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按"CRTLD"將""加入收藏夾!
←→下一頁 這一次《湄公河行動》上映,劇組并沒有大規模的到進行全國宣傳,只是重點去了四、五個超一線城市。
而那些參與電影制作的國字頭部門,也沒有一個對外表態或發言的。
甚至連媒體對這部電影,都是正面的報道,就算大家知道這部電影只拍了一個半月,也不敢多嗶嗶半句質疑的話。
可以說,這是一次低調的上映!
但是如果了解背后的運作,行動大的驚人。
首先是排片。
7月1日這天,全國所有公立院線,只排了《湄公河行動》這一部電影,包括中影旗下的商業院線也是如此。
而那些私人院線也很給面子,基本都是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高排片。
但是,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些腦袋不會轉彎的人。
王鏗是中國第四代導演之一,也是華語影史能排的進前十的導演,如此大腕,不僅執導電影,還執導過多次春晚,甚至92年華夏第一次舉辦奧運會,開幕式就是他執導的。
那一年,王鏗的第四部電影在全球多個重要電影節斬獲大獎,王鏗這個名字不僅讓全世界電影愛好者熟知,也一舉成為華夏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
回國后,奧運組委會找到王鏗,臨時將開幕式和閉幕式導演,都換成了王鏗。
至此之后,王鏗名氣再度飛漲,圈內曾有一段時間,只要說“王導”,就是指王鏗,說王導的戲,即使劇本還沒寫出來,都會有無數人期待。
只是自05年以來,王鏗走入了兩個極端,每三年拍兩部戲,一部和好萊塢聯手的特效商業大片,一部“考究人性、哲理、思想、社會病態”等等的文藝片,如此循環,還被他自己稱為三年計劃。
王鏗的路線沒錯,一邊撈錢,一邊撈名。
只可惜他也不知道倒了什么霉運,或許是人生前一半把運氣都消耗完了,自從第一個三年計劃以來,每一部都成為了口碑上的爛片,商業片好歹票房上能爭口氣,但文藝片的票房幾乎是部部撲街。
今年,王鏗的新一部文藝片又要上映了,原本是7月1日,但因為《湄公河行動》的原因,臨時調檔,改成了7月2日。
有了多次前車之鑒,全國院線都不敢給他太高的排片,尤其是私人院線,沒人會跟錢過不去,但也沒人會賠錢幫別人賺吆喝。
于是,還沒上映,王鏗就氣急敗壞起來。
距離電影上映還有一個星期的時候,王鏗發了篇快博,怒斥了一干院線。
“想當年,院線還控制在國家手里,我的電影部部大賣,累計票房華語影史第一。后來私人院線開始成長,為了響應國家號召,作為華夏電影人協會主席的我,首先將自己的作品,降低分成和這些院線開始合作,說句不好聽的,在轉型市場經濟的時代,我奉獻了自己,功不可沒。
這些年,我老了!
但是我的心沒有老,我依然在努力的拿出自己心目中最好的作品,雖然之前有幾部電影不受市場歡迎,雖然我失敗過,可我從未放棄過。
今年七月,我的新片《沒有哭喊》就要上映了,但是在全國各大院線得到的排片,讓我非常心寒,每次都是這般,商業片你們就給高排片,文藝片你們就給這么低?
只重視商業片帶來的金錢,而忘卻電影本身的意義,這般下去,華語電影何時才能起飛?
飛騰院線,《沒有哭喊》在全國很多院線排片平均值為20以上,上述那些院線最少的也超過了10,但在貴公司的排片率,卻僅為7.6。
馬董事長,我與您素昧平生,如果要說唯一的過節,可能是這次《沒有哭喊》的發行方,曾經和您有過商業上的矛盾,這可真是城門失火,殃及魚池啊…
馬董事長,您是有大格局大視野的人,7.6的排片展示了您和貴公司7.6的胸襟,如此一來,也直接反映出您和貴公司在對待電影這門藝術上的小格局和小胸懷。這倒不如直接給予《沒有哭喊》零排片,小僧何必登您的大廟呢?
