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37 再出傳世華章——《師說》(二合一保底)

  137再出傳世華章——《師說》(二合一保底)

  137再出傳世華章——《師說》(二合一保底)

  八大博士同時動容。

  這是往死里撕啊。

  程顥寫一篇《學生說》,高大全就寫一篇《師說》。

  而且高大全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把程顥賴以成名的《學生說》貶斥的一文不值,甚至是反人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已經是和程顥結為了死敵。

  《學生說》,是程顥證道的作品。

  憑借《學生說》,程顥積累了巨大的名望,他絕不容許有人動搖他的根基。

  而且也不得不說,九州各學府的老師從《師說》中也確實得到了很大的利益,因為《學生說》的風靡九州,程顥的很多觀點,都成為了普世觀點。

  比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比如學生必須要無條件的服從師父的命令。

  這些反人類的規矩,讓世人潛移默化的接受了之后,程顥作為既得利益者,身后匯聚了驚人的能量。

  這么多年來,其實不乏有人反對程顥的《學生說》。

  但是面對大勢已成的程顥,這些人的反抗無疑是以卵擊石。

  畢竟,絕大多數九州老師,都是站在程顥這一邊的。

  而這些人的背后,是真正的桃李滿天下。

  現在,高大全又站出來貶斥程顥,無疑得罪了這一個龐大集體,讓很多人暗中為高大全捏了一把冷汗。

  程顥冷笑,如果高大全從別的方面攻擊他,他還真沒什么信心。

  但是從《學生說》上攻擊他,在他看來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一旦《學生說》出事,會有很多人都受到殃及。

  程顥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所以他勝券在握。

  “高大全,你年幼無知,不尊師長,這些我都不在乎,不過要在學術上挑釁我,你還沒有這個資格。”程顥下巴微抬,毫不掩飾自己的驕傲。

  在理學還未徹底成型的情況下,《學生說》已經是他前半生的集大成作,他不相信高大全一個乳臭未干的臭小子能翻了天。

  可是事實上,高大全的確有能量翻天。

  “我不是在學術上挑釁程博士,而是在道德上質疑程博士。《學生說》的存在,扼殺了很多青年學生的獨立性,強行將他們的人生捆綁到老師頭上,對這些學生而言,這是不公平的。”高大全義正言辭。

  很多太學生都心有同感。

  真當做學生的每個人都把自己老師當成親爹供奉?

  很多人其實也是很惡心自己老師的,偏偏在等級森嚴的規矩面前,他們根本不敢做出反抗。

  高大全無疑是替他們出了一口氣,單看他對程頤的態度,就讓人感覺這果然是一個特立獨行的男人。

  而現在,他又要挑釁《學生說》,他能夠撼動幾十年前世人默認的鐵則嗎?

  程顥是絕對不相信的,而且他自認在這件事上,占據了絕對的道德優勢。

  “高大全,你是在否認尊師重道這種價值觀嗎?”程顥給高大全扣了一個大帽子。

  高大全不傻,當然不會接。

  “程博士誤會了,尊師重道當然是要的,但是沒有必要上綱上線。我也承認一個好的老師能夠給學生的一生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但是做老師的,也要時常自省,并不是所有的老師,都值得被尊敬的。”

  程顥自是不理會高大全的強詞奪理,所以他大聲吩咐道:“筆墨紙硯準備,我們一起來看看,高大博士精心準備的《師說》。”

  他想讓高大全在眾目睽睽之下丟人,因為他確認,像《愛蓮說》那種級別的文章,是可遇不可求的。

  沒有人能夠在短時間之內連續做出傳世文章,真的深究起來的話,傳世華章比傳世的詩詞更加難得。

  可惜,他不知道,高大全是開掛的。

  等太學生將一切都準備好,高大全拿起筆,嘲諷的看了程顥一眼,邊開始一邊揮毫一邊吟誦道:

  《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至此處,高大全落筆,滿場寂靜無聲。

  程顥面色慘白,其余人則是不可置信。

  在場的人,除了蔣平和太學看門的兩個保衛外,其余的人都是有學問的。

  太學生,地位其實相當于地球上的研究生了,高大全這篇《師說》所表達的意思,他們一聽就能懂。

  正因為聽懂了,所以才震驚。

  單以文采而論,包括二程在內,任何人都要承認,《師說》絕對是要勝于《學生說》的。

  而文壇其實也是一個以實力論高低的地方,一個人的才華到了逆天的程度,是無論如何都掩蓋不住的。

  就如這篇《師說》。

  所有人都能夠明白,它定然會流傳九州,甚至進入各州的教材之內,名垂青史。

  程顥慌了,他感覺到了危機。

  這篇《師說》,毫無疑問是在給他挖墳。

  《師說》前兩句話,其實看表面意思,反而更像是在致敬《學生說》,強調老師的重要性。

  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就是: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決疑難問題的人。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疑惑卻不跟從老師學習,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終不能解決。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拜他為師。

  到這里,一切都沒有問題,程顥甚至已經認為高大全是在嘩眾取寵。

  可是隨后,《師說》的文風立刻一變,把《學生說》駁斥的體無完膚。

  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學習,把他當作老師,我學習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論地位顯貴還是地位低下,不論年長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這話看上去很正確,卻是大大觸犯了程顥的逆鱗,高大全想要表達的意思也昭然若揭。

