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3章 立言

快捷翻頁→鍵第33章立言第33章立言  熱門、、、、、、、、、

  廣場上,修士們失去光輝的映照,再也無法滋補。他們滿臉錯愕,滿心憤怒,卻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突然,他們聽到一聲抑揚頓挫的喊叫,分明是宮中太監的特有腔調。

  “陛下口喻,宣新晉修士衛龍覲見!”

  覲見?

  這怎么可能?

  鴻臚寺的盛會綿延一百多年,前前后后幾千萬修士,總共才幾個人獲得覲見的珠榮?

  衛龍?

  他是誰?又有何德何能,居然登上潛龍榜,這是要變天嗎?

  一時間,廣場上的幾千名修士,心潮浮動,心緒難平。

  位于主樓前的潛龍榜,宛如一面巨大的旗幟,迎風招展,獵獵作響。

  所有人的目光轉向榜單,觀看名次的變化,見證“新人王”的誕生。

  第一名,諸葛輝,蘊靈境。三國諸葛亮后裔。

  第二名,呂明乾,蘊靈境。秦國呂不韋后裔。

第三名,畢福箭,蘊靈境。宋國畢升后裔  第九十九名,蔡倡,納物境。漢國蔡倫后裔。

  他們意外地發現,榜單的名字與名次,還是之前的內容,并沒有預期中的變化。

  “這是怎么回事?既然賜予覲見,說明天資非凡,起碼也是頭三甲,為什么沒上榜?”

  修士們疑惑不解,相互詢問,卻得不到答案。

  在其中,就數蔡倡最緊張。

  他抿著薄薄的兩片嘴唇,瞪著小小的一雙眼珠,目不轉睛地盯視榜單,生怕自己的排名跌出潛龍榜。到那時,就是無可挽回的巨大損失,甚至連蘊靈境的進階都會受到影響。

  作為當事人的衛龍,聽到太監的宣見,看到榜單的不變,也是狐疑不定,忐忑不安,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不敢越眾而出,登樓覲見。

  他們都很清楚,光有口喻,沒有上榜,就不是殊榮,也不是風云人物,更不是一代翹楚。

  密室中,朱雨鈴看著一臉沉思的朱元璋,小聲地提醒:“父皇,潛龍榜還沒改呢!這時候,修士們正在鼓噪!”

  朱元璋一拍腦門,訕然一笑:“瞧朕這記性,居然忘記了潛龍榜!”

  側耳一聽,隔音很好的一間密室,隱隱傳來廣場的動靜,果然是修士的喧嘩。

  朱元璋連忙起身,迅速捧起和氏璧,輸入一股意念,通過神器的威能,勾連榜單,增添名字,修改名次。

  廣場上,懸于高空的榜單,無視清風的吹拂,驀然一滯,不再搖曳,由極動變成極靜,如同一張鋪開的紙,紋絲不動,與呼呼作響的清風形成鮮明的對比。

  緊接著,一支如椽大筆,陡然閃現一只看不見的手,揮毫潑墨。

  就見榜單一暗一亮,嘩的一聲,抹掉原有的文字,浮現全新的內容。

  衛龍的名字,赫然在列,高居榜首!

  第一名,衛龍,納物境。漢國衛工后裔。底蘊深厚,千年一遇。

  第二名,諸葛輝,蘊靈境。

  第三名,呂明乾,蘊靈境。

第四名,畢福箭,蘊靈境  第九十九名,范一夫,納物境。先秦范蠡后裔。

  不知何故,朱元璋介紹衛龍的信息時,省略了很多內容,只是簡要地概括,僅僅提到出身與底蘊,其它方面一字不提,不象諸葛輝那樣,還有孔明燈的說明。

  饒是如此,八字的評語,也是高度評價,極度贊賞。說明塵埃落定。

  對于蔡倡來說,意味著萬事皆休。

  “姓衛的死不足惜,有朝一日,定斬不饒!”蔡倡無比煩悶,丟下一句話,憤憤而去。

  短短的時間里,連續說出三遍的“定斬不饒”,看起來真的很重要。

  然而,衛龍顧不上蔡倡的叫囂,只當是臨死前的犬吠。

  廣場上,響起修士的吼叫,帶上羨慕的情緒,匯成整齊的吶喊,直沖云宵而去。

  “衛龍!衛龍!衛龍!”

  “榜首!榜首!榜首!”

  “登樓!登樓!登樓!”

  這一刻,仿佛時間停滯,一切都屬于衛龍,無人可以替代!

  衛龍整肅衣裳,在太監的引領下,離開原地,向主樓行進。

  突然,他回過頭來,迎著郭靖火熱的目光,鄭重地許下諾言:“郭兄,請稍等片刻,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詳細解釋修煉的方法,以解決天賦的問題!”

