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12 南征百蠻的課題

  李燁沒有理會這些人,在腦海里默默看著前世的兵法以及歷史戰事典故。

  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太公六韜,武穆遺書,紀效新書,練兵實紀…

  這些兵法,是李燁基本上花光了所有宗門貢獻值才置換出來的。

  好在補天閣這里還有無數藏書,收錄之后,武道系統還能繼續產生宗門貢獻值。

  前世的這些兵法,是非常重要的寶貴財富。

  這個世界以武為尊,相對應的,他們在軍事理論上,建樹就不多了。

  而且比較流行前世三國演義里描述的那種斗將。

  往往是兩方大將單挑,勝者軍心大振,敗者無心作戰。

  真正各種練兵、伏擊、夜襲等方面,倒是也有,但并不多見。

  很多人是認為只要自己武力高了,挑贏敵將,自是能夠戰無不勝。

  所以現在選擇學習軍事知識的,才會人數不多。

  趙青菱乖巧地坐在李燁身邊,手里拿著沙盤兵棋的下棋規則介紹,仔細地看著。

  趙青菱倒是對這兵棋很感興趣。

  她個性聰慧,平時就喜歡下棋,有時候李燁練武練得累了,也會陪她下棋。

  李燁對于棋道也有所鉆研,兩人都算高手,下棋倒是互有輸贏,不分勝負。

  時間很快過去,老師到了教室以后,李燁才停止了閱讀兵法。

  這軍事課程,李燁還是要聽老師教課的,光看書只是增長理論知識罷了。

  而軍事不是理論知識就足夠的,那樣只會成為趙括之流,紙上談兵罷了。

  所以李燁必須要多聽多練,不僅要聽課,還要和其他同學甚至老師,在沙盤上演練兵棋。

  只有這樣,才能一定程度上模擬戰場、提升軍事知識。

  當然最關鍵還是要上真實的戰場。

  教導軍事的老師,是個看上去非常儒雅的青年男子,容顏倒是不老,看上去二十多歲,但是兩鬢有些微微斑白的發絲,倒是顯示了他應該有三十多歲了。

  孟冰靈因為保護離雁兒,也在這教室里面。

  這青年男子,顯然是和孟冰靈相識的,都是補天閣里的老師。

  他看了看離雁兒,不需要孟冰靈多說,他也能猜到是怎么一回事。

  “各位好,今年選擇學習軍事的新生,倒是比往年多了不少,我叫易何旭。”

  易何旭開門見山,做了簡單介紹,就直接開始講課。

  “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大楚想要南吞百蠻,北拒夏國,今日,我就以此為題,大家來討論一下,如何南吞百蠻。”

  易何旭教書倒是別樹一幟,直接拿現在最潮流的事情,用來教學,瞬間就勾起了學生的熱情。

  哪怕是唐睿這樣并不想學軍事知識的人,也開始不由自主地動起腦子。

  畢竟統帥千軍萬馬,指點江山,大多數男子還是很喜歡的。

  李燁在腦海里也推演過大楚進攻百蠻的軍事行動。

  畢竟他還想著日后能夠獲取軍功,從而脫離趙家自立。

  百蠻國不是那么好攻的,這么多年,中原王朝變換無數,沒有哪個王朝,征服過百蠻國。

  百蠻國分為無數蠻族大小部落,由百蠻教聯合在一起。

  雖然可能力量分散,沒有大楚的皇權統一,但是南蠻地形惡劣,且與大楚之間,有一條大江相隔。

  大江以南,遍地群山,山勢綿延。

  百蠻坐擁山水之險,大楚想要征服,真得很難。

  “若想打敗百蠻,首先需要解決三個問題。”

  易何旭倒是沒有讓學生想太多,接著說道。

  “第一,大江之險,如何渡江?南蠻水系眾多,所以百蠻有精銳水軍,而且蠻族擅于御獸,異種水蟒、鱷魚、大鯤等等,皆是需要解決得難題。”

  “第二,渡江之后,如何山地叢林攻堅作戰?豺狼虎豹,毒蟲蛇蟻,皆是百蠻大軍。南蠻久居山林,且占據山勢之利,我大楚軍隊再精銳,在山林之中,就算南蠻軍隊不御獸,也很難打得過南蠻。”

  “第三,后勤如何保障?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就算解決了上述兩個問題,正面擊破了百蠻的軍隊,但也不可能全殲。天上飛鳥,是百蠻耳目,糧草隊的動向,肯定瞞不過百蠻。在如此眾多水系山系的地方,有眾多適合伏擊之地,如何保障糧道通暢無阻?”

  “這三點是主要問題,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問題,但相對而言,其他問題,都還好解決一些。比如水土不服的問題,南蠻瘴氣無數,且蠻軍喜歡用毒,士卒身體肯定會出現問題,不過只要大楚藥材多準備,且行軍多配醫師,倒也還是能夠解決的,只是耗費很大就是了,以大楚的國力,能夠支撐。”

  易何旭洋洋灑灑,一下子就說了很多。

  李燁聞言暗自點點頭,這易何旭確實很有才,拎出來的三點,確實是最難克服的主要問題。

  其實三點可以歸于一點,那就是南蠻的地利太強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這三大要素,天時得看戰事發生時的具體情況,地利肯定是南蠻占據壓倒性優勢,而人和的話,大楚也并不占據太大優勢。

  畢竟百蠻是被侵略的一方,戰斗意志肯定是有的。

  要不是百蠻是無數部落組成,只靠百蠻教居中調配,中間多少會有矛盾,這才導致在人和上面,百蠻國比大楚弱一些。

  “我們一條條來討論,首先第一個問題,如何渡江?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說出來交流一下。”

  在這軍事學院里的人,就算不是真心來學習軍事知識的,倒也沒有不學無術之人,都受過良好的教育。

  一個個沒有馬上就信口開河,大多數人對這個話題還是很感興趣的,都是仔細地思考起來。

  針對這個問題,李燁想到了前世隋朝滅南陳,陳國自恃長江天險,面對隋朝的進攻不以為然。

  名將賀若弼使用了兵不厭詐的策略,他先隱藏了精銳戰船,再布置了破船五六十艘置放于長江小港汊內,故意給陳朝造成隋朝沒有水軍的錯覺。

  然后又讓沿江部隊在換防之際,大張旗鼓,陳人以為敵兵要發動進攻,慌忙準備,但隋軍并不發一矢一鏃,便匆匆而去。

  日子一久,陳軍知是換防,也就懈怠了。

  因此等到隋軍真得渡江時,陳軍并未發覺,使得隋軍從容渡過長江,破除了長江天險。

飛翔鳥中文    武道系統之草民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