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這個時候回美國,除了香港大陸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外,美國這邊也有事情要處理,比如獨立日上映的《終結者》。
當然,這部電影就不用說太多,李旭在這之前已經看過,要說有什么變化,除了部分剪輯跟原版有所不同,就是最后的工廠大戰更為流暢了。
和原版一樣,這段戲份是用定格拍攝的方式完成的,機器人完全就是一個模型一個架子,現在的電腦還沒法那么流暢的處理這些數據,除非找IBM幫忙,所以只能一幀一幀的拍攝。
原版預算不夠,只能盡量節省,所以看到那里的時候,終結者的動作明顯有些僵硬,色彩也有些失真。
而現在這版嘛,不用多說,卡梅隆那家伙可是花光了1000萬美元的。
所以呢,口碑和票房都非常出色,再加上時間段也很好,又跟派拉蒙合作得很好,首周票房拉下原版一大截,直接超過了800萬。
只要保持下去,北美票房怎么都能撈個4000萬以上,進一步超過原版。
因此,李旭了解了下就沒再管,卡梅隆也是,知道首周拿下了近千萬的票房后,當即吹了聲口哨,跟李旭繼續討論起他那個腦洞電影來。
“說實話,艾迪,我真的一樣東西都不想刪,這些構思真的太棒了。但一部電影只有那么多時間,除非我們拍成180分鐘的電影,否則肯定不可能全部塞進來。”伯班克的一家露天咖啡廳外,卡梅隆拿著一個繪圖本跟李旭發著牢騷。
“這樣啊…”李旭抿著嘴唇,手指在嘴角敲了半晌,“那么制作成三部曲怎么樣?”
“啊?”卡梅隆一時沒反應過來。
“既然一部電影塞不下,那就用三部電影來塞好了。”李旭聳聳肩,“第一部展示手機、筆記本電腦,然后是警方的DNA檢驗技術;第二部則是福爾摩斯先生的演繹法,跟犯罪現場調查小組的較量;至于第三部,反正福爾摩斯先生都已經來到2015年,那么莫里亞蒂來了也沒什么大不了。”
“莫里亞蒂是怎么來的?”卡梅隆的第一反應是這個。
“船上的案件就是他做的,福爾摩斯登上去紐約的船,也是為了尋找他的蹤跡。”李旭飛快的回答道。
“所以,你其實早就打算拍成三部曲?”卡梅隆當即又問。
“當然不是,你今天要是沒有例行抱怨的話,我根本不會往那邊想。”李旭攤手。
“可是…”卡梅隆想要說什么。
“這樣的腦洞我隨時都可以拿出很多。”李旭笑了起來。
“嗯…‘腦袋開了個洞’是什么意思?”卡梅隆不解。
“腦袋里面有洞,比較通風,所以經常會有很多奇思妙想冒出來。”李旭隨便解釋道,“就像你自己說,做夢夢見機器人來追殺,然后有了《終結者》這個構思。”
以他前世的閱歷和積累,補充成三部曲并簡單圓上實在太簡單了,當然,只是初步的概念,想要變成電影就要做很多事情。
“所以,你肯定有續集的想法,對不對?”李旭笑著再問。
“嗯…不一定。”卡梅隆顯然傲嬌了。
“好吧,讓我來想一想,”李旭卻無視了這點,直接說了起來,“首先,故事應該放在七八年后,主角是開始長大的約翰康納,追殺他的依然是…嗯,不夠好,應該來更先進的機器人,比如…全液體形狀,能變出許多冷兵器,能變成其他人模樣,哦哦,這個想法不錯…然后保護他的,應該是第一部里充當反派的T800,這樣的終結者之戰應該很不錯,阿諾表現得很好…”
“等…等一下,愛德華,”眼睛發直的卡梅隆不得不出聲,“我真的還沒想那么多。”
“是嗎?”李旭停了下來,看了他好半晌,“好吧,也是,電腦的發展還跟不上需求,想要制作液體機器人還很困難,所以——你愿意接手福爾摩斯在未來的三部曲嗎?”
