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七章 世界原來這么大

第五十七章世界原來這么大  查看,請,在中即可享受實時查看。

熱門小說  一條線將族人眼前的世界分成東西兩半,兩個首領站在線的兩端,不敢越過。

  站在東邊的男人名叫娥鉞,娥是他的姓,鉞是他的名,也是他手中的玉斧。

  部族姓氏來源于他的祖母飼養的蠶,讓族人穿上了絲衣,因此取蛾音為姓。

  娥鉞的部族在遙遠的東方是一個很有名氣的部族,每一個穿絲衣的人都知道他們部族,但他們并不是最強dà的。

  在娥鉞小時候,最強dà的部族有兩個。

  一個是花族,另一個是粟族。

  花族崇拜光明,他們部族附近有一種始終向著太陽生長的花朵,和太陽一樣的顏色,部族便以花為姓,每一任首領以華為名,取光明之意。

  粟族首領曾帶領族人在河岸種粟,結束了部族采集追獵的歷史,因此以粟為姓。

  三十多年前,一個男子成為了花族的首領,在部族附近找到了鹽井煮鹽,馴養牛驢,學會了種粟,部族逐漸強dà。

  七八年后,花族和粟族在一處很多泉水的河谷發生了一場大戰,附近七十多個部族卷入了這場戰爭。

  娥鉞的祖母的和華的母親是同一個外祖母,部族很自然地站到了花族一方。

  泉谷之戰,花族大勝,粟族戰敗。

  華沒有趕盡殺絕,而是迎娶了粟族的女首領,兩個部族合二為一。

  七十多個部族也共同盟誓,推華為聯盟之主,來朝賀的其余部族有一百多個。

  這么多年過去了,即便娥鉞那時候還小,仍記得那次盛大的場面,各個部族獻上的禮物堆成了一座小山。

  泉谷之戰后,華短暫地結束了部族征戰的歷史,七十多個部族的首領繼承人都必須在花族的城邑長大,不再是部族議事,而是有了管轄決斷的官員。

  娥鉞的祖母因為養蠶的功績,成為了絲官,教各個部族養蠶抽絲。其余部族的人也各司其職,有的負責教人種粟、有的負責飼養牛羊、甚至還有一個部族是專門騸閹公牛公豬的。

  娥鉞記得那是二十年前,自己剛剛十歲,和各個部族首領的孩子一起長大,期待著自己將來能做出一番大事,被其余部族公推為首領。

  要做的事很多,不愁沒有表現的機會。

  東邊沒有臣服的部族被華稱之為夷、西邊的為戎、北邊的是狄,南邊的是蠻。華曾告sù那些孩子們,部族的領地還沒有到夷族所說的大海,也沒有到那條大河的盡頭,誰能讓花的旗幟插到海邊,插到河的盡頭,族人就會推舉他為首領。

  連續幾年的征戰,不斷有部族臣服,放qì了自己的文化,派出了首領的子女來到花族的城邑。

  然而好景不長,一場暴雨之后,那條養育了上百個部族的大河發了洪水。部族們商量著遷走的時候,華否決了,而是帶著臣服的上百個部族一同修筑河堤,為了堅定族人的信念,他和妻子一同來到了河堤上,但最終還是沒有堵住,兩個人也被水沖走。

  災難之后,各個部族都想要成為部族聯盟的首領,本來已經融合在一起的花族和粟族也有了裂痕,沒有人能夠壓得住。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華再活十年,這個裂痕就不會出現,部族也會消解,融入成一個全新的,足足有數萬人的大部族。

  但他已經死了。

  各個部族本來只是爭吵,最終發展成兵戎相見,幾十個部族重新陷入了征戰不休的局面,花的城邑也不再是歡樂與富饒之地。

  娥鉞的母親帶著他離開了城邑,不想卷入部族間的爭斗,帶著部族向東遷徙。然而曾經臣服的部族也重新反叛,東夷部族的首領抓住了花粟部族內斗的機會,想要復刻華當年的路,整合部族不斷攻伐。

  娥鉞的部族只好不斷后退,最終在祭司的指引下,向西遷徙,以躲避戰亂。

  他們沿著那條大河向西,尋找著適宜的土地,燒荒種粟,種植幾年后費力耗盡便繼xù遷徙。

  曾經的家園是什么模樣他們已經不再回憶,只留存在一些人的心中,告sù那些新出生的孩子,曾經的部族是多么強dà。

  他們仍舊保持著以前的習慣,期待有一天戰亂平息,自己能夠重新回到家園,只是希望太渺茫了,幾年前他們得到了消息,花族和粟族已經徹底分開,再也沒有一個足夠強dà的部族能夠重現當年百族朝賀的榮光。

