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軍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秒記住09,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吃過中午飯,張國昌略微休息了一下。就又坐車來到了上海市政府。昨天就和俞鴻鈞約好了,今天來商談醫科大學用地的事情。
老的國立上海醫學院位于楓林路上,其實也剛建好沒幾年。這次,中西聯合醫科大學是在,國立上海醫學院的基礎上進行擴建。
在國立上海醫學院的周圍,存在許多民居建筑,需要政府出面協調,拆遷工作。
到了上海市政府,俞鴻鈞已經在辦公室里等候了。
一見面,俞鴻鈞就握著張國昌的手,滿口的道歉,“張院長,真對不住了,俞某絕對沒有在委員長面前打小報告的意思!實在是被你那個2000萬的捐助嚇到了,不得不向委員長匯報。”
其實早上俞鴻鈞就接到了消息。昨天自己的匯報氣得老蔣一夜沒有睡覺,今天早上,把張國昌給罵慘了。
張國昌也知道,是俞鴻鈞老蔣匯報的,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這事說起來還是怨自己,沒有提前和他們溝通。
張國昌大度的一笑,“俞市長,這說的是哪里話?國昌何來怪罪之說?這一切其實都是國昌的錯,沒有提前和校長匯報,也沒有提前俞市長溝通,這才造成了誤會!”
俞鴻鈞張國昌沒有怪罪自己的意思,開心的哈哈大笑起來。“是啊,張院長在臺上的講話,可是把我給嚇壞了,要知道咱們國家的財政收入一年才幾個錢呀!到處都是用錢的地方,可以說是入不敷出。”
說完不等張國昌說話,又佩服的說道:“不過還是張院長有辦法,不用國家掏錢就把事情解決了!”
花花轎子人人抬,張國昌也握著俞鴻鈞的手恭維道,“上海在俞市長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如果咱們國家多幾個像俞市長這樣的能臣干吏,那么國家的日子也會好過許多。”
“張院長過獎了,俞某慚愧啊!”俞市長一邊謙虛的笑著,一邊邀請張國昌坐下。
等秘書把茶端上來,張國昌開門見山的把自己目的說了出來。
“這次來拜訪俞市長,是向政府求援來了!我們計劃在國立上海醫學院的基礎上擴建醫科大學!在醫學院的周圍,有許多民居,需要咱們政府出面,幫忙進行拆遷!”
俞鴻鈞聽了張國昌的要求,猶豫了一下才說道:“張院長,恕我直言!政府出面沒有問題,不是把老百姓的房子拆了,你讓他們去哪兒住呢?”
“創辦醫科大學,是利國利民,揚我國威的好事,可是不能因為這樣,就讓老百姓的利益受損!”俞鴻鈞慷慨激昂地說道。零↑九△小↓說△網 “啪啪!啪啪啪!”
張國昌為俞鴻鈞的話鼓起掌來,“俞市長真是一位愛民如子的好官!放心,張某絕對不做與民爭利的事情!不會讓老百姓吃虧的!這樣,醫科大學出錢,或給錢補償或者地另建新房,這方面就需要,由政府出面協調了!”
俞鴻鈞聽到張國昌的話,頓時放心下來。這個時期的俞鴻鈞不說兩袖清風,也絕對是正義爆棚。
幾個月前,俞鴻鈞為了抵抗日寇的挑釁,摔斷了手臂,依然堅持的處理公務,如今手臂的傷勢也不過是剛剛恢復。
俞鴻鈞笑著說道:“張院長大義!有張院長這句話,俞某就放心了!”
張國昌也開玩笑的說道:“反正建學校的錢也都是洋鬼子出的!俞市長沒必要替他們省錢,多給咱們的老百姓補償一點。”
聽了張國昌的話,俞鴻鈞大笑起來,“哈哈哈哈,還是張院長有本事,讓洋鬼子們乖乖的掏錢,替咱們建學校!”
張國昌卻就不好意思了,“唉,張某還是年輕啊!多花了2000萬,要是提前和俞市長,或者是校長商議一下,估計能省下不少錢了。”
說到洋鬼子,張國昌想起今天上午思考了許久,也沒有理出頭緒的事情,向俞鴻鈞請教道:“俞市長我這里有一件事情,想向您請教一下!”
“張院長,有事經管直言,俞某知道的,定當知無不言!”
張國昌組織了一下語音,才開口說道:“我計劃開辦一些工廠!用來安置受傷致殘的戰士!只是不知道創辦什么類型的工廠合適!”
俞鴻鈞聽了,心里頓生敬意,由衷的贊嘆道:“張院長真乃菩薩心腸,此舉功德無量啊!”
張國昌謙虛的說道:“功德無量談不上,身為委員長學生,多少為校長分擔一點煩憂!”
俞鴻鈞夸贊道:“不怪委員長器重你,別人都在爭名奪利,也只有你張國昌能主動想著替委員長分憂!”
張國昌笑著說道:“哈哈!俞市長這話可不敢當!眾多師兄弟中,國昌是最不成器的一個!還時常惹得校長生氣!”
兩人來回客套了幾句。才有把話題轉回正軌:“能夠安置傷殘軍人的工廠,這個讓我好好想一想!”
想了一會兒,俞鴻鈞才說道:“你可以開辦一家大型的卷煙廠!香煙這東西,不管是出口還是內銷,需求量都是非常大的!”
“還有,張院長是中醫世家,你看看是不是能夠研究出一些像西藥一樣,方便儲存,服用中藥?”
張國昌一拍大腿,激動地叫道:“俞市長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我怎么就沒有想到呢!我這里就有許多治療傷風感冒發色的中藥配方!”
說罷,張國昌滿口的感謝道:“謝謝,太感謝俞市長了!您可是幫了我的大忙了!我代表傷兵戰士呢,謝謝于是長的高見!”
俞鴻鈞客氣的說道“張院長客氣了,俞某只是提了一點兒小意見!比起張院長的壯舉,俞某這點兒意見,真的是不值一提!”
如果是別的項目,張國昌可能不是很了解,是說的中成藥,張國昌腦子里有許許多多的中成藥配方和大概的生產工藝。
隨便找出幾種來,都是現在緊缺的藥品。絕對賺的缽滿盆滿。
只是有一點,中藥材量少了還好辦,量大了運輸都是個大難題!畢竟現在這個年代,老百姓飯都吃不飽,哪有人去種植中草藥?純靠采集野生的藥材,難以保證大批量生產。
手機用戶請瀏覽.09xs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