  《學生說》中,明確表示了老師的年紀一定要比學生大,所以學生一定要把老師當成父親供奉。

  如果年齡小的人想要當年齡大的人的老師,那就是大逆不道。

  很多人也都接受了這個道理。

  可是現在,高大全站了出來,將這個道理駁斥的狗屁不通。

  這還不算什么,只是一個開胃菜。

  《師說》第二段,其實也是在強調老師的重要性,認為跟隨老師學習,才是走向圣賢的正道。

  從表面上看,這毫無問題。

  但是重點是《師說》的最后一段。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拉孔子的大旗扯虎皮,是高大全最愛干的事情。

  任何事情牽扯到了孔子,儒家的人就有理說不出。

  不過最讓程顥膈應的,還是最后一句話。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八大博士以及太學其他老師聽到這句話之后,都被氣得身體發抖。

  但是太學生們聽到這句話,一個個卻都激動莫名。

  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弟子強,聽聞道理有先有后,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僅此而已罷了。

  這代表著什么?

  這代表著高大全將老師從神壇上拉下來,從此和學生平起平坐。

  《師說》實際上并沒有貶斥老師的地位,反而不斷強調老師的重要性,這點即便是程顥也挑不出毛病。

  但是《師說》最大的問題就是,把所有人都捧到了和老師一樣的位置,任何人都能夠做老師。

  這是八大博士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他們甚至已經可以想象,這句話定然會風靡九州,被世人奉為至理名言。

  但是這對于他們來說,卻是滅頂之災。

  一旦世人真的接受了這句話,就不會再有他們倚老賣老的資格。

  程顥的《學生說》,其實是不公平的,他把老師天生放在了一個強勢的地位,即便學生再出色,也始終要居于老師之下。

  所以在儒家,始終是一群老家伙掌控局面。

  其實現在的稷下學宮也是一樣,真正的才俊之士,往往會跳出稷下學宮,在學宮外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

  因為在學宮內,很少會有他們出頭的機會。

  可是高大全不一樣。

  他的《師說》,直接表明,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弟子強。

  這句話,在很多行業其實都得到了印證,但是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說出來。

  高大全敢。

  而今日之后,九州勢必會掀起一個革命,那些尸位素餐的老師,從此將要被打下神壇。

  從今之后的文壇,真正的是強者為尊,誰強誰上,再沒有年齡之別、尊卑之分。

  這才是真正的公平。

  這才是年輕人真正想要的舞臺。

  李清照看向高大全的眼神,已經有了些許的崇拜。

  高大全這一篇《師說》,至少能把她的文壇地位提升半檔。

  而到了她這個級別,任何一丁點的提升,都已經能夠讓她欣喜若狂了。

  很多年輕的太學生也是。

  越是年輕人,就越容易自命不凡,而且不能否認,在年輕時候,確實是最為才華橫溢的時候。

  大器晚成的故事,大多數都集中在小說里。

  真正的天才,往往是從小都頭角崢嶸。

  而天才,怎么會甘心被別人所壓制?

  高大全給了他們一個放飛自己野心的理由,從此不用活在長輩的壓制下,可以自由的去爭取自己的地位。

  高大全這一次,其實真的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了,因為他自己現在也是老師,甚至還是博士,不過他認為很值。

  高大全的目標,從來都是更高的巔峰,他要的是和前方拉近差距。

  至于后面會不會有人追上來,開玩笑,當他的外掛是白開的。

  說是公平競爭,但是他從一開始就不是處在公平位置上。

  他只是把二程這種和他一樣享受特殊政策的老家伙拉到和其他人一個水平線,然后自己獨享外掛。

  這種感覺,很爽。

  看到八個博士鐵青的臉色,高大全的感覺就更爽了。

  “高大全,你大逆不道。”程顥的目光,現在簡直是要擇人而噬。

  他真沒有想到高大全會這么狠。

  在程顥的視角里,高大全為了拉他下水,已經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了。

  一想到自己一把年紀,還要和一群年輕人競爭,處于同樣的地位,程顥就想要抓狂。

  高大全攤手,絲毫不懼程顥的威脅,“程博士,高某所為,日后天下自有公論。我敢肯定,后世史書之上,我的形象一定比你正面。”

  程顥的目光變得陰晴不定,這點他也能夠想到。

  他的《學生說》,符合九州所有老師的利益,所有才會被人一直供奉。

  但是高大全這篇《師說》,卻站在了九州所有學生的立場上,而一百個人中,也只出一個老師,剩下九十九個都是學生。

  高大全,毫無疑問會取得比他更多的支持。

  這一次,他完敗了,還是被高大全踩著他的臉,踩了又踩。

  程顥回頭,看著身后這些太學生。

  平日里他十分看好的那些年輕人,現在都已經不敢和他對視。

  越是出色的年輕人,就越有野心啊。

  認識到大勢已去,程顥怒火中燒,仰天噴出一口老血。(未完待續。)

飛翔鳥中文    武俠世界大明星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