在此,我也敬告全國衣食父母,想看《沒有哭喊》最后一面,還是去其他院線吧!”
洋洋灑灑幾千字,王鏗一頓痛訴了幾大院線,其中罵的最狠的,用字最多的,就是這家飛騰院線。
一時間,網上看熱鬧的人蜂擁至王鏗的快博,爭相閱讀這篇大作。
網友的熱議聲,也沸沸揚揚。
“7.6?這也太低了吧?”
“是啊,好歹是王鏗,上映首日就給這么低的排片?面子都不給啊!”
“抵制飛騰!憑什么給這么低?”
“人家覺得不賺錢,憑什么給高排片?”
“把你們慣得,人家私人院線,愛給多少給多少。”
“我覺得王鏗說的有道理,商業片就給高排片,文藝片就給這么低?商人就是商人,毀壞了電影這門藝術!”
“走,到飛騰和馬飛的官博下鬧騰去!”
“我覺得7.6都算高的了,看看王鏗這些年拍的電影,商業片口碑差就不說了,大制作大明星加盟,票房高點反正不賠,可他那些文藝片呢?一開始那幾部BUG太多也就算了,這些年不改正自己錯誤,反而變本加厲,請一堆沒演技的小鮮肉來演,故事還是說不圓滿,硬傷累累,不撲才怪!”
“是啊,看看人家廖導,良心啊!數年磨一劍,十年等他一部電影都值!”
“還別說,這王鏗就是掉進了錢眼兒,還喊著理想,結果每一處!”
“就是,這些院線給他一些排片就很不錯了,他還唧唧歪歪!”
“但是7.6也太低了吧?”
“你們看七月的排片,除了7月1日上映的全都是科教類、政教類電影外,2號開始上映的新片,都是怪獸,甚至還有六月底上映,票房一直不錯的,王鏗這7.6,其實不低了。”
“不過看看《湄公河行動》,你們就知道王鏗的淚了。”
“也是,這湄公河咋這么高的排片?尤其是七一這天,好多院線都是100,不會寫錯了吧?”
“誰知道。”
“這次李志凡是牛逼大發了…”
王鏗罵街事件沸沸揚揚的鬧騰了三個小時之后,飛騰院線終于有人出來說話了。
而且是董事長馬飛親自發博,他的回應只有幾句話:
“王導,您也忒酸了吧?這話說的陰陽怪氣,還想讓我們給您加排片?還煽動網友攻擊我們,要不要我告訴大家,金玫瑰院線本來給《湄公河行動》的排片是31,結果硬生生被您搶走20?《海底世界》這部引進片本來也是要7月2日上映的,為了給您的電影讓路,硬是挪到了九月份?搞的我們院線都得延遲上映?”
幾句問話,瞬間更加煽動了網友的情緒。
“什么?《海底世界》延期原來是這個原因?我還以為是因為《湄公河行動》呢!”
“我原來也是這么想的,這王鏗夠可以啊!憑什么讓別的片延期給他讓路?”
“呵呵噠,這下好看了,看他王鏗怎么回擊!”
“我去,偷走了《湄公河行動》41的排片?這王鏗和金玫瑰都太狠了吧!”
“金玫瑰本身就是華藝旗下的院線,王鏗新片又是華藝發行,華藝和飛騰有矛盾,這是圈里皆知的新聞了。”
“mmp!王鏗太無恥了!”
這場鬧劇一開始并不關李志凡什么事兒,但是突然知道這么一個消息,不光是李志凡,時線上下都蒙圈了。
什么?知道《湄公河行動》是誰投資的不?
居然連我們的排片都敢搶?
第一時間,公司影視部門開始聯系上頭,中影、廣電、中宣…甚至電話都打到了公安部!
時線官博和電影官博沒有出來說話,李志凡個人快博下面一片吵吵,他也沒有出來說一句,就等著上面發話。
畢竟這部電影不簡單,上面高層萬一有其他想法,搞錯了可不好辦。
不過金玫瑰院線方面第一個坐不住了,官博直接回應:“馬董事長所說子虛烏有,片方依然會給《湄公河行動》百分之三十的排片,沒有什么挪給其他電影排片的存在。”
就這么一句話,可是并不能阻止網友們的鍵盤攻擊。
更何況還有《海底世界》延后上映的事兒,在網友們心里,《海底世界》可比《湄公河行動》重要的多。
“李導!”
