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與文明 第50節
正文卷
正文卷
新書、、、、、、、、、、、、、
一個叫弗朗西斯維塔的認證網友發了一條評論,有網友點開了弗朗西斯維塔的資料,好家伙,認證的兩個頭銜,西班牙著名的歷史學家,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歷史系教授,太亮眼了,不得不驚嘆于陳衍的facebook關注粉絲質量之高。
有無聊的網友統計了一下,全世界范圍內,總統,國王,首相級別的關注粉絲,有7位,川普,澳總理,奧黑,等等,部長,在政界有影響力級別的,數十,十億美元級富翁,掛著跨國公司,金融公司的ceo,總裁級別上百人,學術界,教授,學者級別的數百人,陳衍其中一些人保持著很好的關系,其實,陳衍在國際上有一些影響力,說話,發facebook動態能得一小圈子的回應。
“第一張圖片,陳衍拍攝的湖底沉船圖片非常清晰,沉船也保存得相對完整,從而使得我可以非常清晰的研究這艘沉船的船體結構,
三桅風帆,高聳的船首和船尾甲板,前甲板低,船尾平,船首處有一塊突起,猶如槳劃船的撞角一般,船身呈明顯的等邊梯形,并且這種斜度一直延伸到尾樓,船體的長寬比是4:1,這艘船的類型,鼎鼎大名,西班牙大帆船,
西班牙大帆船是當時16世初,一直到17世紀,海面上最先進的船,著名的西班牙運寶船隊,西班牙無敵艦隊是由很多艘西班牙大帆船組成的,
一直到英國人設計出外形更加修長的快速大帆船,西班牙并沒有能夠及時適應帆船設計的這種變化,
到了17世紀中葉,荷蘭和英國大帆船已經逐步發展成了一種新型的戰艦線性戰艦,西班牙的造船業才開始借鑒這些來自北部歐洲的先進的帆船設計理念,于是西班牙大帆船的時代結束了。
結合第二張圖片,第三張圖片,分別鑄造于1601年的埃爾庫多金幣和1594年的銀比索,可以確定,這艘沉船是17世紀初到17世紀中葉航行在海面上的船。
然后,這艘沉船噸位目測在800噸左右,在當時是非常大的一艘船,建造年代應該在16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
因為,從16世紀初,從第一艘西班牙大帆船建造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西班牙大帆船的尺寸越變越大,在菲利普二世執政前的十年里,大部分的西班牙大帆船沒有克拉克帆船那么大,它們的平均噸位大約只有120噸。
到了1556年,在冊的西班牙大帆船的平均噸位已經上升到了334噸,在1558年派往法蘭德斯的船中,這個數字達到367噸,
16世紀70年代,500的噸位已經是非常常見了,1588年以后的海軍重建以及西班牙北部日益嚴重的造船危機使得大帆船尺寸普遍變小,500噸左右,作為一種常見的尺寸一直持續到了17世紀中葉大帆船時代結束。
建造過800噸,甚至超過1000噸的西班牙大帆船,只有在16世70年代到1588年這段時間,歷史上,西班牙帝國最鼎盛的時期。
最后,建造這艘船的木料,紅木,在西班牙國內船塢建造的大帆船大部分是由橡木建造的,而,用紅木木料建造的大帆船是在古巴哈瓦納建造的,因為,在當時古巴產比橡木更加出色的紅木。
這艘船建造時間于16世紀70年到1588年之間,建造于古巴哈瓦納,在17世紀初航行于殖民地區的海面上,陳衍又說出這這艘沉船的名字,‘發現’號,在西班牙的圖書館中,歷史博物館中,查一下一些文獻,以及一些歷史資料,答案就出來了。不過,我人現在在美國,沒法去查資料。”
這條評論一出,馬上一大堆全世界的小伙伴頂禮膜拜。
