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任何物質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許兩個看似并未有任何交集的事物,卻會產生一些奇妙的交際。
當尼克開始著手萬戶北美自己的物流系統的可行性調研的時候,美國華爾街的暑假公司,對于萬戶北美以及萬戶北美的總公司,萬戶株式會社也進行了一番調查。
雖然萬戶并不是上市企業,看起來似乎也沒有在納斯達克敲鐘的打算。而且現在現金狀態良好的萬戶,似乎也沒有接受投資的意思。但是各大調查公司,對于萬戶的評級工作依舊還在進行。
經過了長達半年左右的調查,萬戶北美取得的A級的信用評分,而萬戶株式會社本體則獲得了A級的評分。如果萬戶是一家上市企業,如此高的評分對于股價的上漲絕對是一個大利好,不過萬戶只是一個私人企業。一個名義上由裴其中和高橋各擁有一半股份的企業。
像是尼克這種高級雇員,雖然也有所謂的“股份”,但這所謂的股份,實際上是虛擬股份。
這種股份除了分紅和認可工作狀態外,就再也沒有別的作用了。
不過,如此高的信用評級,對于萬戶也不能說完全無用。最直觀的變化就是萬戶從銀行貸款變的更容易了。
雖然變賣了動靜幾乎所有房產的萬戶,此刻并不缺乏現金。但是低息貸款,放在任何一個企業來說,不貸都是極大的浪費。
浪費固然可恥,有便宜不占也很王八蛋,所以萬戶北美從銀行貸了一大筆款子。
當然,雖然貸的錢不少,但是還都在萬戶北美的償還范圍之內。千萬不要高估美國華爾街那些金融資本家的節操。
他們就像是一頭又一頭吸血鬼,美國的實體經濟,已經在他們的虹吸下,一點點顯露出了疲態來。
實體經濟的衰落,就會導致工廠大量停工。工廠大量停工,就會導致大量工人失業。而哪怕就是沒有失業的工人,收入也會急劇的降低。
如果不是美國在現在蘇聯解體后,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可以讓自己的武力遍布世界的國家。
可以用暴力才維持他們的金融霸權,維持美元的貨幣穩定。并且找到了石油作為錨點。通過強制的石油美元結算機制,捆綁了全世界的經濟。將自己經濟體的病痛,轉移到其它國家去。
這個過程沒進行多久,原先所謂的發達國家,那一眾拉美發達國家,就紛紛倒車變成了發展中國家。
唯一逆世界潮流而動的,大概也只有擁有強大掌控控制力的中國。
金融資本家也許有好人,但是金融資本卻是逐利而動,沒有感情的。如果一個金融資本家因為自己的感情逆勢而動,他不會成功,他只會被資本拋棄。
大量涌入的亞洲廉價工業品,暫時緩解了美國人民對于生活水平降低的恐慌。
然而,渴望利潤的金融資本,就像是一頭饕餮巨獸,恨不得將所有東西都吃下去。
他們給萬戶的高信用等級評級,其實就是一個美味的餌。
一旦萬戶吃下去了,他們就有可能用各種隱晦的手段,讓萬戶還不上這些貸款,最后只能選擇債轉股。
如果對于金融資本沒有一定的警惕性,很容易就被這樣一點點蠶食殆盡。在金融資本手中的股份擁有控制權的時候,就會推翻原先的管理層。通過諸如殺雞取卵的方式,獲得短期內的高額利潤。
雅達利大崩潰,或者是雅達利大沖擊,對于電子游戲行業永遠是一個警示。
雅達利大崩潰的表層原因是雅達利制作和發行了大量的垃圾游戲,用這些垃圾游戲欺騙了玩家,玩家們用腳投票選擇讓雅達利去死。
然而,萬戶北美在尼克的主導下,進行了更深入的調查。卻發現雅達利從一家還算健康的企業,變為不健康的企業,是從環球收購雅達利開始。
在收購之前,環球表示將保持原先雅達利所有的運行機制不變,不干涉具體運營。然而在收購回來之后,過了僅僅半年時間,這一切就都變了。
原先在合同上許諾的事情,全部變成廢紙一張。
雅達利2600這臺主機在發布三年后,性能就已經開始落后時代,應該進行換代升級了。然而,環球空間的決策人,卻繼續“大力推廣”這臺已經過時的游戲機,并且在上面密集的發售渣作。
之所以這么做,對于環球的決策人來說也無可厚非。他們對于電子游戲可沒有什么情懷,電子游戲只是他們牟利的一個工具。
壓榨干凈最后一分利潤,才是他們的追求。
尼克在調查過程中甚至發現,環球根本不認為電子游戲能夠成為一個新的行業,一直火下去。
他們認為電子游戲之所以現在火遍北美,更像是一個巨大的騙局。就像是曾經那風靡一時的“石頭寵物”一樣。
若說環球收購雅達利賠了么?沒有。
雅達利的創始人賠了么?沒有。
賠的人是誰,是那些真心實意喜歡電子游戲,并為電子游戲掏出真金白銀的玩家們。
雅達利崩潰后,美國的電子游戲市場,就像是一桌飯吃完后杯盤狼藉的樣子。
直到任天堂進入美國市場,才將美國的電子游戲市場重新搞活。
而任天堂的特質是什么呢?
任天堂就是一個山內溥的一言堂,一個由山內溥執掌的獨立王國。
那些金融資本家,并不能太過直接的干預任天堂的經營。
任天堂也不像是當初雅達利那樣,極度缺乏拓張的資本。
要知道,在當年雅達利也是一個傳奇。一個創始資金五百美元,一年后銷售額就能膨脹到五百萬美元的公司。
一個急速擴張的公司,缺乏足夠的資本支持其擴張,其擴張的速度因為缺錢而放緩。而競爭對手卻不會等待他們資金充裕了,再與他們爭奪市場。
因此,雅達利被收購,在事后看起來是一個錯誤的選擇。但是當當時卻只有這一個選擇。
是選擇資本注入,繼續擴張,戰勝對手。
還是選擇規模不夠,被擠出市場。
這根本就沒得選擇。
幸運的是,萬戶有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