“嗯…”卡梅隆一下有些卡殼,半晌后才嘆了口氣,“真是個難以抉擇的問題。”
他的確更熱愛大機器,大船開場時起航的那一幕就是最好的寫照,但不代表他對精密機械就沒有愛。
說到底,卡梅隆喜歡追求新的技術,并通過制作電影而表現出來,無論是通過制作方式還是表現內容。
這就是他癡迷李旭給的腦洞的原因,構想里的這些技術,都是未來三十到五十年里可以實現的,如果能在電影里表現出來,那該是多么的有趣。
“好了,杰米,”李旭笑了起來,“反正離你想要的《終結者》續集還有六七年才有實現的可能,不如好好將心思花在這個上面。”
“我從來沒有說,《終結者》會有續集;我也從來沒有說,續集需要六七后才能實現;我更沒有說,你口中的那些就是我想象中的續集。”卡梅隆一項一項的反駁道,而且反駁后還是一副神清氣爽的表情,末了才又道:“好吧,我會試試的。”
喝著咖啡的李旭差點沒噴出來,這家伙什么時候也學會這么一招了?說一大堆廢話后來個360度…錯了,是180度的大轉彎,搞得他以為這家伙想要更多好處。
“那就這么說定了。”李旭一錘定音。
他們出來喝咖啡,本來就是為了討論那部腦洞電影的,能定下來自然是極好的,盡管現在一部變成了三部。
其實之前李旭也隱隱有這種考慮,上面的口胡并非完全是一時之間想出來的,卡梅隆點出的問題他也有想到過。
太多的未來科技想要一口氣塞進一部電影,結果要么是未來科技喧賓奪主,分薄了故事的吸引人;要么是徹底成為故事的背景,看過之后直接被忽略。
無論前者還是后者,都是李旭不想看到的,對一部電影來說,講故事永遠是最重要的。就算要玩哲學玩思想,也得依附于故事,覺得不顯逼格的話,那就老老實實的走小眾路線,別特么被觀眾批了還跑出來,一副“你們都是SB,看不懂我拍的東西”的爛人模樣。
回到正題上來,要是展示的未來科技喧賓奪主,導致故事有所缺失,觀眾不喜歡,流傳不出去,那就有違李旭的本意。但要是展示的未來科技徹底變成背景,讓觀眾記不住,同樣有違李旭的本意。
但是擴展成三部曲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慢慢將李旭心中的未來展現出來,讓觀眾們在幾十年后驚呼:臥槽!這個當年我就見過!想想都非常讓人愉悅。
至于影響到科技發展,不用太過擔心,科技的發展始終是…需要錢的。
唯一的問題是,故事里面犯罪的高科技作案手法,都必須李旭來構思和完善。未來科技產品,可以糊弄過去,比如電腦屏幕上的畫可以手繪等等,但是這個不行。編劇們可以開腦洞,但要嚴謹的想象出基于這些未來科技的犯罪手法,多少都會力有未逮,必須由他看顧著,這可是個大工程。
不過李旭也不在意,大不了用十年時間來完成好了,卡梅隆這家伙也是個完美主義者,有他幫忙應該沒問題。哪怕他到時候要去忙別的,不能做這個系列的導演了,制作人還是可以兼職一下的。
于是,福爾摩斯的未來系列就此一部變成了三部,并在將來為譽為影史上最具有預言性質的電影,而卡梅隆也因此進一步被坐實了穿越者或者說重生者的身份。
本來就是嘛,一上來就是穿越時空的《終結者》,然后又是福爾摩斯的未來系列,接著又是恐怖的大船,還開發了各種拍攝器械,引領電影行業前進,他不是重生者誰是?!
所以不少美娛,只要開局夠早,都第一時間去滅掉這個可能的競爭者。
不提這些后話,結束討論,李旭又在洛杉磯逗留了幾天,查看電影公司,雙飛一下龔雪和朱玲,順便接收一下自己的戰利品。
“相信你母親應該跟你說過了吧,希爾茲小姐?”坐在想象力影業的辦公室里,李旭微笑著對面前的少女說道。
嗯,說少女有些不對,波姬小絲在五月份已經過了19歲的生日,身體也早就發育完整,6英尺的身高和寬大的骨架讓她顯得高挑的同時,也抹去了曾經的青澀、稚嫩和可愛。
所以,雖然總體上來說還是個美人兒,但對已經將她十四五歲的模樣深刻印在記憶中的人們來說,這是非常難以接受的事情。
“我媽媽沒有更多選擇。”波姬抿著嘴唇說道,牛仔褲、白襯衫、長發披肩,只看五官的話,依然能感受到幾分柔弱。
“我沒有興趣知道你媽媽的選擇,我想知道你的。”李旭聳肩。
沉默了片刻,她才嘆了口氣:“我不知道,我…我沒有選擇過。”
“那么你有興趣做制作人嗎?”李旭再問,“我需要一個好萊塢的代言人,而電影制作人無疑是個很好的職務。”
“我…我可以試試看。”波姬深吸了口氣,她其實很清楚,李旭讓她選擇,但她并沒有更多的選擇。
“很好,”李旭點點頭,“今晚你就不要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