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嘿,還真有!
第一百八十八章嘿,還真有!
“咱國內難道就沒有能夠露點臉的機器人嗎?這都多少年了,一直是人東瀛領先,好失落。”
像是一陣秋風掃過般,熱火朝天的討論氣勢一下子就泄了氣。
是啊,咱們泱泱大華夏,就沒有能夠露點臉的拿得出手的機器人嗎?
雖說,現在不興什么喊口號,打倒這個那個,趕超這個那個的,但是,咱好歹也能露個臉對吧?
現在連臉都沒上去露了,以往還好歹有參加的。
雖說風頭全是東瀛的,但是美利堅,德意志等等國家也都去湊了個熱鬧,表現也非常不錯,可是我大華夏呢?
人影子都沒看到…
正在這時,一個id名為‘壯哉大天朝’的網友出來冒泡了。
“你們說,將來科技有沒有這個能力?”
“嗯哼?將來科技?好像沒涉及過這行吧?現造也來不及當場打臉的。”
“前陣子好像偶爾看了嘴新聞,將來科技在鵬城買了塊地,好像說了嘴要做什么晶圓機械的?”
“這新聞我好像也看了,當時動靜挺大的,將來科技花了幾十個億買地呢。”
“那,這意思是將來科技真有可能已經在造機器人了?工業的?民用的?”
“管它什么用的,死馬也得當成活馬醫,走起,將來科技官微問問去。”
“同去,同去。”
將來科技發展到現在,自然有專門的部門管理公眾信息。
一堆網友或是跑將來科技官微很久以前更新的動態下刷評論,將來科技官微,或是直接發微博并將來科技官微。
叮咚叮咚的聲音于某一剎那連綿不絕的響徹于某個辦公區。
負責管理微博賬號的員工看了看幾乎完全相同的評論,琢磨了片刻,向上層領導反饋。
也恰在這個時候,只要在辦公室就是閑著的莊純聽聞了網絡上的風風雨雨。
只考慮了半分鐘,莊純做了決定。
“一個小島國,老蹦跶蹦跶的,上回還想著破小殼的防御,真是不打幾巴掌,都不知道臉疼了。”
莊純都沒想著知會一聲八一。
報告都遞交過了,合作也開始進行了,其它的他莊總說了算!
“咱也發一條微博去。”
沒多會,在底下的員工還在想公司到底造沒造機器人,高層到底怎么處理這件事的時候。
將來科技官微更新了,就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更新了。
“智能人型工業機器人已研制成功,正式量產化。”
微博后方附上了一小視頻。
毋庸置疑,這條微博出自莊總之手。
這一下,就炸窩了。
本來大家伙就恨不得長八只眼盯著你將來科技的動作呢,這一條動態正中下懷。
網友們二話沒說,點進視頻一看。
嚯喲,了不得了…
視頻內容是經過專業拍攝專業制作的,充滿了濃濃的科幻風格。
嗯,這個專業拍攝和制作基本上是二漂亮完成的。
啥,人工智能怎么玩?
嘿,那你可小看人工智能了,她可以調用所有的攝像頭,無死角無遺漏全方位拍攝。
至于制作,你覺得一生活在二進制世界中的人工智能玩不轉?
當然就連莊純也不知道的是,這條制作精美的視頻還真不全是二漂亮的功勞,里頭可有不少那條小蛇的心血呢…
視頻很短,只有五分鐘。
內容很簡練,也就是拍攝了幾組機器人熟練的智能的無人值守的完成高精密零部件的生產,組裝,啥的。
基本上稍微懂點的人都看出來了,這些機器人分工特別明確的簡直與人無差別的完成了芯片的濕洗光刻,晶圓測試打磨一整套流程…
視頻的角度很鋒銳,后期制作很科幻,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至少,眾好事網友看完后半晌無言。
“芯片制造挺難的吧?據說有錢都玩不轉,熟練工人超級搶手,非機械可替代對吧?”(據碼字工所知,目前三星、臺積電、高通等廠商的晶圓制造暫時沒法用機械代替人力,但還請勿完全照對現實。)
“沒錯,據說技術工人的培養也非常難,至少在將來科技出現以前,大華夏沒有一間像樣的晶圓廠…”
“那,來個人告訴我,我看到的不是事實!全自動化?全部機器人搞定?什么時候機器人也可以在高精密行業這么優秀了?”
“失業潮要來了?”
“別歪樓,失業不失業的先另說,咱就問問東瀛能行不?”
“嘿,將來科技官微,你還真造出來機器人了?還是這么優秀,這么厲害,這么…風騷!”
熱心網友當然不會忘記把這恰到好處的視頻傳到東瀛,傳到全世界去。
懷疑?
不,就算是假的,他們現在也信了!
更何況,經驗告訴他們,將來科技四個字,就是保證。
東瀛,那個熱得不得了的首都東京。
幾乎跟東瀛建立了外交關系的各國記者都來到irex日該國際機器人展。
華夏也不例外,新華社的工作人員扛著長槍短炮對這次機器人展會進行了全程跟蹤采訪。
“李哥,咱們國家的哈工大,上交大這次怎么沒來?”
“不知道,咱們做好咱們的本職工作就成,這次東瀛算是出了個大風頭!”
展會一角,兩個掛著采訪證的一中年一青年男子在采訪的間隙,隨口聊了句,他們正是這次參展的駐東瀛新華社記者。
正說著話呢,那個青年男子手機響了下,掏出來看了看,下一刻,眼珠子都瞪圓了。
智來暫未售往海外,其它品牌的國產手機往海外的傾銷幅度暫時也不大,這青年男子都沒用上最新的手機,抱怨過好幾次了。
“李哥,快看,將來科技又弄出了個大動靜。”
李哥正想教育幾句,眼尖看到青年的手機屏幕,下一刻,眼珠子跟著瞪圓了。
這下有熱鬧看了。
李哥和青年男子看向正中心在各國記者圍聚下,大出風頭的口沫四濺的東瀛機械專家。
李哥和青年男子是會場第一時間得到消息的人,緊著,各國記者都收到了來自不同渠道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