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蠻和狼蠻的軍隊,往南下追著楚軍而去。
蒼蠻長老在回稟了這個情況之后,蒼蠻都陷入了絕望之中。
蒼蠻幾次試圖突圍,但是周圍箭如雨下,都將他們射了回去。
楚軍只是嚇退他們,弓箭多半沒有朝蒼蠻士卒射擊,所以蒼蠻倒是沒有多少傷亡。
徒勞無功,蒼蠻反而還多耗費了一些力氣。
沙蠻在狼訶的帶領下,往南而來。
楚軍果然兩萬七千人,都駐守在大路上。
楚軍已經在這里建造了新的營地,臨近水源的高地。
沙蠻族長覺得,他這邊有八萬人,比楚軍要多得多,并不用害怕楚軍。
只是等到他列好軍隊,準備往著楚軍營地進攻的時候。
狼訶帶著狼蠻軍隊,跟在沙蠻后面,已經悄悄包圍了沙蠻的后路。
沙蠻這時才感覺出有些不對勁了。
“狼訶?”
沙蠻族長有些不敢置信地看著狼訶。
狼訶臉上微微苦笑,這種不光彩的事情,他也是不想做的,但是沒有辦法。
狼訶的沉默不語,顯然就是默認了沙蠻這邊的推斷。
沙蠻族長怎么也想不明白,才短短幾天,狼蠻居然就投靠了楚軍。
現如今就和李燁以前商議軍情時說的那樣,利用蠻族部落之間的不和,個個擊破。
沙蠻這邊面對狼蠻的背叛,非常憤怒。
憤怒有時候是能夠增長戰斗力,但他們在暴怒狀態下的進攻,雖然攻勢驚人,但李燁這邊,卻是不和他們正面對戰。
他們攻來的時候,李燁這邊就命人射箭,一頓箭雨逼退沙蠻。
加上狼蠻的四萬人,一共六萬七千人,借助這里不算太寬闊的地形,以及事先準備好的防御工事,足以團團包圍住沙蠻,不讓他們突圍了。
一次次突圍無果,反而還白費了氣力,憤怒的心情也消失殆盡,沖擊越來越無力。
兩天以后,久等援軍不至的蒼蠻,在缺水的情況下,得到了李燁的勸降書信。
得知狼蠻之前就已經投降了,而現在沙蠻也被困住了。
“族長,就這么投降了嗎?”
蒼蠻長老不甘心地說道。
“信里的內容你也看了,這么長時間都沒有看到沙蠻和狼蠻,看來他們是真得如同信里所說,狼蠻之前就已經投降了,可惡!”
蒼蠻族長有些無力地說道,面對現在的局面,他真得是有心無力。
看著周圍口唇發白干涸的族人,蒼蠻族長嘆了一口氣,“投降吧。”
所有的蒼蠻士卒放下手里的武器,脫去身上的鎧甲,慢慢地從石山上爬出來。
這一回不再有弓箭射擊。
等他們爬出來的時候,就立刻會有楚軍士卒前來看押。
他們身上沒有武器和鎧甲,現在又嚴重缺水,根本沒有絲毫戰斗力了。
所以李燁也不擔心他們現在還會暴起。
而且一旦投降,士卒的心氣就已經沒有了,再想鼓動起來,也是很困難的。
蒼蠻投降之后,同樣為了以防萬一,李燁也將他們的長老族長都請了過來。
這些高層都處于李燁的控制下,剩下的蒼蠻士卒,也不可能有任何異動。
而李燁身邊,有三千蠻神軍和補天閣大雷音寺的長老尊者,自然可以輕易對付這些蠻族長老。
蒼蠻一投降,唯一剩下的沙蠻獨木難支,見到蒼蠻長老的身影之后,自然也只能是投降了。
李燁對這樣的結果,絲毫不意外。
三家蠻族部落會這么容易投降,一是因為百蠻國處于絕對下風,很難戰勝楚軍,極大可能會亡國了。
因而他們沒有希望,沒有援軍會來拯救他們。
他們很容易就會陷入絕望之中,本身百蠻國就是一個松散聯盟,各個蠻族部落對于百蠻國的忠誠度并不是非常高。
必要的時候,他們會為了部落的利益,放棄國家立場。
二則是李燁自身蚩尤蠻神弟子的身份,這更加容易取得蠻人的認可。
若是換做其他楚軍將領,那蠻族部落就不會這么輕易選擇投降了。
此次楚昭麾下,獨自領軍前來攻打三蠻,沒有人比李燁更加合適了。
沙蠻投降的當天晚上,李燁就在軍營里設下了酒席。
沙蠻和蒼蠻這邊的人,看到狼訶的時候,都是冷哼一聲。
顯然他們心里非常地不痛快。
這一仗打得這么窩囊,就是因為狼蠻這個奸細的緣故。
“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現在這里戰事結束,日后都是大楚的子民了。我會將先進的種植技術和各種種植的器械交給你們,幫助部落發展。”
“以后蠻族部落就不需要以打獵為主,可以像楚人一樣,以種植為主。這里蠻地我看過了,雖然山林多,山林不適合種植,但是河流也很多,在河流周圍的一些平原地帶,土地都極其肥沃,非常適合種植。”
“只要糧食足夠,我相信蠻族部落都會迎來大發展,人口也會大大增加。”
李燁開口說道,向三家蠻族部落描繪以后的美好生活。
將農耕文明引入南蠻,是非常有必要的,李燁以前就已經考慮過了。
一來確實是為了增加糧食產量,可以讓蠻族人口大大增加。
只要李燁能成為蠻族之主,那蠻族人口增加,也就意味著李燁的實力在增強。
二來農耕文明勢必就會發展成城鎮,而且蠻族人也會走出深山,住到適合種植的平原地帶。
這樣的話,李燁就方便控制他們了。
只要過個十多年,一代人的時間,下一代人適合了平原的生活,習慣了種植,那就很難再回到深山生活了。
現在打獵為主的南蠻部落,李燁很難控制,因為蠻人都在深山里面,哪怕是用軍隊,也很難在深山里找尋打游擊戰的蠻人。
可只要出了深山,一個個城鎮,可就很難逃脫了。
只要他們的人身安全處于李燁的控制下,就不愁他們會不馴服。
李燁的話,還是有點作用的,沙蠻和蒼蠻不再盯著狼蠻這邊,當然也沒有好臉色就是了。
“啟稟侯爺,百蠻以前也嘗試過種植,從大楚那邊引進技術,但是這里土地開墾困難,收成極少,”狼訶開口對李燁說道。
“無妨,原因我知道,我可以解決的,”李燁淡笑說道。
這南蠻之地,就和前世的長江以南一樣,山林的地方是不適合種植,但肥沃的土地也很多。
只不過這里土地濕潤厚重,不像大楚北方土地干燥輕薄一些,尋常的器械不適合蠻地種植。
李燁是記得不少種植器械的,加上蠻人擅于御獸,到時候以兇獸之力幫忙開墾土地,收成會很多的,比北面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