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308 李燁的發展大計

  于是,在楚瑜那邊,封賞多少百官還在爭論的時候,楚昭這邊的封賞已經確定了下來。``

  楚昭官封東南大都督,總管水陸兩師。

  楚昭手下的二十萬正規軍不召回,楚昭就地再在麾下蠻族部落選取精兵成軍。

  而楚瑜那邊的楚軍,則是開始要撤回一些了,常年布置這么多大軍在這里,后期可吃不消。

  而李燁封地遷移,已經不再是齊云山,而且封地面積大了無數倍。

  包括了狼蠻沙蠻和蒼蠻三家蠻族部落生活的區域。

  李燁的治理區域,這就是這三家蠻族加上東蠻了。

  李燁的爵位,也從齊云侯升為了越國公。

  李燁需要在新的封地里,重新找個地方,建立他的大本營。

  李燁回了一趟齊云山,將山上的建筑重新轉變為卡片,收了起來,等建造好地方,再重新布置。

  越往南,奇山大川越多。

  李燁綜合考慮,在三蠻中間的地帶,選擇了一處地勢還算不錯的山脈,建立山城。

  這山脈并沒有齊云山陡峭易守難攻,也沒有太多的靈氣,不過要比現在已經靈脈廢除的齊云山好一些。

  李燁在這里重新安定下來以后,就是要開始大練軍了。

  主要軍隊來源,肯定是蠻族軍隊。

  將樂寧清昔日在百蠻教手下安插進去,大概至對軍隊有了一定的掌控力度。

  只不過李燁現在的統治,完全是依賴樂寧清的。

  這還需要時間,才能抵消樂寧清的影響。

  這些李燁并不是很在意,他最在意的,還是他的三千蠻神軍。

  靈脈和礦脈不好找,但還是有的,李燁吩咐手下星火組織抓緊時間在這南蠻大地群山之中尋找,另外更多得收集孤兒,擴大蠻神軍的規模,若是能找到高級礦脈,那還能敗蠻神軍提升為中級。

  大雷音寺的大和尚們不管這些軍務的事情,現在楚昭麾下,各地寺廟建起,這些大和尚也忙得很。

  李燁只主要管蠻神軍的事情,蠻軍過問得不多,狼蠻沙蠻和蒼蠻三族軍隊,都交由樂寧清以前的手下來管理。

  李燁主要的時間,還是用于練武。

  時間一點點過去,楚昭這邊,采取安撫的政策,很快地就平定了局勢。

  而楚瑜那邊,由于他之前血腥之策結下的仇怨,使得到處烽煙四起。

  大批的楚軍已經被朝廷召回。

  楚瑜手上的正規軍,數量和楚昭一樣,只有二十萬。

  這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只不過現在百蠻部落散沙一片,也沒有了心氣,有影響力的蠻人也被楚瑜殺得差不多了。

  因而各地鬧事的蠻人雖然多,但都不成氣候。

  楚瑜麾下大軍一到,很短時間內,基本上就能平息叛亂,只是叛亂此起彼伏,楚軍一直得不到休整。

  連帶著還有許多深受其害的蠻人,不堪忍受這常年的戰亂,逃到了楚昭這邊。

  李燁初步建立起了一只二十萬的常備軍,基本上都由蠻族組成。

  李燁做得更多的,除了建立寺廟拉攏大雷音寺以外,就是開始從大楚中原地帶,向大楚朝廷申請移植一些高產的作物,以及最先進的種植技術。

  李燁再結合前世腦海里的記憶,設計出犁田開坑的工具,以及養蠶紡織的技術,和紡織機的建造圖。

  御獸的技術,和樂寧清詳細討論過,馴服兇獸來開墾荒田。

  李燁在封地上的平原地帶,建立起一個個小城鎮。

  李燁要做的,就是把麾下蠻族部落,改造成男耕女織的傳統農耕文明。

  到時候這些蠻人脫離了大山的庇護,就不再是蠻人了。

  他們依靠城鎮,在大山里無法生存的時候,他們就會害怕起李燁來。

  否則現在的話,他們日后真要有二心,李燁對他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他們一躲進深山里,李燁除了放火燒山常年圍困以外,是很難逼出這些人來的。

  大山里有各種食物,可以常年累月生存不出來。

  而日后困居于城鎮就不同了,城鎮里可沒有太多的食物和水源。

  到時候李燁一包圍城鎮,不需要進攻,時間一長,里面的人就堅持不下去。

  所以說,李燁一開始都沒有怎么抓手下二十蠻軍的控制權,因為他手下人才太少了。

  而且都是蠻人為主體,他怎么抓控制權都很難。

  那還不如從根子上改變整個蠻族部落。

  只要這些普通蠻人百姓跑不了,那他們的丈夫兒子參軍,因為他們都處于李燁的直接攻擊下,這些士卒也就不會對李燁有二心了。

  李燁一點點推進他的計劃,而蠻人本身,是看不出李燁深層次的用意,他們對此還是很歡迎的。

  在城鎮農耕生活,肯定要比山林打獵生活好得多。

  農耕一年無憂,不用冒險。

  而打獵卻是朝不保夕,不一定每天都能有收獲,而且山林里面產出有限,各種兇獸也非常可怕,蠻族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人口一直都上不去。

  李燁農耕保障他們的肚子不挨餓,紡織的話,絲綢是發展經濟,棉花是保障他們自身不受凍。

  解決了這些問題,李燁到時候在這些蠻人心目中,威望想不高也不行。

  而大雷音寺宣傳的佛教,則可以很好地去除這些蠻人心中的野性。

  前世這一點滿清就做得很好,用一個佛教,硬生生毀了蒙古的黃金家族。

  李燁倒是無需做這么極端,佛教的教義也不是非常好,需要根據情況改變一些。

  李燁日后還要靠這些蠻軍征戰天下,并不是真得想讓這些蠻人完全從狼變成綿羊。

  半年時間,李燁過了二十歲生日的時候,這些事情總算是走上了正規。

  李燁在自家封地,一共建立起了五個城鎮。

  每個城鎮都代表一個集聚區。

  現在這些城鎮還不大,一開始來的蠻人并不多,但是第一批水稻和棉花種植收獲以后,不需要李燁再多做宣傳,無數蠻人自發地從大山里出來了。

  尤其是養蠶絲綢,大楚中原也沒有絲綢,這種滑如女子肌膚的神奇布料,價值千金。

  財帛動人心,幾家蠻族大部落,都看到了其中的好處。

  養蠶紡織,都是需要很多人力的。

  這些蠻族部落的高層,自發地開始鼓勵族人出山,進城鎮生活。

  城鎮開始擴建,更多的小村莊開始出現,到一定的時候,這些小村莊也會變為新的城鎮。(

飛翔鳥中文    武道系統之草民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