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這個殺手不太冷》!
第836章、《這個殺手不太冷》!
網絡上,看直播的日本網友,也都吵翻天了。
“啊!居然是他!”
“嗦嘎!我猜得沒錯,早就想到了,可一直不敢相信!”
“天才!真是個天才!”
“其實應該想到的,《千與千尋》和目前大部分的日式動漫都不一樣,是那種溫暖而又純粹的故事,有文藝片的魂,有商業片的骨,和如今主流的那些動輒一言不合就開打的熱血動漫完全不一樣,我想現如今的日本動漫導演,是很難割舍掉市場,而去做這樣前進未知的作品的。”
“我真是太小看他了!”
“李志凡,果不其然!世界級的導演,拍什么作品都讓人難以企及!”
“相比之下,我覺得《瘋狂動物城》也是非常不錯的電影。”
“沒想到日本動漫影史…不,是日本電影的影史票房第一,被一個中國人拿下來!”
“你們似乎忽略了《阿凡達》,票房也是很高的,之前拿到了年度冠軍,不過這么快就被《千與千尋》給超越了。”
“這么說來,今年的年度冠軍和亞軍,很有可能都是李志凡了?”
“天哪,日本電影就這樣被碾壓了嗎?”
“日本的導演們呢?快出來拍個電影超過李志凡呀!”
“你們看臺下那些導演們,一副很崇拜的樣子,完全不緊張。”
“他們沒有感到危機感吧!”
“那不是中田椮灰嗎?他都哭了!”
“是懊惱的淚水吧!”
“不,應該是感動的淚水!”
“啊!別人得獎,他感動什么?”
頒獎禮現場。
李志凡領完第一個獎,就回到了座位上。
后面陸續還有其他的獎杯,李志凡就不親自上去領了,都是由卜吉島的人幫忙代領,這也是想給他們一個露臉的機會,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認識更多業內人士,方便后續的合作展開。
就在李志凡坐著欣賞臺上藝人串場表演的時候,幾個身著黑西裝的男子走了過來,朝著李志凡齊刷刷的一鞠躬,開門見山:“空幫哇!李桑!”
“哦?你們好!你們是?”
李志凡站起身,和這幾個握手詢問道。
“我們是映像國際振興協會的,今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籌備委員會的!”
為首一人說道:“我們來找您,是想請您擔任本屆東京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評委會主席,并且在頒獎禮上,頒出最后的櫻花大獎!”
“哦!”
李志凡明白了意思,“為什么找我啊?而且擔任主席,這合適嗎?”
“當然,您是第四位擔任主席的華人,對我們來說是一份榮譽加持,也是非常榮幸之至的事情!”
對方很坦誠,“我叫更吉太郎,我們會向您發邀請函的,您如果同意,直接恢復我們的郵件即可,我們會為您準備一切,您的郵箱能夠給我嗎?”
跟日本人談事情,李志凡還是不太習慣,這一點兒寒暄都沒有,上來就直接把所有事兒都說了,拿到郵箱直接就告辭了,從頭到尾沒有一句多余的話。
“李導,您要擔任主席了?”
一旁的秋天一等人走,就迫不及待的問道,那高興的表情,還以為是他被邀請了似得。
“嗯!”
李志凡輕描淡寫的點點頭,“好啦,沒什么大驚小怪的。”
“果然是李導,經歷過大風大浪!”
秋天豎起大拇指,“李導果然是我們晚生后輩學習的楷模。”
“呃…”
李志凡一愣,苦笑搖頭,他才剛過三十歲沒兩年,怎么感覺就成老前輩了?
他還年輕啊!
還想做小鮮肉啊!
可惜,青春一去不復返!
