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八章 再決穎水(下)

  第九卷第十八章再決穎水(下)

  公元211年夏初,曹操用賈詡之計,決堤穎水,水淹下蔡,逼的張浪沒有辦法撤離下蔡,藏于山中。同年六月,曹操舉大軍進扎下蔡,一方面收拾殘局,一方四處搜查張浪行蹤,并且開始準備南下壽春事宜。

  而此時的張浪自知在山中藏匿不了,在曹操入扎下蔡城的當天夜晚便發動突襲,全琮與朱桓各領一萬士兵,從南北兩側山中殺出,張浪自領三萬居中策應。

  由于曹操得賈詡點醒,早有準備,士兵輪更休息,巡邏隊格外認真。張浪與其部下的行蹤很快便被發現,兩軍夜里混戰一場,互有死亡,張浪見偷襲失敗,很快便鳴金收兵,往壽春方向退去。

  曹操哪里敢罷休,下令讓曹洪、夏侯敦帶兵一路狂追。

  哪知張浪布有伏兵斷后,曹、夏兩人貪功心切,被伏個正著,而張浪又帶領殺個回馬槍,如果不是曹操聞訊帶領士兵趕來解圍,只怕曹、夏兩人損失慘重。

  經過此事,曹操也不敢再追擊,只能放任張浪一路疾退,長吁短嘆不已。

  雖然沒有活捉張浪,但不費一兵一卒拿下下蔡城,曹操也十分心滿意足。

  而就在這個時候,呂蒙帶著兩萬人馬趁著張浪牽制曹操之機,秘密從山頭一側出發,開始沿穎水而上上游,準備再決穎水。

  由于下蔡失守,壽春形式急劇下降,加上渦水并沒有發現有敵軍動靜,丁奉果斷派董襲帶一萬士兵增援渦口,以期萬一壽春危急之時,能助上一臂之力。而徐庶在壽春更不敢大意,一方面急書秣陵,讓張昭調京口、姑孰一萬人馬入扎歷陽,防止萬一壽春失守,退回長江防線之時。也有緩沖之地。另一方面快馬向盱眙、廣陵讓藏霸帶一萬人馬火速向鐘離靠攏。

  同時還下令孫權出動十艘大型蒙沖戰艦、三十艘樓船、五百艘赤馬舟,由曲阿渡口開赴淮河。徐庶的幾番調動,著實讓秣陵各方人員驚震的抹了一把冷汗,因為種種舉動都似乎暗示著壽春形式極為糟糕,已經到了快要崩潰的邊沿。好在這個時候張浪讓人帶兩萬人馬退回壽春,這才安定住不少人的心。

  六月,曹操親自坐鎮下蔡,曹洪、夏侯敦各領兩萬人馬開始掃蕩下蔡四周。為南下壽春做好最后萬全準備。

  六月中旬。風聞下蔡有危,汝南的徐晃帶領三萬士兵奮起殺敵,突破重重圍堵,大軍迫進頂城。樂進領兵出來激戰,相交數場之后不敵徐晃,敗走許田。徐晃大軍趁機直上譚郡,一付要端掉武平城的氣勢。曹軍守將不敢有絲毫大意,從四周抽調數枚部隊,意想圍攻徐晃。徐晃卻一改往常穩健作風,劍走偏鋒。連夜調頭急行軍。配合西面的周瑜大軍,直插穎陽,準備兩面夾攻穎川郡。

  荀或本來與周瑜對持勢均力敵。但中路徐晃來勢兇兇的空切而入,很快打亂了他全盤部署,在指揮作戰上不由開始顯地捉襟見肘。武平守將此時見勢不妙,只能把臥集合大軍再次調動,準備西進圍剿徐晃部隊,意圖分擔穎川壓力。

  徐晃得到消息之后,部下眾將一力主張撤離,因為部隊孤軍深入,并不能得到有效的真正支援,一旦被圍上。只怕再也抽不了身。徐晃怒斥道:“今主公情下金令,要我調動武平部隊,現剛剛開一個頭,假如現在撤離,只怕曹軍也會退回武平,那前面所做的一卻變成白費。”

