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247 天下吹高(為“靜心求魔”打賞加更)

飛翔鳥中文    武俠世界大明星
🔊有聲小說點這里

  教育這個行業,一直以來都是不顯山不露水,完全是被儒家壟斷的一個行業。

  不過自從高大全橫空出世,從儒家手中虎口奪食之后,江南太學就成為了九州關注的焦點。

  其他學派為什么都派人聯系高大全,甚至派出的都是各自學派中的重要人物,就是因為他們都知道,高大全是唯一有可能撕開這個口子的人。

  壟斷行業,任何人都無法進入。

  而一旦產生了競爭,有機會的就不僅僅是高大全了,他們也會從中受益。

  所以,對于高大全和儒家在教育上的爭端,很多大人物都是十分關注的。

  為了讓高大全在這一次的競爭中失利,司馬光和趙清影沒少在背后下功夫。

  九成的人也都以為趙墨白這一次會勝券在握。

  但是最終,還是高大全輕松翻盤。

  整個過程,沒有看到高大全在特別努力的掙扎。

  他甚至都沒有故意去做什么,只是簡單的給大家講故事。

  但是高大全講的這些故事,卻十分的人深省。

  整個禮堂,有接近兩萬的學生深受震動。

  而在網絡上,高大全講課的錄播視頻更是被頂上了各大視頻網站的頁熱門,觀看次數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過百萬。

  這一切,都說明了高大全這一堂課的威力。

  在很多或明或暗勢力的引導下,高大全的這堂講課徹底爆了。

  很多人都表示,聽了高大全這堂課后,刷新了對科舉考試的認知。

  從前的讀書人,在很多人眼中都是天之驕子,人上之人。

  但是高大全揭開了他們不為人知的一面,讓世人第一次明白,這些讀書人為了科舉,能夠虛偽到什么地步。

  很多名人都表達了對高大全這堂課的看法,反對高大全的,自然是將高大全批判的一無是處。

  比如司馬光,他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就直說:“高大全是在胡言亂語,所有的故事都是他強行編造的,為黑而黑。”

  而官家也雷霆震怒,訓斥高大全不尊王化,抹黑朝廷的形象。

  不過相比他們,卻是高大全的人更多。

  司馬光跳出來反駁高大全,是因為他沒有辦法,他是朝廷的右相。

  但是和朝廷沒有關系的那些文人,就不會像司馬光這樣批判高大全了。

  相反,他們為了表達自己高潔的情操,差點把高大全以及夸到天上去。

  蘇仙第一個站出來做了高吹。

  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蘇仙親自撰文吹捧了一波高大全。

  “實話實話,高衙內第一本剛出爐時,我是看不起高衙內的,因為在我看來,完全沒有藝術性。”

  “后來高衙內又寫了,怎么說呢,在我看來,這是和一個級別的東西,不足以讓高衙內在文壇占有一席之地。”

  “不過改變了我的想法,因為,高衙內直接封神。我聊不動,只能嘆服。但是其實偏理論居多,對于文人而言,這并不是一本文采飛揚的書,反倒是更像一本科普性書籍。”

  “高衙內真正讓我刮目相看的,還是。雖然高衙內還沒有將做成紙質版的書籍,不過單單從高衙內在課堂上講述的這些故事,我就能夠看出高衙內在文學藝術上的積累。”

  “,是一本有趣的,這本描繪了很多形象鮮明的人群:得意或者失意的科場舉子;清廉或者貪腐的官場老手;逃婚的才女,納妾的鹽商;冒牌俠客,水貨隱士;找不到心上人的世家子弟,尋不著老父親的孝順兒郎;騙吃騙喝的書生,坑蒙拐騙的江湖游士。形形色色,各行各業的人都在人間行走,有諷刺,有眼淚,有寒意也有溫暖。每個時代都會有這么一段‘外史’,而高衙內用自己的筆,書寫了這個時代。他寫的不是,而是真實的社會。”