“牛牛牛!!!。”
“厲害了。”
“我服了。”
“我傻眼了。”
“在西班牙的小伙伴趕緊查資料,弗朗西斯維塔教授已經給你們劃出查資料范圍了,建造時間于16世紀70年代到1588年之間,建造于古巴哈瓦納,17世紀初,航行于美洲殖民地區的海面上,,沉船的名字叫做‘發現’號,全世界的小伙伴等著你們的答案。”
這個時候,西班牙國內還處于白天,馬上,一堆西班牙網友跑進各大圖書館,各大歷史博物館,關于西班牙大帆船,西班牙航海歷史的書籍在書架上一抽而空,嘴里嘀嘀咕咕念叨,“‘發現’號,西班牙大帆船,建造于16世紀70年代到1588年,建造于古巴哈瓦納,很快,一個西班牙網友興奮地大叫說道,“我查到了。”馬上,旁邊一大堆網友放下手里的書,圍攏過來,“哪本書,第幾頁,”“你們都是來查‘發現’號資料的啊,。”“廢話。”
“就是這本書,第17頁,跟‘阿托卡夫人’號建造于同一時間,這艘船的名字最開始的名字不叫‘發現’號,叫做‘圣艾斯塔’號,是一艘商船,1605年,卡奧思貝西塔斯克男爵買下這艘船,改名叫做‘發現’號,關于‘發現’號的最后記載是卡奧思貝西塔斯克男爵率領一支探險隊駕駛‘發現’號離開巴拿馬城。
西班牙的網友當即在圖書館里打開電腦,打開facebook,點開了陳衍的facebook主頁,刷新了一下最新動態的評論,
“6666,陳衍發動態才多少時間,就幾十萬條回復評論了。”
“還有8萬多點贊。”
“陳衍人氣超級高。”
“我們查資料,答案出來了,‘發現號’建造于1577年,古巴哈瓦那的船塢,船的噸位是850噸,裝備35門火炮,包括,加農炮到旋炮的所有火炮,。”
“說重點!!”全世界的網友眨了眨眼,然后,在評論區刷了一波評論。
“好吧!!文獻中記載1605年1月,探險家卡奧思貝西塔斯克男爵買下這艘船,改名為‘發現’號,并花了三個月時間,對這艘進行了改造,加固,1605年4月7日,卡奧思貝西塔斯克男爵率領一支探險隊駕駛‘發現’號離開了巴拿馬城,,這是在文獻中關于‘發現’號的最后記載,‘發現’號連同船上200多名水手的失蹤在當時引起了轟動。”
“時隔了3、400年,‘發現’號被陳衍發現于阿拉斯加北部,深入內陸的艾克跨薩克湖中。”
很多網友翻開世界地圖,在地圖上畫了一條線,1605年,4月7日,從中南美洲的巴拿馬城出發,沿著美洲西海岸一直北上,穿越白令海峽,進入北冰洋,最后,可能由于風暴的原因,沉沒在阿拉斯加北部,深入內陸的艾克跨薩克湖中。
也就是說,,忽然全世界驚愕的發現,最早到達阿拉斯加的探險家不是俄國人維圖斯白令,而是,西班牙探險家卡奧思貝西塔斯克男爵,比維圖斯白令早了100多年,要知道,俄國是據維圖斯白令最早踏上阿拉斯加的土地,才對阿拉斯加宣示主權的,西班牙人眨了眨眼,俄羅斯人也眨了眨眼,西班牙人忽然發現,我們還有一筆歷史爛帳要跟俄羅斯人算一下。
而且,卡奧思貝西塔斯克男爵到達波弗特海比英國探險家亞歷山大馬更些早了將近150年,憑什么!!要用英國海軍水文地理學家f·波弗特來命名波弗特海,西班牙網友又眨了眨眼睛,憑什么,有得扯了,不管怎么樣,俄羅斯人,英國人會不會重新修訂相關的歷史書籍,再看吧,反正,西班牙人強烈表示會重修相關的歷史書籍。
忽然,有一名西班牙網友爆了一條消息,“我家族藏有一本很古老筆記,是我大概有400年前的一位先祖寫的,當時,他是一名軍官,駐守在巴拿馬城,他聽到一些消息,關于卡奧思貝西塔斯克男爵的,卡奧思貝西塔斯克男爵是一名非常有名的探險家,據說,他在探險中南美洲叢林中得到一批數額巨大的財寶,
推薦本章到:
重點、、、、、、、、、、、、、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