美善與丑惡的“惡魔試驗”!

  而記錄試驗本身的數據,就是這部電影的剪輯之源!

  是不是“后無來者”不敢說,但是這絕對是“前無古人”的大膽創作!

  當然大導演的這番構想其他演職人員并沒有完整概念,他們在分批乘船登島的同時,都在抓緊開拍前的最后一點時間閱讀著劇組提供的劇本。

  確切地說,他們此刻閱讀的是符合國際電影拍攝通用的“劇本(script)”,而不是富有島國特色的“劇本(snetario)”。

  雖然日英英日雙解辭典對“腳本”、“snetario”中的“劇本”含義不盡相同,但是對于兩個英文代表的意義其本質有著判若云泥的區別。

  “script”是像戲劇、舞臺劇、話劇、演劇等一切傳統表演形式的一種提綱挈領的文字描述,通常在有了故事大綱的“骨架”之后,交待最基本的“51h”,即“何時(hen)”“何地(heRe)”“誰(ho)”“怎樣(ho)”做了一件“什么事(haT)”。充其量用對白的內容和描寫人物表情動作的形容詞副詞給“骨骼”增添些“血肉”,完成整部作品。

  而“snetario”則是在導演的角度直接把拍攝的鏡頭分解成一個個獨立的鏡頭感,再用語言描述出來,類似于漫畫作品里的“分鏡(naming)”。等于是先把電影畫成一部漫畫,再由文字把這部漫畫解釋成電影拍攝的說明書。

  對于漫畫大國來說,電影導演的這種“snetario化”技能可謂得天獨厚,哪個導演還不會畫兩下子分鏡?

  但是在這部西野武新作的準備階段,至少在現階段各個角色讀到的只是傳統意義上的“劇本”,大家對于西野武的拍攝計劃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但是話又不得不說回來,像這種專業的表演拍攝知識,對于那些身為初中生的小蘿莉們又何時擁有過?

  即便是少女外表女人心的渡邊蔴友,她也完全沒有任何“表演”的概念。

  此刻的她,正和閨蜜死黨“大小姐”柏木優紀在游輪“伊豆丸”的甲板上比著剪刀手沖著鏡頭露出她們難以掩飾的興奮和激動,等著拍一張“船上留念”呢。

  “準備好了嗎?嗨,起——司!”

  握著相機的林達也小心翼翼地按下了快門。

飛翔鳥中文    秋葉原拓荒史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