  頓時,無數的目光瞧向郭靖,打算結交傻不愣登的郭靖,希望郭靖替自己美言幾句,從而攀上榜首的高枝。

  這就是名人的效應,也是狗腿子的福利。

  可惜的是,郭靖好像真的很傻,并沒有順勢而為,攀附高枝,反而坦言相告,說自己與衛龍只是泛泛之交。

  主樓前,由漢白玉筑成的九九八十一級臺階,像一條通衢大道,伸向頂層。

  衛龍拾級而上,逐步登階,終于來到巔峰的小平臺。

  依照之前的慣例,在覲見之前,榜首還有一項榮耀。

  那就是站在平臺上,面朝廣大的修士,發表獨到的演說,展現個人的風采,激勵更多的修士。

  這就是立言!

  這年頭,任何一名修士都是“三立”的擁躉粉絲。

  三立者,立言、立功、立德也,三不朽也。

  語出左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謂之三不朽。

  絕對是修士的終級追求。

  那么,問題來了。

  什么是不朽?

  俗話說,人死如燈滅,靈魂重歸黑暗。

  但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中,又有星星點點的光芒在閃爍,那是什么?

  無它,正是死亡后的靈魂殘留,正是生前立下的不朽成就,不拘是言,還是功,或是德,都寄托著萬民的緬懷與思念,是天道的賞賜,是不朽的根基,是神性的載體,是轉世重生的起點。

  由此可見,“立言”無比重要,直接指向“不朽”。

  想當初,宋國張載,榮登榜首,喊出“四為”名句,留下震古爍今的名言,傳為一時美談。許多修士以之為志,奉為圭臬,效仿“四為”精神。張載由此受益,凝聚無數的真葉,平添無盡的底蘊,引領宋國的風騷,迅速成長為大修士。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想想看,那是何等高尚的情懷,那是何等偉大的理想?

  現如今,同樣是榜首的衛龍,卻無法抄襲名篇名句,又該如何“立言”呢?

  吟詩作對,著書立說,不是衛龍的特長。

  難道說,放棄立言的機會?

  真要如此,連衛張氏也要痛哭流涕,連朱雨鈴也要痛心疾首,連朱元璋也要棄之如敝履。

  此時,衛龍站在平臺上,扶著漢白玉的欄桿,看著黑壓壓的人頭,緊緊地皺著眉頭,苦思對策。

  風兒吹過,帶來呼呼的響聲,似乎在提醒,似乎在催促。

  衛龍抬起頭來,望向高空。

  云朵朵,堆積如山,壁壘分明。

  千奇百怪的形狀,如鵬翼,如鸞鳥,如瓊樓,如岷峨雪浪。

風吹過,朵朵白云起舞,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如百舸爭流,千帆競渡,問誰主沉浮  突然,遙遠的天際,滑過一條閃電,綻開絲絲縷縷的光線,像極了一條條蛇,像極了一根根肉松。

  肉松?

  想起親筆寫下的肉松廣告,衛龍瞬間涌出無盡的聯想,不禁放開喉嚨,大聲喊出自己的感悟。

  “一個字,干!”

  廣場上,修士們不知何意,交頭接耳,一片嘩然。

  平臺邊,朱允炆氣的直跺腳,以宣泄自己的失望。

  噗嗤!

  密室中,王公公冷冷一笑,朱雨鈴、劉伯溫、朱無璋都是不約而同地搖頭皺眉。

  無論如何,也沒有人想到,在莊嚴的場合中,在皇帝的恩賞下,大家翹首以待,聆聽圣音,結果呢?

  作為榜首的衛龍,居然只說一個字,而且是不知所謂的一個“干”字。

  這樣的榜首,名不符其實,太令人失望了!

  衛龍不管不顧,繼續闡述:“元國鐵蹄肆虐,明國局勢糜爛,戰事唯艱,吾皇陛下爽不爽?”

  原來不止一個字,居然還有下文!

  眾人舒出一口氣,表情輕松了許多。

  密室中,朱元璋下意識地應答:“不爽!”

  衛龍喊出第二問:“將士們前仆后繼,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他們爽不爽?”

  疾奔于前線戰場的諸葛輝,托著一盞孔明燈,似乎有所感應,在心中默默應答:“不爽!”

  更加激越的第三問:“黃河以北的疆土,在元國騎兵的踐踏下,發出慘烈的哀嚎,它們爽不爽?”

  遙遠的一間破屋,經不住戰火的燒烤,嘩啦一聲倒塌,仿佛在述說殘垣斷壁的不爽。

  “無數的寡婦,無數的孤兒,無數的父親母親,無數的兄弟姐妹,他們爽不爽?”

  這一次,修士們感同身受,淚流滿面,縱聲高呼:“不爽!”

  終于完成全部的鋪墊,終于引發修士的共鳴,終于到了陳詞總結的一刻。

  “你不爽!我不爽!都不爽!”

  “不爽就干!”

  “干死元國,干死鐵木真,干死一切敵人,為萬世開太平!”

  說實話,衛龍是理科生,不懂平仄,不通押韻,寫不出詩詞,說不出哲理,只能宣講自己的處事準則。

  那就是,不爽就干!

  就像肉松的廣告一樣。

  干,就是喜歡干!

  推薦本章到:

飛翔鳥中文    神話明朝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