  一副將分析道:“將軍,現在撤還來的及,一旦真讓樂進形成包圍圈,我軍到時候想撤也撤不回去啊。”另一副將道:“言將軍所言大有道理。現西面有荀或部隊嚴陣以待,南面樂進已從振旗鼓不日又要南下,東面又有曹節數萬大軍火速而來,假如現在不退,到時候后路被斷,只怕陷入重重包圍之中,想退也退不了。”

  徐晃意志極為堅定,他大聲道:“那好,你們想退的,便帶領想退的士兵回汝南。服從軍令,不想退的,那就離下來與徐某再決死戰。”

  眾副將見徐晃如此豪情,不由齊聲道:“將軍視死如歸,吾等愿意與將軍一同死戰到底。”

  徐晃大喜道:“好,好,這才是我的好弟兄。既然大家想與徐晃并肩做戰,那么我們現在馬上再開動部隊,繼續給穎陽施壓。務必讓曹節帶部隊過來。”

  眾副將齊聲得令。

  徐晃帶領兩萬多人馬,牢牢釘在穎陽,連繼數日強攻,穎陽飄飄欲墜,形式急轉而下。

  而在這時候,荀或終于做出一步大地調動,讓其族弟荀駕帶兩萬河北兵支援穎陽。

  徐晃似乎鐵了心要拿下穎陽,根本無視荀架部隊的支援而來,連繼猛攻。

  本來還在猶豫之間的曹節見徐晃如此鹵莽,大喜過外,馬上改變行軍路線,從側面繞過,斷其后路。同時樂進由許田再次殺出。加上穎陽的部隊,荀架的支援,徐晃忽然間四面楚歌,被曹軍四面包圍其中。

  徐晃被圍,臉上一點也沒有懼怕之色,反而振臂一喝,鼓動三軍,大聲激勵道:“昔日項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開創不世霸業,今日我軍同樣陷入絕境,進退兩難。汝等應效仿漢軍,絕起奮起,或許可得一絲生機,不然我們都要絕死此地。

  “眾將士兵大呼道:“愿隨將軍一決死戰。”

  徐晃帶領士兵奮力沖殺,破荀架于穎陽,逼的其落荒而逃;退樂進于新蔡,還斧砍曹營數員名將,困曹節于中源,讓其不得動彈。徐晃之名,威震充州。

  無奈曹軍聲勢浩大,待其重振旗鼓,數路人馬開始遙相呼應。

  徐晃軍在渡過短暫的輝煌之后,隨著兵力巨大懸殊,開始連戰連敗,一路逃亡至長平。

  長平只是個小縣,城破且無險可守,曹軍連追不退。圍的徐晃部隊多番告急。

  長平縣里,當日隨徐晃從汝南而出的三萬部隊急劇下降不到萬人。而曹兵源源不斷,四百八方圍的水泄不通。

  徐晃與他地部隊開始苦守,等待突圍地最好時機。

  由于徐晃的勇猛表現,三路人馬不敢有絲毫大意,圍困于其于長平,欲待其軍心疲憊,糧草不支之時。再一戰而定。

  而徐晃死戰不降,牢牢把三路敵軍牽制在長平縣。

  至此,張浪水淹下蔡的條件已經完全達到,由于徐晃在中路地連番調動,扼守穎水上游的大部分曹操軍隊已經被調離,而在這個時候,呂蒙與別策帶領兩萬士兵經過輾轉反側,終于到達穎水上游。

  穎水上游從新堵壩蓄水,不但出乎了曹操意料,而且除了張浪、徐庶等少數核心人員之外。其他的幾乎一無所知。穎水上游本來扎住著曹操更一萬部隊。但徐晃在得到張浪命令之后,不惜老命,連番調動。終于把武平四周的大部份兵力調走。正因為如此,呂蒙和孫策所帶領的部隊才能輕而易舉消滅屯住在穎河上游少量部隊,開始安心的蓄水,伐木造排。

  頭日堵壩,第二日穎水位開始上漲,但卻漲的很慢,這不由讓孫策心急如焚。一方面怕曹軍援兵到來,二來怕消息外瀉傳至下蔡,如果這樣,前面所做一切便前功盡棄。

  這個時候呂蒙出語安慰道:“孫將軍不用急。吾觀近日之內必有雷雨而過,到時穎水將大幅度上漲。”

