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一章 制度鉗制

第四十一章制度鉗制  經過兩天的高強度練習,吉姆終于將這項技能像是記憶在了肌肉里一樣。現在只要他的手一觸碰到鼠標,就會下意識的去摩挲鼠標的滾輪。

  當然了,這種操作對于鼠標的要求也很高就是了,特別是中間滾輪的潤滑程度。

  所以,去哪里才能買到這么好用的鼠標呢?

  當然是萬戶最近推出的超級游戲王系列高端競技鼠標。

  這款鼠標不僅中間的滾輪覆蓋了一層橡膠,如絲般順滑,鼠標各處還有磨砂的半透明材質,可以朦朦朧朧的透露出里面由發光二極管提供的燈光。

  為什么這種能夠發出一千六百萬色的發光二極管,只有萬戶出品的鼠標和鍵盤上才會有。

  這就不得不提到技術的先發優勢了。

  許多對于專利法只了解一個皮毛的人會認為,如果一旦注冊了一個專利,那么這個專利的有效期只有二十年,就要在二十年內將所有的錢都賺完。

  雖然理論上確實如此,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根本不是這個模樣。

  因為技術從來都不是孤立靜止好不發展的,恰恰相反,技術正好是一刻不停一直進步的。

  就像萬戶最開始,擁有僅僅只是一個發光二極管的技術。

  說實話,那時候的發光二極管,應用的場景十分單一。

  似乎,也就只有給萬戶的游戲掌機充當背光的用處了。

  再不然的話,最多也就是讓霓虹招牌,都變成招牌而已。

  而在這之后呢?

  萬戶不僅讓原本就已經很小的模塊,變成更小的貼片式模塊。

  如此小型化的發光二極管,不用再像萬戶的游戲掌機一樣,在掌機的額頭伸出一個支架,才能照亮整個屏幕。

  而是僅僅只要布置在掌機屏幕的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就可以照亮整個屏幕。

  當然了,最早使用了整個技術的萬戶掌機,都擁有不同程度的漏光現象。

  畢竟,液晶屏幕就像是一張紙。紙難免不會完全平整,總會有一些微小的起伏。這些起伏可能肉眼看不到,但是被的強光一照,就非常的明顯了。

  不過,這個放在十幾年后,會被人說手機做工真差的裝配工藝的瑕疵,在這個年代卻幾乎沒有玩家在意。

  因為這對于他們來說,已經是十分驚艷的技術了。

  要知道,任天堂掌機的彩色屏幕,可還停留在無背光的年代。

  再加上任天堂掌機的屏幕通透度不高,在被陽光直射的情況下,基本上就看不清屏幕上的任何東西。

  而好不容易到了晚上,小朋友想要藏在被窩里偷偷玩上一會,還非常尷尬的需要手電筒的照明。

  這也是為什么任天堂的彩色掌機,相比于純粹黑白屏的游戲男孩,沒有那么成功的原因之一。

  因為技術所限,彩色的掌機對于使用的場景限制太大。

  而與此同時,萬戶的掌機,不光完成了彩色液晶,同時也研發成功了彩色液晶的背光。

  從顯示效果上來說,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

  除了可以做屏幕背光的貼片式燈,鼠標鍵盤上可以看到的可無極變幻色彩的,則又是萬戶的另外一個技術創新。

  這其中每一個技術的專利時間都是單獨計算的。

  也就是說,雖然再過十年,在所有萬戶注冊了的國家,都可以不經過萬戶的授權就開始制造了。

  但是,更加高端的貼片式和卻依舊需要萬戶的授權才行。

  也就是說,一家企業如果確定了在某個領域的先發優勢。

  它就可以利用這個先發優勢,一直的領先下去。

  而這套專利制度,當初又是哪個國家所提倡和建議的呢?

  是英國。

  是工業革命最早發生的國家。

  雖然名義上說是要保護專利開發者的積極性,實際上未嘗也不是為了保護英國的先發優勢。

  要知道,后發工業國家想要發展工業,都要經歷一個模仿和學習的過程。

  而模仿和學習,總比從零開始,從無開始要簡單許多。

  因此,為了保持優勢,英國只能設立專利法。讓那些后發的模仿者,哪怕能夠制造相同技術的產品,也不能在當時大英帝國自有和殖民的范圍內售賣。

  而后發的工業國家,像是法國、德國等,在經歷了前期的模仿學習后,等他們終于將技術實力拉到與英國齊平,甚至在某些領域還略有超出的時候。

  他們也開始舉起了專利的大旗。

  宣稱專利制度是為了保護技術研發人積極性的制度。

  再之后,除非是擁有巨多高素質人口,或者即擁有高素質人口,又不玩專利制度這一套的國家和地區。

  能夠通過種種辦法,將技術實力提升一個大臺階外。

  其余的那些只能遵守一流國家制定的制度,自己的研發實力又不足,無法突破一流國家企業所構筑的專利壁壘。

  所以,這些小國,或許國土面積很大,但是在技術方面優勢很小的小國。

  只能成為為一流發達國家提供原材料和消費力的經濟殖民地。

  如此一來,一流發達國家,甚至不用費神費力的派遣軍隊和人員實行真的殖民。

  只要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上進行限制,讓那些后發的國家,始終和自己保持著代差,就可以一直躺著賺錢。

  至于現實中的例子?

  南美那一票國家,正好都是例子。

  曾經曾是發達國家的阿根廷,沒有自己生產工業品的能力。

  幾乎所有的工業品都要從國外進口,一輛在中國可能售價不過兩百人民幣的自行車,在阿根廷就能價值兩百美金。

  而阿根廷自己擁有的產業,也僅僅只是畜牧業而已。

  連畜牧的深加工,都不一定是由本國的公司來完成。

  因此,阿根廷用短短數十年的時間,就華麗麗的完成了從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的蛻變。

  而這,僅僅只是南美洲的一個縮影。

  美國則一邊剪著羊毛,一邊站在制高點俯視著南美洲這個美國的后花園。

  說他們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已經出了大問題。

  高速文字風雨手機同步閱讀.43xs

  重要聲明:

廣告的站

飛翔鳥中文    日娛之游戲萬歲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