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觀眾。
“真的!真是李志凡唱的!”
“我的天吶,他…不會是去泰國了吧?”
“女生也唱不成這樣啊!”
“服,大寫的服!老太太過馬路我都不扶,就服你!”
“剛才誰說假唱來著?”
“呵呵,這回打臉了吧?那些說假唱的呢?”
“李志凡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歌手的可能性有多少!”
“我覺得這才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音樂,而且是能沖向世界的音樂!”
“對!那個韓國歌手呢?大家一起抵制他!我們只要自己的音樂!”
“聽聽后邊其他歌手吧,要是真有實力,我們也不怕輸!”
回到后臺休息大廳。
李志凡一進門,袁樹就上來拉著他詢問:“真是裴心源老先生教你的?”
“是啊!”
李志凡笑笑,“也是托了胡磊老師的關系,裴老先生才愿意教我!”
“不可能吧?”
袁樹狐疑道,“他怎么可能愿意教你?他十二年前收了最后一個關門弟子,就不在收徒教人了,怎么可能對你格外開恩?”
“我跟他談的唄!”
李志凡打了個哈哈說,“一會兒下來咱再說吧,林老師要唱了!”
袁樹還想多問幾句,但林玟莎的競演已經開始了,這讓他放棄了提問。
林玟莎這次接受了李志凡的建議,拉來了一支交響樂隊。
不僅有樂隊,還有指揮、有合唱伴唱、又各樂器的首席,還有鋼琴師。
一般的交響樂是沒有鋼琴的,雖然樂隊有首席鋼琴這個配置,但曲譜上沒有鋼琴的聲部,這是因為交響樂都是管弦樂器,而鋼琴不屬于管弦樂器。
在非一般的情況下,鋼琴在有特殊需要的情況下才會使用,并且是處在不顯眼的位置。
而今天的舞臺上,鋼琴就扮演了一個默默無聞的角色。
李志凡注意到,鋼琴師全程只抬了五次手,就是前奏、間奏、尾奏的時候補充幾個音,鋪墊一下音域,和諧一下飽滿度。
果然如李志凡所說,林玟莎的聲音配上管弦樂,猶如渾然天成。
而且林玟莎改編的是10年全運會的主題曲,也是當年的熱門歌曲,勵志激揚,沉穩大氣,陽春白雪的同時,又十分接地氣,不怕曲高和寡。
“莎姐這次也拿出殺手锏了!”
袁樹笑道,“一個個都來者不善!”
李志凡笑笑沒說話,他最期待的表演,還在后面呢。
之后,王俐茹和關耀祥陸續登場,兩人這次也拿出了自己最強的實力。
或許是聽了李志凡上次對趙雪馨說的,這倆人也沒唱芭樂歌,選歌也走起了冷門路線。
冷門好歌有一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聽過的人少,翻唱的人也少,所以不怕比較。
如果觀眾心里對同一首歌有了比較,最后的得票數就高不了。
尤其是現在大熱的那些選秀必唱的歌曲,或是旋律走向雷同的歌曲,今晚都沒有出現。
王俐茹改編了一首民謠歌曲。
無論從哪一點說起,這改編都是相當到位。
前奏和第一段主歌是鋼琴和葫蘆絲,她的演唱方式也貼近抒情,到了第一段的副歌,隨著各種現代電聲樂器的加入,變成了流行搖滾。
間奏的時候,小號聲“嗶哩叭叭啦”的吹了起來,一下子又成了爵士風格,而王俐茹的演唱還帶著些許&,并且隨著音樂扭動身姿。
“民謠改編成這樣?”
袁樹蹙起眉頭,“這也太折騰了吧?”
林玟莎卻說:“現在國內那些民謠,跟80、90年代的流行歌有什么區別?扛把吉他彈出來,歌詞寫成傷春悲秋姑娘遠走,上個世紀的流行歌就變成民謠了!”
袁樹琢磨了一下,點頭:“也是!”
為了這次比賽,關耀祥這次也拿出來自己的人脈。
為何這么說?
因為他請來了四位橫跨港澳臺內地的吉他高手。
當然,觀眾們可能不認識他們,但對關耀祥唱的歌卻是非常熟悉。
因為這歌原唱是一位全亞洲乃至全世界影響力都很大的香江歌手,而這個歌手已經去世十幾年,他的歌每一首都代表著懷念,尤其是他的代表作,也就是關耀祥今晚唱的這首。
情懷牌無疑是最管用的,而且隨著這首歌的唱響,這個舞臺一下子有了紀念意義。
李晚基上次得了第一,這次他顯然是放松了,唱的是韓國組合的一首舞曲。
對于翻唱組合的歌,有個最大問題是無法統一音域,而且李晚基還是又唱又跳,所以很多段落就丟給和聲們去唱,尤其是副歌,每一句他只唱個開頭,甚至就兩聲聽不懂的韓語,其余都在都在賣弄舞技。
盡管如此,下面還是有很多迷妹們嗷嗷大叫,情緒也十分激動。
因為他的舞還是跳的不錯的。
轉眼到了最后一位登場的競演歌手——趙雪馨。
上臺前一刻,她還忐忑不安。
但是,當燈光照在她臉上的那一刻,趙雪馨仿佛一下子蘇醒過來。
目光奕奕的看著臺下,滿臉笑容的朝著四周揮揮手。
觀眾們又一次喊起了女神,這已經是今晚第三次喊起了,反正只要上來個女的,就是女神。
輕緩的鋼琴前奏,如流動的泉水,彈奏力度很弱,從一開始就營造出一份傷感的意境。
“媽媽!”
趙雪馨輕聲私語的唱道,“我想對你說,話到嘴邊…又咽下!”
“媽媽!”
她抬起頭,眼神迷離的看著前方,“我想對您笑,眼里卻…點點淚花!”
小提琴忽然響起,趙雪馨閉上眼,淺唱道:
“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
“您的黑發泛起了霜花!”
“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
“您的臉頰印著這多牽掛!”
鋼琴聲滴滴答答,猶如一顆顆珠子在敲打,像是滾滾熱淚留下。
趙雪馨踏前一部,情緒激動:“媽媽,燭光里的媽媽,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她像是發出吶喊,卻不是歇斯底里,那是情真意切的呼喚:“媽媽,燭光里的媽媽,您的眼睛為何失去了光華!”
“媽媽呀!”
趙雪馨猶如發出一聲嘆息,聲音又放輕了:“女兒已長大,不愿牽著您的衣襟走過春秋冬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