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開大觀園,一年又一年(下)

轉眼秋至,大觀園飄滿了桂花的香味,沁人心脾。獵  湘云等人素知賈母愛熱鬧,特地邀請她出來賞桂花,賈母果然欣然應允,帶著王夫人、薛姨媽、李紈和王熙鳳一起來到大觀園。

  賈母問:“這園內哪處最好?”

  王夫人道:“老太太說哪處就去哪處。”

  王熙鳳便提議去藕香榭:“那邊已經擺上,山下兩棵桂花也開得最好,河里的水也碧青,坐在亭子上,眼界也清亮。”

  賈母抬手道:“那就去藕香榭。”

  說著,在眾人的簇擁下,朝藕香榭走去,路上探春問寶釵:“詩的題目可都擬好了?”

  “已經全部擬好。”

  湘云側頭過來問:“你們在說什么,可是在說三姐夫?”

  探春立即紅了臉,上前要去捂湘云的嘴,寶釵微笑曳。

  李紈、鳳姐等人見她們姐妹玩得開心,也都相互指點微笑,李紈道:“三丫頭自從和那賈里玉定了親事,倒比以前開朗了許多。”

  扶著賈母的鴛鴦道:“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三秀嫁得如意郎君,心情舒暢,自然比以前開朗。”

  李紈笑道:“鴛鴦姑娘也想嫁如意郎君了?”

  鴛鴦道:“我要伺候老太太一輩子,是不嫁人的。”

  賈母拍了拍鴛鴦的手,道:“等以后給你找到了好人家,一定風風光光把你嫁出去。”

  鴛鴦嗔道:“你老也跟著大奶奶一起拿我圈了。”

  眾人都笑起來,李紈推了王熙鳳一把,道:“我說鳳丫頭你今天是怎么了,居然沒有接話頭。”

  鳳姐忙笑著說:“鴛鴦素來是服侍咱們老祖宗的,我在想得有多大福氣的男子才能做得咱們鴛鴦姑娘的如意郎君。”

  鴛鴦指著鳳姐怒道:“二奶奶你再說看我不撕你的嘴。”

  眾人又笑起來,自然沒有現鳳姐雙眼中掠過的那一抹含義不明的落寞。

  一時到了藕香榭,賈母帶著王夫人、李紈等坐了一桌,賈癟、林黛玉、薛寶釵等人坐一桌。

  待眾人坐好,丫頭們的茶水也將將煮好,都提了上來給大家倒了。

  鳳姐道:“喝了茶,一會大伙一起吃螃蟹賞景兒。”

  賈母道:“吃螃蟹不可無酒”

  王熙鳳笑道:“我就說,要論吃,在座的有哪個及得上老太太,老太太放心,酒水都已經給您備著呢。”

  說著一邊回頭吩咐丫頭們去燙酒,一邊著人去拿螃蟹:“螃蟹放在蒸籠里一并拿過來,一次也不用多,十個夠了,吃完再去拿。”

  那邊湘云又大大咧咧地問黛玉:“待會大家吃了蟹肉作詩,要不要請三姐夫也作一?”

  林黛玉正要問三姐夫是誰,轉眼看到探春低頭,登時明白過來,掩嘴笑道:“這個莫要問我,要問你的三姐。”

  薛寶釵看著二人,附在探春耳畔道:“你若一直這般害羞,她們會沒完沒了圈你。”

  探春何等聰明,一點就通,這時抬起頭,看著林黛玉,道:“所謂一事不勞二主,上次是林妹妹作書相邀,這次也仍舊由你去問。”

  黛玉道:“上次他就說下次咱們再起詩社,千萬不要再叫他了,估計是真的不擅此道。”

  湘云道:“他若不擅此道,我們這詩社也不用開了,一定要請。”

  黛玉推脫不過,只好道:“我一會就寫信去請。”

  探春猶豫了一下,臉上忽而又是一抹若有所思的淺笑,走到林黛玉旁邊,在她耳邊輕聲道:“待會送信時,順便讓帶幾只螃蟹過去。”

  林黛玉轉眼看著她,探春以為她又要圈自己,正要解釋,卻現黛玉并沒有說什么,臉上滿是贊嘆的表情,然后微微點頭。

  我可不是成心想送大螃蟹給他啊,是因為那天他自己說什么又到了吃螃蟹的好時節。

  探春在心中默默地解釋了一遍。

  大家吃了蟹肉,喝了黃酒,開始各自玩耍,有人遙遙指著山下桂花評頭論足,有人在河邊逗魚玩水,王夫人攙著賈母看了一會,道:“老太太剛吃了蟹肉,回去歇歇吧。”

  賈母嗯了一聲,叮囑小輩們不要多吃,繼續玩自己的,這才跟王夫人回去。

  賈母王夫人走了不久,黛玉即給賈里玉寫信,然后隨著幾只螃蟹一道送往莊外。

  今天已經有三撥人來給賈里玉送螃蟹,等到林黛玉的信和螃蟹送來時,平兒已經自己蒸出了一籠。

  “已經說了詩社不用叫我,結果邀請信還是來了。”賈里玉看完黛玉的信,笑著說道。

  平兒道:“你之前寫過幾,他們都說好,估計以后也不會忘了你。”

  “關鍵是沒存貨了罷花,這個時代還是很純潔的一個詞呢”賈里玉自言自語,平兒看了他一言,不知道他在說什么,但是顯然已經習慣了他這樣說話的習慣。

  “你的淚光,柔弱中帶傷,慘白的月彎彎,勾住過往”

  賈里玉那邊突然低聲唱了起來。

  平兒問道:“這唱的是什么?”

  “菊花臺。”

  “菊花臺?這詞和調子以前從沒聽過這樣的”

  平兒幼時在王家長大,后來隨王熙鳳到了賈府,雖是丫鬟身份,但所見所聞都非比尋常,可謂見得多聽得多,如今聽賈里玉唱的這幾句,大覺新鮮。

  賈里玉唱了幾段,突然福靈心至,起身進屋,不久之后,拿著一張折疊好的宣紙出來,遞給送信人,然后給了二兩銀子,道:“原路送回去吧。”

  那送信人歡天喜地地接過銀子和宣紙,立即趕回賈府了。

  大觀園內,十二題已經全部做完,眾人看一,贊一,彼此稱揚不已,最終還是推黛玉的辭菊為魁。

  正品評時,一個丫頭從外面跑進來,把賈里玉的回信遞給林黛玉,林黛玉趕緊打開看了,看到上面寫著兩,一詩一詞。

  詩名“飲菊”,是一五律:

  南山終未見,猶是采菊人。

  明月戲竹籬,清風弄木門。

  石臺飲晨露,寂寞醉黃昏。

  酒香漂泊去,君客何處聞?

  林黛玉念了一遍,道:“這太露痕跡,恐怕二哥意不在詩。”說著遞給探春,探春看罷,點點頭,道:“他是要離開一段時日。”

  其他人傳看了也是同一個結論,然后史湘云忽然高聲道:“你們再看下面這小詞。”

  寶釵、探春、黛玉都圍了過去,看到下面小詞寫的是采捎: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秋陽,今又秋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他要去打仗嗎?”

  史湘云問道,探春一時愣住,不知如何作答。(

飛翔鳥中文    龍王戒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