  而現在,娥鉞看到了陳健的部族,看到了他們使用的青銅兵器,心中有些驚訝,這么多的青銅兵器他只在兒時見過。

  他的部族也有青銅兵器,但是數量不多,在家園的時候,青銅兵器的數量也不夠,因為只有一座銅山,那座銅山是花族的,熔煉青銅的技術也很少有人知道。

  娥鉞和族人曾經嘗試過,可熔煉出的銅很軟,還不如石頭,他覺得里面一定摻了什么東西,自己卻根本猜不到是什么。

  他沒有想到在遙遠的西邊能夠看到一群手持青銅兵器的部族,更沒有想到這個部族居然也扎著頭發,雖然和自己族人扎束的方式并不一樣。

  陳健在他眼中還是個孩子,不過他并沒有因為年齡輕視對方,據說當年華成為首領的時候,也只有十幾歲。

  況且能夠整合出一支不慌不亂的軍隊,已經證明了首領的能力——如果不是陳健身后有這樣一支軍隊,娥鉞根本不會和他談,而是會直接讓族人將他們碾碎,遷徙的路上他們遇到過很多野蠻的部族,娥鉞從沒和他們談過。

  兩個首領就在雙方族人的注視下,用不通的語言、手勢、圖畫,交流著彼此的意思。

  娥鉞發現對方很狡猾,這個年輕人想要的東西都是自己不能給的。

  他想給對方一些絲綢、牛肉干、碾碎的粟。

  可對方想要的是蠶蛾、牛、以及種子。

  娥鉞猜到這個部族應該也是種植糧食的,否則不可能撐得起這么多人,只是他們種的是什么?也是粟嗎?

  他想要青銅的熔煉技術,想要那種可以在船上一次捕捉大量魚的網,想要紡線和種子,以及一些鹽。

  各有所求,卻又不可能全都交換,兩個人就這么討價還價,從太陽在頭頂一直到夕陽落山。

  最終,娥鉞用了六頭公牛換回了那六個人,其中有一個是自己姐姐的孩子。

  除此之外,陳健用幾件鐵器換了一些絲綢,用一百個女人換了七頭母牛和幾頭驢子。

  兩個人盟誓絕不會互相攻打,要和睦相處,至于這個合約能否執行下去,不在于各自有沒有信用,只在于各自部族是否強dà。

  沿著那條線,分為東西兩邊,兩個部族的人不能越過,北邊的一座高山被命名為族界山,兩面旗幟插在河邊。

  娥鉞給了陳健一塊玉玨,陳健給了對方一枚難看的爐渣琉璃珠子,約定各自部族的人可以憑借這兩樣東西越過這條線,否則被抓到直接砍死。

  陳健想要問問草河下游的情況,可是只靠那幾個詞匯根本說不清楚,只能作罷。

  兩個部族留下了戰兵殿后,一隊隊地撤離。等到第二天后面的斥候追上來的時候,雙方已經相距幾十里了。

  陳健看著隊伍中多出的幾頭牛,心中很是滿yì,那幾頭驢子對方給的痛快,這幾頭牛卻很麻煩。

  六公七母,用不了幾年自己部族就能有牛可用了,他當然不會把牛當食物,牛挽具是很簡單的東西,這黃牛的脖子粗壯,完全可以撐得起千斤的重量,到時候種地的效率也就快了幾倍。

  十年八年的,自己部族也能有個幾十頭牛,而且有了這么一個部族在下游,自己也可以展開貿易,一個種植的部族有足夠的消費能力。

  然而走了一段距離,陳健就發覺有些不對,這幾頭公牛實在是太聽話了,慢悠悠地走著,甚至有族人好奇地騎上去也沒有發怒,更別提互相間哞哞叫喊抵架了。

  越走越感覺不對,陳健跑到了那幾頭公牛的身后,低著頭看了幾眼,忍不住罵道:“下面呢?“

  本該有兩個圓滾滾的地方明顯缺了點什么,這特么怎么生小牛?

  類似的罵聲也回蕩在東邊的河岸上。

  娥鉞和族人們很滿yì換回的這一百個女人,部族正要在附近燒荒,正缺人手,而且平時的一些活也需要人來做。

  拿過幾筐粟穗讓這些女奴去舂,然而這些女人們傻呵呵地看著杵臼,不知道該怎么用。

  好容易教會了舂粟,讓她們把粟和水放在鬲中煮粥,然而她們卻抓起一把小米生著就填到了口里,根本不知道該加多少水。

  娥鉞抓過一個女人,看了看她的手掌,雖然也很粗糙,可是和自己族人的完全不同,本該手握石鐮骨耜的地方沒有繭子,這些女人根本就不知道種植是什么意思。

  一切都要重頭開始教會這些女奴,至少也要一兩個月的時間。

  娥鉞看著西邊,忍不住痛罵了一句,這樣的一百名女奴根本不值七頭母牛!

  當然,他忘了自己給陳健騸牛的事。

  PS:貌似上了三江娘?

  感謝每位書友的點擊、推薦和收藏,沒有你們幫我摁住三江娘,我是沒機會上的。寫手離開了讀者,什么都不是,感謝你們。

  另外:新手,還請寬容。雞湯怎么說來著?愛因斯坦還有做不好小板凳的時候我會不斷進步的。

  如果不是,請,在中即可實時查看。

飛翔鳥中文    從酋長到球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