  “九州第一家,當之無愧,蘇某自認不如。今日斗膽預言一句,百年之后,必成神作,流芳千古,我期待上連載的文字版。”

  這一波吹的夠厲害。

  蘇仙是江南為數不多幾個人氣比高大全還要再高一些的文人,他一話,讓很多原本沒有關注高大全講課的人也紛紛去看了錄播視頻。

  看完之后,跪了一地。

  蘇仙是一個很典型的文人代表,這種清高孤傲的文人,不喜歡和中蘊藏的江湖習氣,他們喜歡曲高和寡,他們喜歡諷刺社會。

  總的來說,他們喜歡玩高大上的陽春白雪。

  ,滿足了他們的喜好。

  所以盡管蘇仙不想得罪司馬光,但是作為江南文壇的領軍人物,又自內心的喜歡,他還是站出來迫不及待的做了一波高吹。

  因為他想看到后面的故事。

  雖然在大禮堂內,高大全那堂課已經講的很長了,但是終究不能把一本書都給大家講完。

  高大全已經說了,他會在雜志上將中所有的內容進行公開連載。

  雜志,又做了一個免費的。

  可想而知,下一期的雜志,銷量會恐怖到什么地步。

  蘇仙之后,高大全的第一號迷妹蘇小妹,也接替自己哥哥吹捧了一波高大全。

  她沒有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文,而是接受了一個網站的采訪。

  在采訪中,蘇小妹毫不掩飾自己對高大全的崇拜。

  “真正的文學家應該是什么樣的?我想應該就是高衙內這樣的了。我從小長在我父兄身邊,他們都是很有文采的人,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低不下來。”

  “他們被文人的身份禁錮太深,所以到了最后,已經脫不下來這身衣服了。”

  “高衙內不一樣,他有很深的江湖習氣,所以他可以和蔣平這種本來臭名昭著的人肝膽相照,可以和被江南武林人人喊打的展昭稱兄道弟。”

  “可是他一樣有文人特有的孤傲清高,所以他誓不入官場,所以他屢屢頂撞權貴,所以他每一次幾乎都是對抗他極其強大的勢力。但是高衙內沒有一次屈服,他用他的文采,為自己聲。時至今日,高衙內的聲音,已經響徹九州。”

  “我哥哥的文采,大概是要比高衙內還要更好一些的。但是高大全能低的下來,為普通百姓吟詩唱詞,和江湖俠客稱兄道弟,這是我哥哥做不到的。”

  “我每每思及古人,孔圣周游天下,以稚子為師,不以為恥。可是后世的文人,卻都拼命的讓自己曲高和寡,脫離普通百姓,此行為在我看來大繆矣。從高衙內的身上,我才看到了古人之風,這才是真正要傳承的儒家文化。”

  要承認,這些話要不是從蘇出來,絕對能夠讓蘇粉和高粉撕逼一個月。

  但是沒辦法,誰讓蘇小妹是蘇仙的妹妹呢。

  噴誰也不能噴自己偶像的妹妹啊。

  所以蘇仙的粉絲,那叫一個憋屈。

  他們只能在心里為蘇仙默哀,你養的好妹妹,為了偶像就把你給賣了,他們心疼的厲害,卻又什么都不能做。

  而看到蘇仙的粉絲都“默認”了蘇小妹的話,其他人更會覺得蘇的有道理。

  所以高大全的聲望借此又上了一個臺階。

  看到蘇小妹這么露骨的表示自己對高大全的崇拜,李清照感覺到了危機感。

  本來李師師和張貞娘的存在就夠讓她郁悶的了,現在又蹦出來一個蘇小妹。

  而且蘇小妹的人設,還和她有幾分相似。

  張貞娘在高大全身邊的人設就是大管家賢內助,而李師師很顯然就負責替高大全和魔門之間牽線搭橋。

  本來李清照自認是高大全身邊唯一一個才女,能夠和高大全在思想上產生一些共鳴,在同層次可以進行一些愉悅的交流。

  可是,現在出現了一個蘇小妹。

  除了名氣沒自己大之外,好像其他方面都和自己差不多。

  這就很讓李清照不淡定了,得滅滅這個小妞的威風啊。

  真當姐這些年是白過的?

