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二十三章 壓路機碾過

  “就在昨天,一部傳得沸沸揚揚的電影終于上映了,筆者第一時間去電影觀賞了這部電影。畢竟,號稱投資千萬,還在大街小巷貼滿海報,預告片也在星空電視上反復播出,甚至在報紙上宣稱這是今年最好的愛情喜劇,所以讓人很想知道,這部電影是否名副其實。

  看過之后,動筆想寫評論時,卻幾次提筆都沒有寫下去,這部電影缺少一點香港的味道,但又實在很好看,讓人非常為難。

  故事很簡單,在海洋公園做獸醫的阿杰,對患有短期失憶癥的少女阿珍一見鐘情,為了她不惜放棄自己的理想,為找回她的記憶而奔波,并發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只看簡介的話,大概會以為和普通的愛情喜劇沒有區別,閉著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到了電影院,一開場就能看出不同來,至少在香港這個地方,還從來沒有哪個導演用如此快節奏的剪輯來開頭,但是節奏雖快卻不凌亂,充分向觀眾展現了男主角阿杰的性格。盡管這性格在后面并沒有對劇情起到什么推動作用,卻豐滿了人物的形象,并讓觀眾能夠很快代入。

  不得不說,王京導演的能力非常出色,和處女作《千王斗千霸》相比,完全是兩種不相干的風格。

  無論剪輯、構圖還是色彩,《初戀50次》都超過現在的港片不止一籌,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線也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尤其是結尾的升華,相信會讓很多人眼睛一亮。

  恕筆者保密,結局是最大的驚喜,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除此之外,演員們的表演也都可圈可點,張國容的年輕帥氣足夠,更何況很有喜感,能在搞笑和深情款款之間切換自如。鐘憷紅的笑容非常迷人,雨夜分手和最后的表白尤其出色,極具層次感。

  配角之中,最為出彩的當屬成奎安的大傻,兇惡的外形和妻管嚴的性格形成鮮明對比,既有笑點,也很豐滿。

  然后是在《桃李爭春》之后,再次擔綱演員的王天林,這次特意出來為兒子撐腰,也相當的搶眼,出場次數不多,卻將威嚴慈父這幾個字詮釋得淋漓盡致。

  鐘振濤就稍微有些差,表現得略為過火,倒是莊靜而的小玉讓人眼睛一亮,初登場時的豁牙和大腦門,看起來非常驚悚,讓人而差點認不出來。但最后和鐘振濤一起時,變漂亮的反差,又讓她顯得相當吸引人,如果將夸張的表演再控制一下,會更加的出彩。

  總之,這是一部相當出色的愛情喜劇,可以說不僅僅是今年最好的,未來十年也不一定會有將其超過的愛情喜劇。”

——《星島日報》,劉志華  因為《電影雙周刊》是周刊,還沒到發行的時間,劉志華只好將影評刊登在自己位于《星島日報》的專欄上面。

  當然,等下一期《電影雙周刊》發行的時候,肯定要弄個專題。

  像劉志華這樣影評人還有很多,畢竟,這部電影在宣傳之后就直接上映了,完全沒有尊重午夜場傳統的意思,所以他們只能等正式上映后去看。

  然后,只要是仔細看了的,基本上都像劉志華這樣,對電影贊不絕口,無論構圖還是剪輯還是人設和故事主線,都讓這群“土豹子”非常驚訝,特么的電影還可以這樣拍?!

  “非常精彩的故事,非常精彩的結尾,回味無窮。”這是《明報》的報道。

  “導演仿佛在和你捉迷藏,每當你以為猜到了結尾,馬上又會峰回路轉。”這是《成報》的報道。

  “想象力影業一擲千金打造的《初戀50次》的確是今年最好的愛情喜劇。”這是《東方日報》的報道——馬屁拍得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

  甚至連林燕妮也不甘寂寞的跳出來,在專欄里面寫道:“女人其實并不需要多少浪漫,也不需要什么轟轟烈烈的愛情。她們要的很簡單,能有一個容忍自己缺點,愿意做出妥協陪伴一生一世的男人。”

  然后黃沾也來湊熱鬧:“一個男人愿不愿意為自己喜歡的女人做出妥協,愿不愿意容忍喜歡的女人的缺點,是需要時間來證明的,就像《初戀50次》的男主角阿杰一樣。”

  這隔空秀恩愛秀得讓人牙齒發酸,要換在30年后,只怕會有一大堆人拿著汽油打火機堵門了。

  當然了,也不是沒人批評,比如《天天日報》的某個專欄影評人就表示,短期記憶喪失癥根本就是在胡扯,而且男主角的背景完全不符合邏輯,隨隨便便就能買條船,卻還呆在海洋公園做獸醫。

  而《新報》的專欄上面也有影評人抨擊,大澳那么偏遠的地方,就算女主角家有錢,也不可能同時養幾輛車,而且一年時間天氣變化那么大,女主角難道都沒覺察到?

