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與文明 第174節 海可枯
在這艘沉船一下子出水了多達11件汝窯瓷器,消息傳到中國,全中國都要震驚起來。
宋五大名窯,柴、汝、官、哥、定,以汝瓷最為珍稀,屬五大名窯之首。
清點出在中國瓷器界被稱為‘紫口鐵足’的官窯瓷器37件,哥窯瓷24件,鈞窯瓷19件,定窯瓷34件,除了碎了四件,其它都保存得非常完整,件件精品,件件都是傳世之作。
除了燕京故宮博物館和臺\1北故宮博物館,全世界任何一個博物館都拿不出這么多傳世的宋五大名窯瓷器。
陳衍說在這個船艙里找到巨大的寶藏,并不是夸張的說,確實是一個巨大的瓷器寶藏。
這艘沉船出水的瓷器在數量上不如‘南海1號’,但是在精品上遠超過‘南海1號’。
在這艘沉船中出水的器物除了瓷器外,還有金、銀器。
清點完這些瓷器,分類整理后,陳衍離開了泡泡空間,行走在海底,繼續尋找海底的失落之城法亞。
花了一個月時間。
搜索遍了突、1尼\1斯灣,沒有找到法亞古城。
陳衍將搜索范圍轉移到比塞大到賴夫拉夫海岸的附近海域。
陳衍在海底找到一些東西,青磚砌成的爐子,銅鍋,鏟形的銅制工具,,這是在煮鹽,這個發現在陳衍內心里帶來極大的震驚,要知道這里可是1000多米深的海底,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在文明出現之前,不會是陸地,莫非,地中海曾經干過。
陳衍點開谷\1歌地圖,在谷\1歌地圖上可以直觀地看到地中海的地形。
這更加證實了陳衍的大膽的猜測。
地中海曾經干過,這非常有可能。
因為,地中海的地形是相對封閉的,地中海盡管深大,但與大洋連接處卻特別狹窄,和大西洋之間全靠直布羅陀海峽相連,這是位于西班牙和摩洛哥之間90公里長的狹窄水道,最窄的地方只有13公里,平均水深300多米。
地中海直到今天還是個蒸發量大于降水量的地方,所以,海水的鹽度非常高。
如果,在地球遠古時期一段時間,因為,地球構造運動使直布羅陀海峽水道關閉呢,那么,后果是什么呢,顯而易見,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通道被切斷,導致地中海水位越來越低,海面急劇下降,海底干涸,最后變成了“曬鹽場”。
直到直布羅陀海峽重開,大西洋海水奔騰而來,估計有今天亞馬孫河1000倍的流量,在兩年不到的時間里將地中海重新淹沒。
這個大膽的猜測,讓陳衍自己都覺得有些腦洞大開,不過,這推測非常有可能。
為了證實這個‘腦洞大開’,陳衍希望在海底能夠找到更多證據。
陳衍遁入海底地底,在不同深度上的沉積層中發現石膏,巖鹽和其他礦物的蒸發巖,這是再明確不過的證據了。現代曬海鹽可以知道,要在封閉的鹽場中使原生海水的90%以上蒸發完,才能沉淀出鹽來。
加上之前在海底發現遠古人類煮鹽的遺跡,陳衍可以非常篤定地中海在極遠古時期曾經干涸過,后來再度海水淹沒。
在facebook上,有網友發現陳衍更新了一條facebook動態,“石可爛,海可枯。”
“什么意思。”
全世界的網友懵圈了,覺得陳衍發這條facebook動態莫名奇怪,陳衍想透露什么地球的秘密呢?!全世界網友沒有這么大的腦洞,聯想到海會有一天干涸,海可枯。
陳衍繼續在搜索法亞古城,終于在距離卡尼群島西北方向12海里的海域找到了法亞古城。
法亞古城只剩下一片海底遺址。
但是,與陳衍想象中的法亞城不同,陳衍想象中的法亞古城應該是非常富饒,商業、海上貿易繁榮,手工業,工匠業發達,一個強盛文明的首都,,眼前這座法亞古城,遺址非常大,但是,非常殘破了,斷垣殘壁,遭到兵災和戰火。
陳衍在法亞古城搜索一遍,找到的文物很少,更不用說金銀財寶了。
陳衍在心里有個猜測,法亞古城在亞辛王統治的時候,作為一個強大帝國的首都,非常繁榮,文明的精華帝國的大部分的財富聚集于法亞古城中,但是,在亞辛王之后,這個強大帝國不可避免地衰弱下來,就如病夫一樣,變得腐朽。
一個變得腐朽的帝國總是受到新崛起的強國的挑戰,法亞古城被敵國從海面上攻破了,遭到洗劫,一把火燒掉了,鑒于法亞城容易遭到從海面而來的敵人的攻擊,刻赤文明不得不將首都從海岸邊遷都到內陸地區,擁有更深的縱深進行防御。
所以,陳衍面前的法亞古城先是遭到洗劫和焚城,然后,刻赤人將法亞城放棄了,遷都到縱深的內陸地區。
刻赤人將新首都遷都到哪里,陳衍不知道,沒有任何文字記載。
但是陳衍知道,刻赤文明非常繁榮的城市除了法亞城外,還有數座城,就比如,中國非常繁榮的城市除了首都燕京,還有上\1海,深\1圳等城市一樣。
衰弱的刻赤文明,失去了繁榮的海上貿易,已經沒有能力在一塊空地上重新建造一座首都,只能在一座繁榮的城市的基礎上建造首都。
所以,陳衍下一段目標就是尋找,加里亞,加洛,尤烏斯,這三座城是刻赤文明極繁榮的內陸城市。
在亞辛王的陵墓中,一些壁畫,一些文字記載中,對法亞城描述得較多,很多書籍中提到過法亞城,但是,對亞力斯,加洛,尤烏斯描述得非常少,只有有限的文字記載,比如,在《馬里旅行記》中,提到了加洛是除法亞外最繁榮的城市,。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