從日本回來,李志凡潛心開始了下一部電影的籌備工作——《這個殺手不太冷》。
這部電影算是一部極具文藝范兒的犯罪動作片,也是李志凡準備拿來沖奧的電影,待他摘下小金人,就能掌握更多的話語權,在好萊塢的人氣和地位也能更高一些。
沖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然,這是對大多數人來說。
對于李志凡,沖奧不能說很簡單吧,可他畢竟有金手指在,有著很多的儲備條件。
雖然在另一個世界里,《這個殺手不太冷》連奧斯卡一項提名都沒有,又是法國電影,甚至被認為是壓根沒有送選,此外這部電影問世之后,拿了很多提名,卻一項中獎都沒有。
當然,《殺手》沒有獲得大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連國際三大電影節都沒有去參加,且在當時的美國上映后,票房并不高,只有不到兩千萬美金,可謂是撲的一敗涂地。
在這種沒有另一個世界的數據和成功記錄打基礎的情況下,李志凡依然拿來拍攝,也算是一種挑戰。
此外,也是他摸索到了奧斯卡近些年的風向,像《阿凡達》這種大片,問鼎男主角基本沒戲,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還有可能提名,但能不能拿獎,那真得是看評審老爺們的口味了。
所以這一次出新作,賭的成分和運氣,要大一些。
為了更符合人物,李志凡對劇本做了一些修改。
男主人公的名字,依然是Leon,只不過中文翻譯變成了李昂。
而且在電影中,也會有多處中文“李昂”兩字的展露。
李昂是華裔,但背井離鄉漂泊海外,又是頂尖職業殺手,一直獨身住在紐約中國城。
一天,12歲的鄰居女孩瑪蒂達從外歸家,看到家人被謀殺,機靈的敲響了領居李昂的房門,暫避殺身之禍。
瑪蒂達被李昂收養后,瑪蒂達開始教他學習英文,甚至當起了他的管家。
李昂則教她殺手的技能,兩人漸漸生起似父女又似戀人的復雜情愫。
后面的故事,依然是復仇的戲碼,也免不了反復波折,但最后的結局并不幸福,男主角李昂和瑪蒂達的仇人同歸于盡,指向瑪蒂達和李昂養的一株盆栽。
在細節方面的更改中,當然是要符合時代性,畢竟這是一部94年的電影,原劇很多地方都很老舊,最基礎就是家里的設備,且作為殺手,李志凡當然要設計更為簡潔和有力的生活環境。
比如整個家里客廳就只有一張桌子,幾把椅子,但是裝修格調卻不顯一貧如洗,所以他打算弄一間充滿北歐工業風格的屋子。
起初拿出這個劇本的時候,周圍看過的人都不覺得特別優秀,甚至有禁忌的成分在里面。
然而在這個時代,這已經不是什么黑點,況且劇中也沒有寫什么特別的東西,有感情也是小女主的一廂情愿,男主作為殺手,就是一塊兒冰冷的石頭,直到后來被融化,還沒發展什么,就死了。
《這個殺手不太冷》的正式版本是110分鐘,但另有一133分鐘的版本。
該加長版本正式名稱為“國際版”,不過只在日本上映。
為什么只在日本上映?或許跟增加的劇情,以及故事有很大關聯。
多出來的23分鐘片段里,主要在中間增加了李昂和瑪蒂達相處,尤其是偏向男女感情描寫的片段,而在正式版本里,這些描寫特別特別少,墨非常之少。
包括瑪蒂達向李昂表示想成為他的戀人,而李昂拒絕她的對話、兩人同床共眠的鏡頭、李昂提到因自己失去舊情人而成為殺手的談話、與一些她跟著他觀摩殺人技巧的鏡頭。
最重要的,是其中有一段床戲!!
