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的,但你這番機緣巧合把你以后修道路子已經定下來了,你不會有真元,也不會有金身法相。八>一中文﹤≤≤<8<1≤可誰說凡人軀體就不能入道?天地間,除了佛、道兩家以外,還有一家同樣可以修身成性,那就是——俠義道!”
“俠義道?”
“不錯。俠!不官而敢操生殺,不仙而功力凡,不佛而節義過人,富貴不淫,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居天下之廣居,行天下之正位,無拘無束,笑傲長空。”
陳思偉不由熱血沸騰,“這么說來,俠就是以武入道?”
“沒錯。不過武道只是俠義道的一部份,不少武道中人非但不是俠,甚至是大奸大惡之徒,俠重在其精神,有所為有所不為,如戒立志不艱,徒染虛名,;戒輕浮虛夸,不知深淺、戒銅臭之軀,奸商氣息;戒不敬師道,無情無義;戒好勇斗狠,虛榮好勝…”
六耳連說十幾個戒條后道:“俠不拘小節,但絕不能虧大義,鋤強扶弱,熱血忠直,你明白嗎?”
陳思偉重重點頭,“多謝二哥指點。”
六耳教誨他一番,給他留下幾枚金丹離去,陳思偉沒回御馬監,在河邊對著長空一色,沉思冥想起來,如今自己因禍得福,有了四重天的妖神法力,感覺心智也豁然開啟,特別剛六耳的一番話,俠義道追求的是自由,不光是自己的自由,也要保護他人的自由。所謂神本來是種然的存在,但在這里,只不過同樣有私欲的人而已,無非就是多了法力。
想通這一點對他很重要,只要行得正站得直,管你是神是妖還是佛,他緊握雙拳確立了自己的成神目標:“能掌控自己命運的人,就是神!”
此后陳思偉一邊打理御馬監日常事務,一有空就勤學苦練,奮圖強,法力日益精進。
不知不覺半月過去,兜率宮中太上老君講道回歸,一到門口就看到宮內一片狼籍,地面到處有散落的金丹,仙童力士因為瞌睡蟲的緣故仍在昏睡,再看煉丹爐內火焰雄雄,一些霹靂鋼蟒的尸灰飄灑出來。
他眉頭一皺,掏出一面寶鏡一照,寶鏡內原原本本地出現了當時六耳與陳思偉闖入的情景,看到六耳他驚道:“孫悟空?”但馬上否認,“不是他,孫悟空若是逃走早已天庭大亂了,莫非…”
他掐指一算,微笑道:“原來是六耳彌猴。”他正要喚醒仙童力士去找陳思偉,但轉念一想:“這未嘗不是個機會。”拂塵一揮,兜率宮在他法力之下又變得整整齊齊,灑落的金丹裝回紫金葫,大門也修復一新。
他這才喚醒仙童,仙童驚道:“師父恕罪,小人一時困倦,不知怎的睡著了?”
“罷了。隨我去見一趟玉帝。”
太上老君趕到南天門,途中見到蟠桃園土地公陳思留匆匆前來,他喚道:“陳大人何往?”
陳思留跪道:“拜見老君。十多日前,蟠桃園眾人突然昏睡不醒,醒來現丟失二十多只蟠桃,必有賊人。下官正要啟奏玉帝,查明此案。”
老君心中有數,道:“查出來也就罷了,查不出來你這園中土地乃是蟠桃園監官,豈非要受重責。”
“這個…可蟠桃走失,知情不報可是重罪。”
老君道:“玉帝如今公務繁忙,幾只蟠桃的事就不必去打擾他了,你不必擔心,有人問起,就說是我拿了。此事也不必對外聲張。”
陳思留大喜,“老君肯擔當此事再好不過,小人斷不會聲張,多謝君上。”
老君揮揮手,陳思留歡天喜地地去了。老君向南天門諸將求見玉帝,眾將自然放行,來到凌霄殿上,玉帝聽說太上老君駕臨,親自出門迎接:“不知太上老君駕到,有失遠迎。”
“玉帝有禮。”老君稽為禮,“想請玉帝看一樣東西。”
他將寶鏡中六耳與陳思偉闖兜率宮的情景給玉帝看了,玉帝面色大變,“這不是孫…不!不可能!他不是在地府嗎?”
“此乃六耳彌猴,當年因為真假美猴王一事鬧得天上地下人盡皆知,我就懷疑六耳彌猴另有來歷,后細細一想,其實是孫悟空自己的分神,不過現在看來六耳彌猴已經有獨立意志,已成精怪。這另一人乃現任御馬監正堂主事弼馬溫陳思偉,我已細細查訪,此人乃凡體入道,巧合之下與六耳彌猴相識,他們這段時日偷蟠桃盜金丹,應該是想提升法力救助孫悟空。”
玉帝怒道:“如此膽大妄為,待我下天兵…”
“玉帝豈慢。收拾這二人易如反掌,可那地府中的孫悟空如何是好?”
玉帝疑道:“老君的意思…”
“孫悟空雖在我們手中,但遲早要還給如來的,如今他們三番五次地討要,我們不妨就做個順水人情還給他們。”
玉帝明白了,笑道:“老君的意思是讓我們給西天送個燙手山芋?”
“正是。就快一千年了,我們拿孫悟空沒辦法,估計西天也沒辦法,我看這六耳天資不凡,很可能成為第二個孫悟空;那陳思偉雖沒有孫悟空的天份,但福緣非淺,居然能將我霹靂鋼蟒煉成雷手,一躍就有了四重天的境界,假以時日這一人一猴都會是法力高強的人物。”
玉帝狡黠一笑,“到時他們知道孫悟空在西天,自然會給他們添亂,我們就坐山觀虎斗。”
老君道:“如今人間群妖鼓蕩,到處作亂,天兵疲于奔命,但滅了這頭那頭又起來。孫悟空如今已是妖界無冕之王,總之他要不死,妖界就永難平靜。如來也是深知此理才一心要收服孫悟空。但老臣以為這是不可能的。與其如此,不如我們為妖界樹立一個新偶像。”
玉帝雙眼光:“妙!扶植傀儡,震懾群妖。”
“這陳思偉比孫悟空可好對付多了,而且我還探到他與凌波仙子手下坐騎天馬詩詩有兒女之情;六耳又是個沒心機的蠢妖,我們只要略施小計,必能讓他與六耳反目,再放進人間,扶植他為新的萬妖之王。”
玉帝贊道:“此計甚妙,只是此事非一朝一夕之功,若要保證其中不出差池,何人可擔此重任?”
老君道:“老臣保舉一員,此人心思縝密,素有急智又有將帥之才,可擔此任。”
“誰?”
“廣寒宮仙子——嫦娥。”
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