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09章 天緣堂

  類別:玄幻魔法作者:雅玩居士本章:

  “堂號就是天緣堂!第一步仿制龍泉青瓷!”

  吳天緣有了決定,雖然他有異能,但也要按部就班,一上來就仿五大名窯不現實。還是從青瓷開始,日本人最喜歡龍泉青瓷,是高端茶道具的首選,市場巨大。

  “然后是建窯,也是小日本追捧的對象。一個是單色釉,考驗釉色的穩定和發色。一個是窯變,對溫度和時間要求嚴格,正好讓老唐練練手。”

  唐天明一直仿制明清官窯,主要是青花和五彩,水平已經很成熟,不過青花五彩日本人不喜歡,主要是出口給歐洲,銷量也不算很大。

  雖然青瓷看著簡單,但越簡單越考驗基本功,吳天緣想先試試老唐的水平,要是不行只能去龍泉本地再找一個人合作,比較麻煩。

  清末民初,日本、德國、美國先后有人來龍泉搜羅古青瓷,繼而國內大批古董商紛至沓來。由此一方面引發了龍泉挖掘古窯址和盜掘古墓之風;另一方面民間制瓷藝人開始研制仿造古青瓷。

  現代的龍泉青瓷在繼承和仿古的基礎上,更有新的突破,研究成功紫銅色釉、高溫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葉末色釉、烏金釉和天青釉等。不過因為還是沒有統一品牌,大量出口到日本以后,價格很低,連日用瓷都比不上。

  在龍泉有一百三十多家青瓷企業,從業人員三千多人,還涌現出了一些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可年產值才兩億多元人民幣!一年下來連一個頂級明清官窯都不如,讓吳天緣唏噓不已。

  這次他就是要用最好的原料和技術,重新打造天緣堂青瓷品牌,再利用柳華生茶道在日本的影響力,直接打進高端市場。

  “越窯青瓷最高拍賣過六千多萬,等我天緣堂仿制成功,一件最少也要五十萬美金!”

  一開始吳天緣就要走最高端路線,低端日用瓷和工業瓷涉及太廣,日本歐洲人家研究幾十年,技術很成熟,自己沒有任何競爭力。

  只有藝術瓷有更大發展前途,手里有失傳已久秘方,有異能尋找優質礦藏,加上百年傳承手藝,一定能重現頂級瓷器輝煌。

  按照吳天緣的想法,唐天明是耿老幾十年老伙計,知根知底,最好由他統一管理。畢竟手里秘方很重要,是核心機密,知道人越少越好。

  吳天緣又一次找到老唐,帶著最新開采出來的高嶺土和自己整理的越窯青瓷秘方。

  “這是?”老唐驚訝的看著秘方,突然激動起來,大叫道:“原來如此!竟然是石英石和鋁粉比例不對?還要加上錳和鐵?”

  他癡迷的對比著自己和吳天緣的秘方,好一會才冷靜下來道:“老板,這個秘方太重要了!和我家傳的九成相同,但有一些不一樣,我需要馬上開窯試驗!”

  “這是最新的高嶺土,你用它試試!”

  老唐看完手里最頂級的瓷土,終于知道吳天緣為什么能有如此成就,上次還有些不信任,現在又有優質原料,還有失傳秘方,加上自己的手藝,絕對有信心重現龍泉青瓷!

  接下來十幾天吳天緣跟著老唐一起研究青瓷,每天都試驗幾十次,有大資金支持,窯廠也換了最新設備,效率高了一倍。

  每次遇見問題,吳天緣就偷偷拿出隨身帶的越窯真品詢問,大致都能找到明確方向,讓老唐茅塞頓開。

  “成了!”

  兩個人癡迷的看著最新仿制的龍泉青瓷梅子青釉,青翠如玉的釉色,薄如紙的透亮,明如鏡子的光澤,敲擊起來鈴鐺般清脆悅耳,完全符合“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

  “祖先再上,我唐天明終于重現越窯青瓷了!”

  老唐激動的老淚縱橫,幾十年嘔心瀝血終于有了成果,成功仿制失傳千年的頂級青瓷!

  “東西我拿去讓耿老他們看看,提提意見,秘方你再改良一下,看如何再次提升品質。”

  吳天緣囑咐道:“成本不用考慮,只要質量高!秘方一定保密,除了咱們兩個,誰也不能外傳!”

  “老板,這個你放心!”

  老唐自然知道,唐家百年傳承下來很多不傳之秘,自然有一套方法保護秘方。這只是第一批成品,還有極大提升空間,有吳天緣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他肯定要放手大干一場。

  “這是仿古青瓷?”耿老一臉震撼研究半天,直到看見天緣堂底款才意識到這是仿制品。

  “太漂亮了,簡直和故宮展出的越窯青瓷一模一樣!”

  故宮幾個瓷器專家議論紛紛,如果不看底款,絕對分辨不清這是仿古瓷,簡直仿的天衣無縫。

  吳天緣聽到這個結果才松了口氣,這是他龐大計劃的第一步,一旦成功是極大的鼓舞,證明他的夢想有實現的可能。

  “天緣堂,這是你的新堂號?”

  耿老愛不釋手的把玩著青瓷,激動道:“我一輩子見過無數件仿古瓷,這件青瓷絕對是最以假亂真的作品。不只是釉色,就連質感都毫無破綻!你要是連底款都仿制上,我都要打眼!”

  “有您這句話,我和老唐就沒白干!”吳天緣如釋重負道:“這只是第一批,我就是來讓各位多提建議,集思廣益再次提升水平。”

  耿老點頭道:“咱們都來說說,不要顧及面子,這是民族品牌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一步,來!”

  吳天緣用心紀錄著各種優點和缺點,反饋給老唐,讓他再次改良配方,提升質量。

  送走幾位專家,吳天緣終于松了口氣,十幾天下來他親力親為,徹底摸清整個瓷器燒造流程,感慨良多。三個字,不容易!

  就算是有最新設備幫助,工人也很辛苦,特別是高端瓷,從選瓷土、配方、拉胚、上釉、刻花、入窯、看窯十幾道工序。每一道都要小心翼翼,一個不小心就能前功盡棄。

  現在引入各種高科技,但還是不能替代經驗,比如這批青瓷,一共入窯八十多件,最后成品只有三十多件,最好的不到十件,其他的都是失敗品,全部銷毀。

  吳天緣才真正體會到當年唐英燒造官窯的艱辛,按照唐家傳來下的筆記,有一次幫雍正燒造檸檬黃單色釉,唐英整整熬了三個多月,整天守在窯邊,最后十窯才出來十幾個成品,挑剔的雍正才滿意。

  “哎,頂級官窯貴也是有道理,今天才真正體會它們的來之不易!”(未完待續。)

飛翔鳥中文    黃金耳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