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館內。
觀眾齊聚。
然而,在左邊區域,有幾排觀眾則比較特殊。
他們都穿著紅色衛衣,衛衣中間有個“錘子”的圖案,上面寫著“反偽搖聯盟”,他們的額頭上繃著的紅色繃帶,手上拿的旗子,都是這一個圖案,也都寫了這五個字。
粉色樂隊的所有人,此時就在都這群人中,看到馬上開場,主唱阿怪對周圍的人說道:“按計劃行事!”
“嗯!”
“我們明白!”
大家一個個點頭,眼中都流露出憤怒或激動。
幾個現場導演最后一遍巡視,但對于這幾個反偽聯的人,并沒有重視。
因為到場的歌迷很多,比他們這個群體數量龐大的多了去了,他們這不過三十多人,完全不夠看的。
八點二十。
首先上場的華吶唱片聯隊四位成員,依次出現在了舞臺上。
只是燈管熄滅,臺下觀眾看不到四人。
解說室里。
高飛和郜峻在之前已經長篇大論的介紹了一番華吶和環球這兩支隊伍,中途播了段廣告回來后,倆人又著重介紹了首先出場的華吶唱片聯隊。
此刻。
看到燈光熄滅,高飛拍手說道:“哦!他們應該上臺了!”
“這么黑,燈光也沒有,你怎么看到的?”郜峻奇怪道。
高飛笑笑:“這都是臺本,我提前看過了!”
郜峻不由一笑:“那我們就敬請期待吧,看看華吶唱片聯隊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意外之喜。”
他的話剛說完,舞臺上的燈忽然亮了一束。
燈光下,是背著電吉他的李志凡。
他閉著眼仰著頭,深吸了一口氣后,開始彈奏。
前三個音符都是電吉他,到第四個音符的時候,架子鼓猛然加入。
前奏快結束的時候,舞臺上又一盞燈亮了起來。
戴著禮帽,穿著一身黑色禮服的梁萬博拿起話筒,同時唱道:“一生要走多遠的路程,經過多少年,才能走到終點!”
第三盞燈在舞臺上亮起,一身藍色修身長裙禮服的陳小詩開口:“夢想需要多久的時間,多少血和淚,才能慢慢實現!”
第四盞燈亮起,身著黑色蓬蓬裙的吳沫莉抬起頭:“天地間任我展翅高飛!誰說那是天真的預言!”
下一個,李志凡走到前面的話筒支架前,高唱:“風中揮舞狂亂的雙手!寫下燦爛的詩篇!不管有多么疲倦!”
舞臺上,周圍的燈管亮起黃色光芒。
陳小詩三人一邊朝著舞臺前方的李志凡走去,四人一邊合唱:“潮來潮往世界多變遷!迎接光輝歲月!為它一生奉獻!”
間奏時,四人又全都分開,除了李志凡走到最前面,酷炫的對著攝像機刷著solo外,其他幾人也都分別走到舞臺各個邊角,和場下的觀眾互動。
觀眾席里。
歡呼聲、尖叫聲開始不斷響起。
有的是因為明星隊員跟他們互動了,有的是因為李志凡那高超的吉他solo技巧,有的則是因這首歌。
《光輝歲月》這首歌,粵語和國語完全不同,如果說粵語版是寫給世界,歌唱自由、和平與愛,那么國語版寫的即是人生的夢想與經歷。
場外。
看直播的觀眾一開場就被震懾了。
“這歌…好評啊!”
“我去,李志凡這個吉他玩的也太裝逼了!”
“唱的也好,歌詞寫得也很棒!”
“關鍵還是這個調調,很順暢很舒服!”
“這個是搖滾嗎?”
“是吧!”
“你們看,臺下有反偽聯的人呢!”
“他們去現場干嘛?”
“難道…”
“哈哈,你們沒留意他們的表情嗎?一個個都像傻了似得!”
現場。
反偽搖聯盟的幾十個人,都是瞪大眼睛,張著嘴看著臺上。
他們的腦回路反射弧太慢,還沒有時間去分析這歌到底是不是搖滾,單就李志凡的那一手吉他技巧,就把他們震懾了。
連粉色樂隊的吉他手都覺得不可思議。
記得上次《春天里》,李志凡雖然也彈吉他,但看起來遠沒現在玩的好。
難道是他隱藏了自己的實力?
現在,反偽搖的這些人哪里還顧得上喊什么口號,除了傻傻的看著臺上,就是向粉色樂隊的幾個人投去質疑的目光。
舞臺上。
間奏的最后,四人開始往舞臺中間靠攏。
演唱第二遍時,陳小詩先拿起了話筒,輕輕唱道:“可否不分膚色的界限,愿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
這一句一出,全場觀眾瞬間愕然了。
粵語?
有的人瞬間狂喜加興奮,有的人倍感親切和舒服,有的人直接跳了起來。
深圳也是粵語地區,粵語不但是他們的家鄉母語,而且緊挨香江,深受香江的潮流文化。
尤其是本地人,親戚朋友對話是粵語,平時ktv唱歌也是粵語,這聽首歌突然出現粵語,怎能不激動呢?
接著,梁萬博走出來,唱道:“繽紛色彩閃出的美麗,是因它沒有,分開每種色彩!”
他的粵語也還行,雖然比不上陳小詩,但這幾句他也苦練了幾天,發音上沒有太大的問題。
吳沫莉就稍微差點了,她只唱了一句“年月把擁有變做失去,疲倦的雙眼帶著期望”,這一句雖然她也學習了很久,但一聽就是外地人說粵語,不夠純正。
有了吳沫莉的鋪墊,到了李志凡,觀眾們已經有戒備了。
好在大家夠寬容,無論他唱成什么樣,能唱就行。
李志凡放下吉他,單手握著話筒,另一只手指著前方,高唱:
“今天只有殘留的軀殼!”
“迎接光輝歲月!”
“風雨中抱緊自由!”
“一生經過彷徨的掙扎!”
“自信可改變未來!”
“問誰又能做到!”
然而,他唱完后觀眾們再次傻眼。
一個觀眾情不自禁的說道:“我勒個去,好標準的粵語啊!”
另一個觀眾跟著點頭:“而且還是純正的港式粵語,他…怎么會?”
港式粵語和廣東各地區的粵語都有不同,這就像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北歐英語、澳洲英語的區別一樣,一些口音、詞匯的讀法,都有差別。
李志凡的粵語不僅讓現場觀眾驚呆了,連場外的觀眾,都引起了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