不要想歪,并不是什么赤身肉搏戰,而只不過是瑪蒂達邀請李昂在床上休息,此前李昂從來不在床上睡覺的,但這次同意了,并且讓瑪蒂達枕著自己的胳膊一起睡了一夜。
其實這一段場景,在李昂的轉變過程中也很重要,只是因為一些禁忌話題,最后刪除了。
此外,還有倆人去旅館登記時,瑪蒂達謊稱自己18歲,李昂將信將疑;李昂帶著瑪蒂達去見東尼,宣布她是他的搭檔;李昂和瑪蒂達初次一起行動,瑪蒂達看到桌上的毒品,一把火燒光。
瑪蒂達查到兇手的姓名和地址,要雇里李殺他,李昂表示厭倦了瑪蒂達的游戲,不想再跟她有牽扯,瑪蒂達于是在左輪手槍中裝進三發子彈,和李昂玩俄羅斯輪盤賭。
他們在一家餐廳慶祝第一次的合作行動成功,瑪蒂達想吻李昂,李昂則堅持不要,瑪蒂達喝掉一整杯酒,歇斯底里地一直笑,搞得李昂很尷尬。
還有某次的襲擊行動被失敗,李昂把手榴彈丟進房間去炸人,他指著手上的插鞘,說這是拉環游戲,片末,他用同一招解決了仇家。
以及某次李昂要去殺人,不讓瑪蒂達跟著,這里有一段重要對話,對于李昂和瑪蒂達的實際年齡和心理年齡逆差的理解相當重要。
國際版的思想性和可觀賞性,都強過110分鐘的版本。
但是李志凡并不準備把這些拍出來,一些東西,還是留下一些懸念和遺憾為好。
其實這些多出來的劇情,代表了原導演個人的一些思想因素。
不過這些思想并不活躍在李志凡的思維里,在他的角度看來,這些取掉也是可以的,甚至還會更好。
這就像是一副中國水墨畫,講究的就是留白,留出給人瞎想的空間。
而歐洲的畫作就不一樣了,尤其是法國的油畫,每一處都要涂的慢慢的,天空也要涂成金黃色,要不就是湛藍中飄著幾朵白云,絕對不在規定的畫布上,留下一絲空隙。
作為中國人,李志凡從骨子里還是喜歡那種“話不說透,但是懂得人都會懂”的感覺。
前期籌備工作很多,最重要的就是選景。
整個選景工作都會放在紐約中國城的唐人街,而在當地有專業的電影協作公司,就是接待來此選景的中國劇組。
威廉娛樂本身是不需要用協作公司的,但李志凡還是用了,畢竟強龍不壓地頭蛇,況且這些協作公司都是中國人開的,有他們幫忙,對李志凡以及華裔工作團隊來說,有很大好處。
選景之外,就是選角了。
劇中人物并不是很多,這部電影也是小成本之作,算不上什么大手筆。
不過小女孩這個角色很難選,雖然歐美小女孩都很可愛,但是李志凡想要打破一些習慣,所以從一開始,他就瞄上了混血兒。
要混血,自然是中西方混血,無論父母哪一方是中國人,小孩都會非常漂亮的。
當然,這里還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黃種人和白人混血。
娶了中國姑娘的美國小伙子很多,李志凡最開始就是從這方面入手。
但說實話,一路看下來,發現老外的審美和中國人的審美差距還是挺大的,這些嫁過來的中國姑娘們,顏值上并不是很出彩,雖然孩子也有很多好看的,但大體上多數都是男孩子,女孩子也不知道被藏到哪兒去了,反正李志凡看了很多照片,都沒選出合適的人選。
索性李志凡直接放下了選擇女主角的工作,先從其他配角開始進行選拔。
聽說李志凡要選角,基本上大半個好萊塢的明星都來了。
而且他們開的價格都非常低,完全沒有之前拍《阿凡達》時候那種架勢,甚至一些已經成名的演員,都來試鏡,希望獲得一個角色。
在美國拍電影,有一條是必須的——演員中一定要有黑人,而且必須演正派。
這一條就卡死了很多電影導演,從一開始創作的時候,就要先考慮好這些角色的安排。
但是李志凡不走這條路,他打算打破這條規則。
電影中,他大量的選用了外裔演員。
聽說李志凡要選角,基本上大半個好萊塢的明星都來了。
而且他們開的價格都非常低,完全沒有之前拍《阿凡達》時候那種架勢,甚至一些已經成名的演員,都來試鏡,希望獲得一個角色。
在美國拍電影,有一條是必須的——演員中一定要有黑人,而且必須演正派。
這一條就卡死了很多電影導演,從一開始創作的時候,就要先考慮好這些角色的安排。
但是李志凡不走這條路,他打算打破這條規則。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