  孫策道:“我不是擔心這個,而是怕武平守將得知我們部隊搶奪穎水上游之后,會派援軍前來破壞,最擔心的是他們會快馬通知曹操,讓曹操有所準備,那樣所有一卻都要完了。”

  呂蒙笑道:“別將軍你就放心吧,最遲明日晚,天空必然會下降暴雨。到時穎水水位高速上漲。而且由此地至武平,再由武平至下蔡,快馬最少也要三天三夜以上地路程,顯然在時間上,曹操已經輸了。”

  孫策疑問道:“此地至下蔡,快馬不過兩天,何有三天之說?”

  呂蒙哈哈大笑道:“將軍,屬下問問你,此地屬誰把守?”

  孫策想也不想道:“乃曹節管轄范圍。”

  呂蒙道:“正是。那這里出了事情,士兵首先要稟報是曹節,其次才由曹節再稟曹操才是。”

  孫策聽呂蒙這么一說,頓然大悟,焦急的心情才有些放松。

  果然,一卻如呂蒙所言,第二日下午,天空烏云密布,狂風大起,隨后如豆粒般大小地雨點,在雷電交加中開始瘋狂下了起來。穎水水線開始直線的上漲。待到傍晚,水位已經明顯超出了預定高度。

  孫策激動的捉住呂蒙手臂,興奮道:“果然如子明所言,此乃天助主公也。”

  呂蒙也顯的十分激動道:“當日曹操決堤穎水,水淹下蔡,他可曾有想過有朝一日吾家主公會反用其計,再決穎水。若真能滅曹,不是天助,而是主公多謀也。”

  孫策緊緊拽住拳頭道:“多行不義必自斃,曹操犯下如此惡行,理應得到報應。

  呂蒙笑道:“曹操怎么也不會想到,當日他決穎水下堤,今日我們決穎水上中堤,雖然距離稍遠,加上穎水支流吞吐,必然減少水量,但由于兩堤同時決水,所起效果絕對不輸上次多少,此番只怕曹操有難了。”

  孫策看了看呂蒙,呼吸有些急促道:“子明,現在可以開始了嗎?”

  呂蒙不答反問道:“兩堤決水需要在同一時間內進行,將軍可約好程普否?”

  孫策點頭道:“昨天已快馬而去,假如今日如子明所言起雨,定于百時三刻決堤放水。”

  呂蒙看了看天色,從容道:“時間已差不多了,將軍那就開始吧。”

  孫策有些迫不急待道:“好。”

  孫策連手招來幾個副將道:“馬上開始決堤放水,并且指揮士兵把準備好的沙包一起丟入河中。”

  幾個副將喝聲齊應,踏步而去。少時,一個副將帶著百來個水性極佳的士兵來到長堤處,開始破壞堤壩。

  很快,堤壩就被士兵用鐵銀敲出數十個破洞,水流如注。而這個破洞在強大的水壓之下,慢慢潰散開來,越散越大。到最后整個堤壩轟然崩塌,穎水以千鈞之勢咆哮而下,水流湍急,浪花四濺。

  而在此前數個時辰,程普帶兵奇襲穎水中段曹兵所把守的軍寨,待到百時三刻,同時破壞堤壩,進行放水。待水壩破壞之后,程普帶領士兵火速轍離水區,開始準備第二日事宜。

  上游早已準備好地數萬士兵,齊把石土弄起地沙包丟入水中。也許一兩個沙包并不起什么做用,但一萬十萬個沙包,它所起的效果是極為明顯的。穎水決堤之后,加上沙包不斷地擲入河水,水位明顯開始不斷上漲。

  孫策看著萬馬奔騰一般的穎水,氣勢磅礴,轟轟隆隆,心里一陣激蕩。

  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水已經開始溢出堤防,涌向大地。

  而別策雖然知道明日開始場場惡戰,但身經百戰的他此時躺在榻上怎么也睡不著,翻來覆去的等待著天亮時刻到來。好不容易昏昏沉沉要入睡,外面雄雞卻開始高啼,天空慢慢放亮孫策一個鯉魚打挺馬上翻身坐起踏出營帳。

飛翔鳥中文    風流三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