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408 余音繞梁(飛少盟 3)

  “豎子”二字指的是誰,大家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而范增能夠出這句話,也符合范增一直以來的行事風格。

  很多人用余光掃視項羽,發現他的臉色果然十分難看。

  項羽確實憤怒。

  他更加鞏固了自己剛才的想法:范增是不會到自己身邊的。

  而范增的這種脾氣,真的到自己身邊,也不一定是件好事。

  項羽自然不會認為是自己錯了,反而認為范增太看自己。

  劉邦是什么東西?

  也配和我相提并論?

  你既然這么看不起我,我偏要讓劉邦成功離開鴻門,然后我再正面打敗他。

  這種想法很幼稚,但是這確實是項羽此刻的真實想法。

  然而對于把控項羽的心思,高大全已經達到了巔峰。

  每一次劇情的進展,都準備掐準了項羽的脈搏。

  他自認能夠打敗劉邦,鴻門宴后面的故事,就是講述的劉項在戰場上兵戎相見的場景。

  最開始,項羽占據絕對的上風,百戰百勝,有好幾次都差點直接殺死劉邦。

  項羽臉上終于出現微笑,高大全還是有些眼光的,知道朕的能力比起劉邦強得多。

  但是很快,項羽就笑不出來了。

  他依然在打勝仗。

  但是他卻發現,己方的軍隊越來越少。

  而漢軍一直在打敗仗,但是漢軍的軍隊卻越來越多。

  如果身在局中,以項羽的鼠目寸光,他不一定能夠看透其中奧秘。

  但是此刻,他是作為一個旁觀者在看鴻門宴,他在軍事上面確實是有天賦的,很快就意識到問題出在了哪里他贏了戰爭,卻輸了戰略。

  漢軍每一次的征戰,都是有其目的的。

  而楚軍的每一次戰爭,都是因為戰爭而戰爭。

  其中有一次,就是因為項羽想要殺死劉邦,于是不顧兵困馬乏,強行突襲漢軍。

  最后楚軍確實大破漢軍,但是這種勝利,對于楚軍來,沒有任何意義。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楚軍內部,霸王出戰,每戰必勝。

  但是他麾下其他大將,卻屢屢戰敗于韓信樊噲等人之手。

  戰爭,從來都不是一人之力。

  項羽能夠保證自己勝利,卻不能保證龍且他們也能打勝仗。

  韓信只需要調集一路軍隊將他拖住,就可以從容收拾項羽麾下的其他人。

  最終,項羽的戰績越來越輝煌。

  但是,楚軍的局勢卻越來越不利。

  而漢王劉邦合縱連橫,已經占得大半土地。

  形勢悄然易位,原本風光無限的霸王,卻落入了下風。

  “這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項羽不能置信。

  他不相信劉邦有這個能力,更不相信楚軍會如此不堪一擊。

  但是其他人卻在保持沉默。

  在座的各位,都是一方重臣,眼光自然是有的。

  他們從這部電影中,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一切有理有據,完全就是在論證未來的歷史。

  “鴻門宴這部電影的戰爭線處理的如此完美,可以是無懈可擊。放眼九州,有如此優秀大局觀的軍事戰略家屈指可數,想來是范先生親自出手了吧?”王翦忍不住出言贊嘆。

  他絲毫不在意是在打項羽的臉。

  當世之中,兵家稱圣者,又有幾人?

  在王翦面前,九州沒有幾個人有資格談兵法。

  范增腰背挺直,不卑不亢的道:“班門弄斧,讓老將軍見笑了。”

  “見笑不敢,只是心驚啊。范先生,張良先生,還有韓信將軍,都是兵家的國士之才。天下英雄,何其多也。”王翦感慨道。

  他沒有提項羽。

  項羽神色鐵青,卻沒有對王翦提出異議。

  他之所以這樣生氣,并不是因為他完全不相信劇情會這樣發生。

  正是因為心底的那一絲恐懼,他才會如此的暴躁。

  范增的軍事才華,沒有人比他更明白。

  從前,他一直以為自己就算是離開了范增,一樣能夠戰無不勝。

  從鴻門宴這部電影來看,他也確實做到了。

  但是直到此刻項羽才明白范增存在的意義。

  范增不是為了幫他打勝仗的。

  范增的存在,是幫助楚軍內部除了項羽之外的人打勝仗,并且教他們怎么打仗。

  這便是謀士的作用。

  不然,兵家內部何以將謀士的地位提到與將軍相提并論的高度?

  鴻門宴的劇情在繼續發展。

  項羽看到了龍且與韓信在濰水對陣,韓信半渡而擊,大破龍且,龍且當場身亡。

  這是他麾下最后一個大將。

  龍且死后,項羽獨木難支。

  韓信也終于將目光放在了項羽身上。

  如果是同樣的兵力,韓信未必是項羽的對手。

  但是此刻,韓信手中執掌的兵馬,已經十倍于項羽。

  天下大勢已定,除非項羽能夠制造奇跡。

  可是,韓信又豈會如此不堪?

  就算是現在端坐在主位上的項羽,此刻也不認為自己還能夠贏得這場戰爭。

  對于韓信的錯失,也確實是他此生犯下的最大錯誤之一。

  這些年,韓信早就已經證明了自己。

  項羽不是沒有后悔過,只不過每次都止步于他的驕傲。

  而現在,所有的驕傲,都隨風而散。

  一切都昭示了同樣一種結局。

  韓信十面埋伏,項羽左突右沖,在心腹的掩護下,終于逃出生天。

  但是卻甩不掉韓信的追殺。

  垓下之圍,四面楚歌。

  韓信率領的大軍,將四面八方重重圍堵。

  他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不過劇情至此,高大全卻并沒有抹黑項羽,反而給了他一個英雄的結局。

  面對數萬大軍的圍困,項羽率領八千楚國弟子突圍而出。

  韓信派出五千人追殺項羽,此刻項羽身旁只余二十八人。

  項羽自知不能逃脫,但是他毫無懼色的對手下道:“我起兵至今整整八年,打了大七十余戰,攻必克,戰必勝,從未失敗過。今天被困,我要三次沖擊漢軍,斬將奪旗,讓你們知道天亡我也,非戰之罪。”

  罷,項羽大吼一聲,躍馬橫槍,沖向漢軍。

  霸王神勇,一州無雙。

  即便是困獸之斗,項羽依然怒斬漢軍數百人,無人是其一合之敵。

  若他強行逃脫,沒有人能攔得住他。

  但是天下已定,他再無力東山再起。

  項羽仰天長嘆,自刎烏江。

  一代霸王,至此落幕。

  鴻門宴,也至此結束。

  只留下項羽的一句“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余音繞梁。

飛翔鳥中文    武俠世界大明星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