  但是這些批評之聲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一是基本都刊登在發行量處在二三流的報紙上面,二是基本不痛不癢,或者比較吹毛求疵。

  畢竟,大多數報紙的老板都清楚,投資《初戀50次》的人是誰,這可是一頭強橫的過江龍,要弄得過火,人家發起飆來可不是那么容易承受的。

  別的不說,那位可是將自家電視臺的人,都可以毫不留情送到icac的人,連港督都要給五分面子。

  到目前為止,香港本地的財團,暫時將那位的性格做了個總結,簡單的說就是,只要你尊敬他,給他面子,占些便宜也不打緊,人家也只是愛玩。

  可你要不給他面子,打攪到他玩游戲了,讓他玩不愉快了,就算是天王老子,那也是要掀在地上給你看的。

  很夸張?好像有點,但之所以會這樣,說到底還是香港這池子的水還是太小了,大資本根本瞧不上,另一個時空十五年后的那場風暴,不是北邊背書,早就被吃得一干二凈了,而且過境的還是風暴的一個小尾巴。

  所以各大報紙的老板,只要知道內幕的,在多多少少跟編輯打過招呼,或者暗示一二,選點更較合適的影評刊登。

  老查也不例外,他這樣的文人,哪有不投機的,《明報》當初能轉型,不就是借著難民潮的東風,外加跟陳老總的論戰嗎?

  至于影評人,他們的意見一點都不重要,將渠道一卡,什么事情都沒了。借口多了去,排版需要啦,文章風格不合適啦,等等。

  事實上,影評人也不會蠢得去捋虎須,他們和電影是共生關系,相互吹捧,各取所需。

  這點好萊塢是做得最好的,電影公司送點禮物,包下度假費用等等,影評人也就會為電影公司的電影唱贊歌,這和行賄受賄是兩碼事嘛。

  當然,一切的根基還是電影質量,如果電影實在太爛,影評人也不會冒著砸招牌的名頭,硬要把白的說成是黑的。這就像奧斯卡一樣,決勝負的時候,的確是看公關水平,但沒質量打底的話,連決勝負的位置都夠不著。

  要說的話,在電影剛剛出來的那個時候,影評人或許真能操縱一部電影能否受歡迎。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新媒體不斷出現,廣播、電視機,將來還有互聯網,他們也就漸漸淪落為資本養的狗了。

  所以呢,在這個以及以后的年代,覺得作為影評人可以操縱電影的口碑,一般來說不是蠢貨就是弱智。

  而那些覺得影評人壟斷了電影的口碑,發誓要打倒他們,還好萊塢一個“朗朗乾坤”的,一般是開了弱智光環,想要找個對手的二貨。

  目前香港的電影圈和影評人雖然不像好萊塢那么融洽和圓轉自如,但是在人情比重更大的社會里面,他們也不會傻瓜,更何況《初戀50次》的質量也的確是杠杠的。

  所以,在這種一面倒的叫好聲中,加上這大半個月狂轟亂炸的宣傳,《初戀50次》的首日票房直接超過250萬!

  這個數字一出來,頓時讓邵氏院線那邊的人,小心肝連抖幾下。邵氏也就二十來家電影院,一家影院座位大約近千,龍頭戲院超過一千,一天票房超過250萬,這是有多少人看啊。

  但這還沒完,第二天直接沖到300萬,第三天雖然有回落,幅度卻不大,于是第一周過去,總票房直接過了千萬。

  這特么離首部票房過千萬的電影過去才幾年啊!現在一周就能達到這兒記錄了?而且眼瞅著就要過兩千萬,也太夸張了吧?

  然而,即使有心理準備,第二周又是1000萬票房入賬,總票房輕輕松松過2000萬,再次讓香港的電影人失去了語言。

  第一周票房過千萬,第二周票房還過千萬,這還要不要人活了?雖說第二周的放映時間要長一點,但這已經很夸張了好不好,這可是破記錄啊!

  但這依然還沒完,盡管接下來的兩周,票房開始恢復到正常情況下,但數字還是往3000萬的方向上前進著,哪怕無數人在心里大叫著“停停停”。

  于是,電影在延期一周下線的時候,票房停在了3012萬這個數字上面。

  香港電影圈再次失語,1982年的3月末到4月初的時間,這小破島的電影市場上呈現出極其慘烈的情況,《初戀50次》這臺碩大的超級壓路機一路碾壓過去,將無數同期上映的電影碾得面目全非。

  最慘的當屬《提防小手》,這部原本在82年香港十大電影票房中占據一席之位,拿下1100萬票房的獨立電影,被硬生生的砍掉了300萬。

  這還是托福在3月底上映的,要是跟《初戀50次》同時的話,只怕也跟其他電影一樣尸骨無存。

  而且這都還不夠,哪怕過了大半年了,新藝城投資過千萬的《最佳拍檔》上映了,另一個時空收割了2600萬的票房,依然在影評人拿來和《初戀50次》對比后,止步于2200萬。

飛翔鳥中文    娛樂掌控者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