一個助理跑進了辦公室,“中宣部發話了,讓我們靜觀其變,其余的他們溝通。”
“好的!”
李志凡比了個OK的手勢,繼續瀏覽著網上的動態,觀察著各方的態度。
如今他已不會像從前那樣冒失,也不會現在跳出來,給飛騰院線方面當槍當隊友,不過旁觀的感覺還是挺爽的,有種幕后運籌帷幄的趕腳。
時隔一個小時后,王鏗終于接招,再次更博。
上一篇那洋洋灑灑的幾千字,一看就是琢磨了很久寫出來的。
但是這一次顯然寫的比較著急,而且最重要是,他的語氣一下子就軟了:
“哎呦呦,馬董事長,您的幾個問題,問的太好了,我只是制作方,發行運營方面,我從不插手,因為我信任我的伙伴。您不看好我們這部電影,您因為一些客觀因素對我們這部電影產生不悅,才導致在飛騰排片低,這么一說我便心悅誠服,我覺得咱們兩方現在都應該消消氣,我一直都關注您,您創業到上市到現在的歷史,我一直都認真學習,還希望我們雙方能化干戈為玉帛,將來說不定有機會合作,您說呢?”
此博一發。
下面網友一陣怒噴:
“靠,等了半天,就等來一篇投降書啊?”
“慫了?服軟了?不是吧?”
“哈哈哈,原來這就是王鏗導演的胸襟和格局啊!”
“唉,那些罵飛騰的,現在怎么不蹦跶了?”
“是啊,也不見出來了?”
“這么沒有誠意,《海底世界》怎么回事兒?《湄公河行動》怎么回事兒?”
“華夏電影就是讓王鏗這種人攪和了,論資排輩,自視甚高,拿以前的成績吃一輩子,打壓新人,要不然發展不一定比好萊塢差!”
“就是,今天可算是見著了,原來這幫老一輩導演都是這么回事兒。”
“古時候說死了,表子無情,戲子無義,這王鏗就是一戲子。”
“我去,戲子招你惹你了?”
“得嘞,一堆真正的藝術家被您打成戲子了?真夠可以!”
網友們吵吵著,馬飛那邊也有動靜了,不過這次他只發了兩個字:“已閱!”
哦,還有一標點符號。
這下網友們笑噴了,怎么感覺跟大臣和皇帝似得,王鏗又是噴又是矯情又是低頭認慫,搞半天人家飛騰那邊根本不當回事兒?
傍晚,李志凡這邊才得到了所有參與電影的領導部門的指示。
總結起來就是:靜觀其變,以不變應萬變,不要在這個時候和那些不值一提的事兒糾纏。
看來王鏗這個華夏娛樂圈最有影響力的導演沒白混這些年,就是《湄公河行動》這樣的電影,也沒辦法讓他直接受到什么損失,反而因為這次快博事件,把《沒有哭喊》這部電影炒作了一番,本來不知道的人都知道了,如此一來,肯定會有更多人奔著這個事件,去看看電影的。
“王鏗不愧是娛樂圈老人,這一手炒作,真是…雖然臟,但夠可以啊!”
辦公室里,趙奕鐸嘖嘖的說道。
“呵呵,這種自黑的方式炒作,還真是現在網絡運營的常用方式!”
劉澤心也說,“你看那些明星們,很多丑聞都是自己炒作出來的,因為好新聞沒人看啊?就算是咱們,十件好新聞都敵不過人家一件丑聞,現在快博頭條前十的話題,有三個都是說王鏗這事兒的。”
他倆說完,室內安靜了一會兒,李志凡才笑道:“別管了,打鐵還需自身硬,電影的好壞,還是交給觀眾們去評價吧,口碑才是檢驗一部作品的最好方式,而不是一時的炒作和票房。”
站長推薦:
上一頁←→下一頁更新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