  所以李清照也很快就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為高大全加油助威。

  以李清照的水平,要夸一個人,絕對能夠夸的讓人心服口服,還讓別人看不出她是故意為了表現自己。

  “秉持公心,指摘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諧,婉而多諷。”

  “,通過對種種不和諧、悖于人情、逆于常理的荒謬現象的揭露,注入描寫人物的自吹自擂、大言不慚、自作聰明、弄巧成拙、欺世盜名、自命清高、自相矛盾等等。”

  “該書一個藝術特色是寫式和剪影式的人物形象。是一部主角不斷變換的長篇,或者說是一部由無數短篇交替而成的長篇,基本上不可能通過詳細描寫其一生經歷,以及在曲折的故事情節中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世界。所以,高衙內把重點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刺目的特征上,從而深入細致地表現一個相對靜止的人生相。”

  “這就如同從人物漫長的性格展史中截取一個片斷,再讓它在人們面前轉上一圈,把此時此地的‘這一個’,放大給人看。這是勾畫諷刺人物的一個很出色的手法,它使人物形象色彩明凈,情節流動迅,好像人物臉譜勾勒一成,這段故事便告結束,而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正是這些精工提煉的精彩情節。”

  “目前為止,九州所有的都做不到這一點,只有在這本書上,我看到了這種寫法。所以,這是一種創舉。不過想到這本書是高衙內寫出來的,我又不那么奇怪了。”

  “畢竟,衙內一直都在創造奇跡,不是嗎?”

  相比蘇小妹的直接了當,李清照就顯得相當婉約。

  先從作品入手,最后才不漏痕跡的捧了一下高大全。

  單單從行事風格上,也能夠看出來,不愧一個是豪放派代表的親妹妹,一個是婉約派的代言人。

  按理來說,蘇仙、蘇小妹、李清照,共同稱贊一個人,肯定會在江南引起軒然大波。

  不過事實上,他們并沒有翻起多少浪花。

  因為這一次,吹捧高大全最多的地方,并不是江南,而是其他大州,尤其是中州,稷下學宮的大本營。

  “初聽,仿佛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世界。第一次聽一本會入迷,第一次這么佩服一個比我年輕幾十歲的年輕人。當世圣人,當世圣諭啊。”

  如果不是得到了本人證實,天下人絕不相信這話是從范增口中說出來的。

  范增,霸王“亞父”,也是霸王的軍師。

  霸王從一個逃亡的滅國貴族,成為名動九州的一方豪雄,多賴范增籌謀。

  范增也是天下皆知的兵法大家,在兵家內部地位顯赫。

  這樣一個人,也成了高吹。

  這讓高大全的名氣加向其他大州傳播。

  “,絕對是一部世界性的文學名著。我想不到整個史上,還有什么能夠與這本媲美的?不愧是點燃了百家講壇五色的當世圣人,呂某拜服,真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親赴太學見一下高衙內,一了平生夙愿。”

  如果是不認識的人說這話,只會被認為是高大全的腦殘粉。

  但是說這話的人,叫呂不韋。

  他的身份,是大秦帝國左丞相,中州權勢第二人。

  同時,他還有一個身份,是雜家這一代的掌門人。

  相比范增,呂不韋的地位毫無疑問更加顯赫。

  在他們的帶動下,很多人或者迫于壓力,或者出于利益考量,也有一些人是真正喜歡。

  總之,天下吹高,高大全好像一夜之間,粉絲就遍布九州各地。

  這一次吹捧力度之廣,震撼到了很多人。8

飛翔鳥中文    武俠世界大明星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