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不希望自己成為那樣的人 虛擬世界越來越精彩,就代表著孩子們對于自然越來越疏遠。
就像是外面雖然電閃雷鳴,卻沒有什么孩子祈禱大雨快快過去,好去操場上玩耍奔跑。
而是一個個在下課的時候,掏出自己的萬戶手機,開始玩了起來。
雖然萬戶針對員工的福利,并沒有發萬戶手機的計劃。
但是對于萬戶手機這個沒有在中國大陸正式發售的產品系列,萬戶商店里還是有賣的。
雖然并沒有打折,但是哪怕按照匯率來算,三百九十九美元,也僅僅只是一個小錢。
他們的工資雖然可能比不上灣區的IT精英們,但是他們的消費也比IT精英們小了很多。
在物價相差了數倍的情況下,他們可支配的收入,甚至比灣區的精英們還要好。
特別是現在萬戶已經開始更新住房,建設別墅群的情況下。
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情況,真的比外國人要好上不少。
并且,因為在萬戶總部,出差的關系比較多。
所以萬戶的員工們,對于國外也并不陌生。
正是因為不陌生,所以他們對于外國的印象才更為客觀。
不會無腦的認為美國就是天堂,也不會認為非洲就是地獄。
因為萬戶在美國有著許多業務,因此對于美國的消費水平和生活狀態也有著比較深層次的了解。
了解多了就發現,哪怕移民去美國生活,似乎也沒有在萬戶總部工作的生活條件好。
當然了,哪怕是要移民。
萬戶也不會攔著。
倒不是攔不住,而是因為哪怕移民了,到了美國還是會為萬戶工作,工資薪酬也不會提高多少,福利待遇又會削弱不少。
如果不在萬戶工作了,進入了其它公司。
也說不好最后的生活條件到底是會提升,還是會下降。
并且,在由白人主導的企業里,黃種人哪怕能力再強,能夠升職的空間也是有限的。
不過,話說回來,對于升職這種事情,絕大多數人其實也并不關心。
絕大多數人過日子的心態,都是那種得過且過的類型,也不是說他們沒有上進心。而是他們總是希望自己明天再上進。
而對于一個公司來說,越向上,位置肯定也就越有限。
因此,萬戶也不會鼓勵某一個員工說,你要努力工作才好升職。
而是對于那些有上進心的員工進行篩選和培訓,最終建立一個人才梯隊。
高藝圓望著身邊那些同齡人們。
對于這些同齡人,高藝圓的一個感覺就是幼稚。
這種幼稚并不是說他們的見識少,實際上他們的見識一點都不少。
但是,他們的行為做事方式,看起來總是有些幼稚。
高藝圓想了想,大概這是因為他們活的太無憂無慮緣故吧。
要知道,在原本那個學校,雖然那只是一個特別普通的學校,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很普通。
但是,正因為普通,所以他們才有各種各樣的煩惱。
正是因為有各種各樣的煩惱,所以他們才會在有所成長。
而這里的同學們,幾乎每個人都非常的無憂無慮。
因為,不光是他們,就算是他們的家長,一切的后勤和反倒都已經被萬戶解決了。
搜有人沒有眼前之憂也沒有后顧之憂,而在這樣一個平和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必然就會幼稚。
就像是高藝圓想起自己的父親蹭和自己說過的話,越是距離戰爭年代遙遠的和平年代,人們就是越會幼稚。
因為越是和平年代的人,就越不會有殘酷的經歷。
因此,他們會把一些小事兒,當成不能再大的事情。
就比如說,吃東西這件事情。
在戰爭年代,因為饑餓因為饑荒,只要能活下去什么都吃,甚至在中國古代的記錄里面,易子而食這樣的情況并不罕見。
而越是和平越是生產力富足,對于吃東西這件事情,人們的顧慮就越多。
例如有的人覺得,吃肉就是不對的,似乎只有吃植物才是對的。
甚至,就連喝牛奶都是一種罪過。
因為那些人認為,人類只要喝了牛奶,就會有小牛喝不到牛奶。
而哪怕所有人都開始食素了。
又會有人說,“你們憑什么認為植物沒有痛覺?你們難道不知道,當你們的刀切在馬鈴薯身上的時候,馬鈴薯正在尖叫么!”
高藝圓對于眼前自己的同學們,就有這樣的一種感覺。
他們對于許多事情的認知,和高藝圓基本上就處于兩個次元。
大概,她在這里沒有什么朋友,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至于自己需不需要朋友,她有時候認為自己也不需要什么朋友。
就像是自己的父親,好像也沒有什么朋友。
說起來,高橋也覺得自己沒有什么朋友。
他和自己的女兒一樣,對于自己有沒有朋友也不是很在意。
因為,朋友這種生物,是需要花費時間成本來維系感情的。
而高橋缺少的恰恰是時間。
雖然現在的高橋,年紀也并不大,算是在壯年。
但是高橋卻依舊市場會感覺到時間不夠用。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這種想法,或許在許多人看來是無病呻吟。
但是對于高橋來說,卻是一件事實。
甚至,高藝圓都不覺得自己搬到這里后,見到父親的機會比在原先那邊的時候多。
因為他的父親一直在忙,至于忙些什么,她也沒有去問。
她曾經在原先那個地方上學的時候,有個朋友的母親,就總覺得他父親明明沒有什么事情,就是不回家。
她的父親說自己在忙,她的母親也不信。
甚至,還懷疑自己的丈夫有了外遇,有了小三。
因此,隔三差五就去丈夫的父親鬧,一哭二鬧三上吊。
果然,花了不過區區兩個月的時間,就讓他的丈夫,完成了從就業到失業的全過程。
而當丈夫開始每天在家后,她有忽然開始嫌棄自己的丈夫沒有能力,不賺錢。
總之,似乎都是丈夫一直在錯。
高藝圓聽到朋友對自己說這些的時候,都有些覺得渾身發涼。
她慶幸自己的母親不是那樣的人,也不希望自己成為那樣的人。
(方向鍵翻頁,回車鍵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