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一百四十二章慈善正文第一百四十二章慈善 小莊蕾只要是跟著莊純,做什么都好。
在這家只有五張桌子過了飯點沒客人的小店里,莊純帶著小莊蕾,安靜的吃著這份標價十二元的飯。
比起曾經在天都飯店這些名店吃過的山珍海味,這家連正式名字都沒有的小店的飯菜只能說不難吃。
莊純和小莊蕾兩人卻都吃得津津有味,挺著大肚子的老板娘笑著說了句,米飯不夠再加。
下午,莊純帶著莊蕾在這附近四處轉了轉。
實際上,除了天都和家鄉,鵬城是莊純去的第三個城市。
他思維跳脫的想著,要不要在鵬城某些注定會發展起來的地方隨便買幾塊地,等著升值呢?
想完自己先笑了,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房地產業終歸會有天花板的,而科技卻永遠不會飽和。
傍晚,莊純開車帶著莊蕾去了表格蘇蒙林在的公司樓下。
見到蘇蒙林后,莊純把莊蕾介紹給了蘇蒙林,沒有解釋太多。
在華為基地附近的一家還算不錯的店里,蘇蒙林請莊純吃了頓晚飯,盡管有莊蕾在,但是氣氛熱烈不起來,沒辦法,蘇蒙林是個悶葫蘆。
鹽田,頭牙。
再過去兩三公里,就是海洋。
這里泛屬于大亞灣。
這里遠離鵬城都市的繁華,沒能得到開發,就算鵬城本地人也很少有人知道這片毗鄰著南澳西沖度假村的小鎮。
將來科技一大群人在幾個穿著西服,打著領結,梳著大背頭一看就是七一單位的人的陪伴下來到了這個地方。
早在幾日前,智來手機上市后,莊純就吩咐了下去,要在鵬城靠海的地方新建一個集晶圓廠,制造廠等于一體的大工廠。
當時是為了解決芯片的產能問題,聯盟成立后,成立這么一個大工廠,已是勢在必行。
陳魚的辦事效率永遠都是那么的高效,不到兩天,就初步選定了地方,也就是現在站的這塊地方。
陳魚和將來科技的員工跟在七一單位的人身后實地考察著這塊地方是否符合建立工廠的條件。
像諸如是否牽涉到搬遷,地皮是否夠,是否有意外阻礙等等問題都需要實地才能知道。
莊純只是在剛開始和七一單位的幾個人打了個招呼,握了握手,就再也沒吭過聲,四下看了看,帶著小莊蕾徒步往海邊走去。
海在哪邊?
前邊!
“蕾蕾,你累了嗎?”
小莊蕾搖了搖頭。
聽莊純說要去看海后,小莊蕾頗感興趣,跟同齡孩子一樣,她對大海也很好奇。
足足走了半小時,兩人才走到海邊。
一路上小莊蕾問了好幾次還有多久,莊純都說快到了,弄的小莊蕾扁了好幾次嘴,委委屈屈的跟在莊純身后走著。
終于看到海平面,小莊蕾興奮極了,撒丫子就跑了過去。
沒有沙灘,只有散亂的石頭,海邊有一群曬得黑黑的小孩子在玩鬧。
莊純粗略的掃了幾眼,就收回了目光,只是疑惑這些應該去上學的孩子為什么在這里?
翹課?
眼瞅著小莊蕾要學著那群孩子的樣,要往海里面蹦跶,莊純立馬一個箭步走過去,拉住小莊蕾。
莊純倒是想過要不要送小莊蕾去學校,后來轉念一想,特么的他又犯二了,人工智能去學校,虧他想得出來!
一個整天,莊純都沒有過多關注陳魚和七一單位談的結果,中午飯在七一單位的小食堂吃的。
當然,沒有穿山甲招待。
鵬城不具備這個條件,不像某個投促局,隨隨便便為了口舌之欲就可以捕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還找諸多借口。
你咋不說你們那山太硬,穿山甲穿不過去,留個遺書,非逼著你吃了它!
將來科技需要的地皮很大,里頭涉及方方面面,當然不是一天就能夠談完的。
莊純也不著急,他臨時決定,這個工廠要多出一個部門,機械研究部。
也是時候將機器人公開了,老是藏著掖著也不好。
晚上回到希爾頓酒店后。
莊純分別通知了陳魚,唐甜,讓她倆來他的房間。
陳魚和唐甜帶著滿腔的疑惑還有不解以及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來到了莊純的總統套。
第一個到的是唐甜,進門的時候臉不自覺的紅了下,卻聽得莊純說,去客廳等一下。
她的心情更緊張了,這是要…
還沒等她想好,要怎么樣怎么樣的時候,陳魚的聲音傳了進來。
她一下子就放松了,一縷若有若無的嘆息從她心底里發出。
莊純安頓好小莊蕾后,沒忘給兩人遞上一杯水。
“叫你們過來,是有件事情想跟你說一下,唐甜,你注意記一下。”
唐甜點了點頭,拿出專用辦公電子簿開始記錄。
“年前由我私人出資成立了羊駝天使基金,當時只是為了私人需求,雖然后續補充了小范圍貧困助學這一部分,但依舊是個四不像的東西。”
陳魚點了點頭,羊駝天使基金雖然是莊純私人出資的,最后還是由她主動完善了基金管理辦法,否則整個就是一個爛攤子。
“我想將羊駝天使基金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創業貸款,只針對羊駝村民,另一部分成立一個慈善基金…”
莊純將他的想法全部說了出來,原本的五億資金,拆分出兩億,成立羊駝創業貸款基金,包含已放出的款項在內。
另外追加七個億,一共十個億,成立將來慈善基金。
總部依舊設立在羊駝村,但是覆蓋全華夏所有貧困地區。
預計在2018年,要聯合希望工程投資建設五百所以上的小學,實在不行將來科技單獨也要建起來。
慈善基金所有的資金由專業的公司進行打理,每一分款項確保絕對透明,每一所學校的建立都必須有資金流向。
這個想法也不是莊純突然就有的,只不過一直沒太注重這方面,直到,今天上午,在海邊碰到那幾個孩子,莊純出于好奇,隨便問了幾句。
慶幸,他是全語言精通,當知道對方不太懂普通話后,他換成了粵語,從而得知一個他難以置信的事實,這些孩子都沒上過學,并不是不愿,而是上不了,世代都是漁民,可如今哪有魚可以捕?
一個字概括,窮!
很難想象,在飛速發展的鵬城,竟然有這樣的情況存在!
ps:碼字工回鄉下老家,無網絡,跑鎮上網吧發表的,明天的更新會比較晚,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