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
年輕人吃不準吳天緣輕描淡寫的樣子,想想畫的來歷,一咬牙道。
“你自己留著吧!”
吳天緣隨手把畫往攤上一扔,站起身就要走。
“等等,你說多少?”年輕人一看,趕緊拉著吳天緣,急聲問道。
“兩萬我拿走!多一分不要!”
吳天緣看著年輕人猶豫的樣子,湊過去低聲道:“你這個東西的來路不正,除了鬼市,一出手就惹事!你看看今天的行情,除了我還能找到別人?”
“這…”
年輕人看了看基本沒什么人的街道,心一橫,反正也是自己偷來的,兩萬就兩萬!
吳天緣拿出兩萬現金,把書卷收起來,然后看似隨意的從攤子上拿起一個小玉鏟,笑道:“這個算是送我,古玩行的規矩,和你們賊不走空一個道理!”
年輕人一驚,看了看吳天緣似笑非笑的表情,趕緊把攤子一收,飛快的消失再黑暗中。
“兩萬撿漏王翚的富春山居圖?”
吳天緣一看嚇走小賊,趕緊回到天緣居,興奮的欣賞著真跡。
“原來你是早年清東陵被盜的那一批文物?”
清東陵有多少皇室墳墓?共建有15座陵寢,皇帝陵5座、皇后陵4座、妃園寢5座、公主園寢1座,埋葬帝、后、妃及皇子、公主等共161人。
第一次被盜是乾隆裕陵和慈禧定東陵地宮。第二次是1945年8月份,其時日本人已投降,主角是土匪王紹義。他乘日軍投降后時局不穩之便利,率領一伙人盜掘了清東陵內的四陵——咸豐皇帝的定陵、同治皇帝的惠陵、康熙的景陵、慈安太后陵。
然后幾十年間整個清東陵14座陵寢,157人的墓幾乎無一幸免。還有清西陵的崇陵光緒的陵墓被盜,因為目的大,又傳言隨葬品多,每年都有不少盜墓賊盯上,不知道有多少寶貝被盜。
“剛才那個小子就是個賊,他入室偷了我和這幅畫,結果遇見你。”
小鏟子不愧是土夫子的信物,幾句話就讓新來的玉鏟交了底。原來它的主人是組織的后人,早年盜了乾隆一個妃子的墓,沒幾天就被抓住。現在還在牢里沒出來,不過倒是留下幾件寶貝,王翚就是其中之一。
“走,帶我去找!”
吳天緣開著車,按照玉鏟的指示,在近郊偏僻小村里找到一個小院,好久沒人住,小賊就是從這里偷的畫。
“衣柜下面,對,就在那里埋著。”
吳天緣三下五除二就挖出來箱子,現在他是專業挖寶箱的人,越來越熟練。
先把箱子搬上車,離開這里再說,回到家里才斬斷鎖頭,打開寶箱。
“乾隆御制白玉籽料云龍紋文房用具八件套?”
吳天緣第一眼就看見最上面的玉器,激動著,從妃子墓里出來的隨葬品,肯定都是御制。
眼前的一套白玉籽料文房晶瑩剔透,有筆山,鎮紙一對,硯臺,印章,臂擱,水呈,筆桿一共八件。云龍紋淺浮雕,陽文篆刻乾隆御制,霸氣十足!
“不愧是皇室御制,就連盒子都是上好的紫檀,可惜少了一個銅扣。”
吳天緣把文房先放到一邊,拿起下面的一個漆盒子,驚訝道:“你是龍香御墨?”
“不錯,我們是龍香墨,宮廷秘制,乾隆爺專用,一共十方。”
吳天緣好奇研究著,他只是聽過宮廷有御用四寶,其中有龍香墨,現在已經失傳。真品還是第一次見,果然有股淡淡的墨香。
“漆盒還有乾隆乙未年重裝的落款,裝飾雙龍戲珠紋飾,上好的錦繡。墨為葵花形,通體漆黑如玉,堅硬如鐵,為了防潮還加了漆皮。”
吳天緣研究著,感嘆皇家做工的精細程度,墨上還用金漆刻著御墨山水清音,淵映齋珍藏。
他小心的拿起每一塊墨,不同形狀,不同大小,每一個都是巧奪天工,精美之極。
“還有我們!紀云的硯臺!”
吳天緣突然聽見箱子里傳來嘰嘰喳喳的聲音,趕緊打開最下面的一層,竟然全是硯臺,足足有十方!
“我是紀曉嵐的半邊山端硯,有銘文,此葛山蔡學士所贈也,喜而識之,不忘…”
“還有我是雖非硯,著錄于閱微草堂硯譜第三十六方,是他的自用硯臺…”
“我,我是大名鼎鼎的紫云硯,比雖非硯更珍貴,排名第六!”
吳天緣一塊塊把硯臺拿出來,一邊看,一邊用水清理著。有“清代第一才子”美譽的紀曉嵐,學富五車,更是位大收藏家,一生嗜硯成癖,將其書齋命名為“九十九硯齋”,所藏多為古硯名品。
他每次得到佳硯,都會約桂馥、伊秉綬等書法名家一同賞玩品評,并題詩硯上。他與時任宰相的劉墉更是志趣相投,不但詩文唱和,而且相互贈硯甚至攘奪。紀曉嵐在一硯銘中風趣地寫道:“城內多少貴人居,歌舞繁華錦不如。誰見空齋評硯史,白頭相對兩尚書。”
紀曉嵐所藏硯都有硯銘,集佳石、文學、雕刻、書法于一體,使精巧玲瓏的硯錦上添花。在一方“留耕硯”上,紀曉嵐所題硯銘是:“作硯者誰,善留余地,忠厚之心,慶延于世。”表達了他對于那些相處時給別人留有余地的忠厚人士的由衷贊賞。
紀曉嵐晚年將所藏古硯拓編成《閱微草堂硯譜》,特把乾隆嘉慶兩位皇帝的3方賜硯列于硯譜之首,他對這幾方硯極為珍重,勒銘囑“子子孫孫世寶用之”。
“這里有紫云硯,我記得應該是存世量僅為八塊之一!臺灣翦淞閣閣主黃玄龍有一塊紫云,這是第二塊。”
吳天緣把所有的寶貝都整理干凈,看著滿桌的筆墨紙硯,御用四寶,真是賞心悅目。
“難怪乾隆老兒喜歡這些,放在書桌上就是好看,以后我也弄一桌子宮廷御制。”
吳天緣突然心血來潮,把書桌清理干凈,擺放好剛到手的文房四寶,在放上康熙五彩的花瓶,鋪上王翚的富春山居圖,站在書桌前,聽著它們講述當年御書房的趣聞,久久不能自拔。
要是有外人看見這一幕,肯定嚇的要死,一個書桌最少一個半億!不說別的,就光清四王的富春山居圖最少大幾千萬,加上御制四寶,紀曉嵐的紫云硯,無敵了!
“這些要是讓胡建民看見,又是一陣腥風血雨,這次在京城,一旦上拍絕對很多人搶。龍香墨已經失傳多年,市場很是稀有。加上乾隆爺御制的文房套裝,紀曉嵐的十塊硯臺,嘿嘿,又是精品皇家專場的節奏。”
吳天緣把王翚的富春收藏起來,自己留著,其他的算算又是個專場,帝王四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