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二十七章 新布署,后方猜想

第二百二十七章新布署,后方猜想第二百二十七章新布署,后方猜想  孫連仲抵達開封后,聽取匯報,布置兵力。這時,他才發現進攻開封的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他有不勞而獲、摘桃子的嫌疑。思來想去,孫連仲采取了一個折衷的辦法,把光復開封的功勞讓一半給第三集團軍。

  第二天黃昏,伴隨著轟隆的巨響,開封古城墻在東西兩面被炸開了上百米的缺口。第三集團軍的周遵時第二十師,第二集團軍的二十七師,在炮火掩護下,迅速攻入開封,東西對進,與開封日軍展開激戰。

  周遵時的二十師經過了第一次開封戰役,武器裝備又有所加強,技戰術水乎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第二集團軍的二十七師,有臺兒莊戰役的老底子,也算是有巷戰的經驗。兩個師,兩萬余人,占據著絕對的兵力優勢。

  經過十余個小時的血戰,開封第二次光復,日軍三千余人被全殲,豫西最大的日軍據點被拔除。

  等到日軍第三十五師團突破層層阻截,進抵原陽縣時,開封已經失守一周。而擋在面前的是攻取開封后沒有后顧之憂,且嚴陣以待的六個師(包括歸建的八十一師)、一個軍(孫殿英的新編第五軍)、一個獨立旅的中國x軍隊。

  以黃河故道為第一道防線,二十多公里的縱深防御,十萬以上的中國x軍隊,平漢線時斷時續,游擊武裝頻繁騷擾,第三十五師團面對的局面十分不利。且沿隴海路西進的田中勤步兵團已經覆滅,師團長原田熊吉在試探著進攻了兩回,全都失利后,不敢再繼續深入,請示上峰后,主力暫退回新鄉。

  至此,由淮陽戰役發展成的會戰以國x軍的勝利而暫告結束。但這并不是最后的結局,如同拳擊比賽中短暫的休息,敵我雙方在調整、積蓄著力量,準備著下一回合的廝拼角斗。

  “開封易攻不易守,十萬多國x軍長期駐防,壓力很大。”

  “日軍退守新鄉,是一步好棋。既可窺視開封,保持壓力,還能沿焦作、沁陽、太行山古羊腸坂,攻入山西,打通太行山南側的豫晉通道,實現與侵晉日軍的會合。如果達成這個目標,就形成了對八路軍太行軍區、太岳軍區和該地區國x軍部隊的包圍,進而分割、蠶食、摧毀我抗日根據地。”

  “但我軍取得會戰勝利,隴海路西段幾乎被全部摧毀,并光復了路南的廣大地區,已經形成了很大的戰略縱深,日軍想再卷土重來,困難不小。”

  “如果日軍沒有大的動作,在以后的兩三個月內,我軍應停止北進,盡量少刺激鬼子。”

  “各部的戰損應該很快就能得到補充,但要保證戰斗力,還要加緊訓練整頓。而且,在三個月內三縱的五個支隊至少要擴充至兩萬人,也就是每個支隊最少四千人槍。要知道,下回鬼子來進攻,不會是聯隊級的,旅團級的有可能,也不排除會是師團級的。”

  “即便是師團級的進攻,我們也不用害怕。首先是戰術打法,其次是友軍配合,我們并不是孤軍奮戰。”

  “其實,對于鬼子的大規模進攻,我們是有經驗的,也有比較成熟的打法,而更要警惕的是鬼子的蠶食和封鎖。新上任的多田駿是個需要研究,需要重視的對手,盡管我們處在華北的邊緣,壓力可能會小一些,但絕不可掉以輕心。”

  “根據地的重心西移,也就意味著要形成新的防御圈,各部防守的區域大了,雖然兵力擴充,也會顯出薄弱之處。這就要求各部主官在布置兵力時要更加靈活,部隊的調動要更加快速,重點防守的地方要更加堅固。”

  軍事會議上,楊天風講了很多,而且將形成文件資料,下發到未能到會的各部主官手中,并向下傳達。

  豫西、豫東,戰略、戰術,相關的、暫時無關的,楊天風都講到了,他希望手下的軍官們能開闊眼界,提高軍事素養,提升指揮水平。

  根據地擴大了一倍還多,以商丘、柘城、淮陽為線,以東的地區都歸楊天風這個豫皖邊游擊副總指揮管轄。但他分身無術,且歷史的軌跡也發生了變化,就更加需要能獨立指揮、精明強干的手下。

  當然,事情是多了,復雜了,但戰勝的收獲也是巨大的。繳獲的武器、彈藥、糧食、棉花等物資,馬上就要秋收的莊稼,還有大量反正的偽軍和光復區踴躍參軍入伍的百姓,以及戰區和國府調拔的物資和獎勵的金錢。不僅為三縱擴充創造了有利條件,占據了豫東糧倉,還解決了“民以食為天”、“打仗靠后勤”的大問題。

  人民生活水平能夠保持溫飽,或者有小幅的提升,才會有更旺盛的抗戰熱情。這或許與大多數人想法不同,但卻是楊天風從后世帶來的固有思維。

  留下參謀長梁末青坐鎮,按照計劃布署兵力,楊天風趁著敵我雙方短暫的偃旗息鼓,率領警衛營趕回永城。產業搬遷、分流已經確定,大量的工作還需要他去指導安排。

  晚霞已從天邊消逝,暮色籠罩下來,窗外濃郁樹林的枝葉的輪廓已經模糊,仿佛要溶化在越來越濃的夜色之中。

  蔣委員長坐在長沙發上,面孔對著窗外,聽戴笠在匯報著把高宗武、陶希圣營救到香港,日汪密約即將公之于眾,給賣國漢奸汪精衛以沉重一擊。

  “文白,請孔院長、張秘書長、王部長…嗯,還有端納先生,一起來研究、起草《為‘日汪密約’告世界友邦書》。”蔣委員長等戴笠匯報完,沉思了半晌,吩咐著侍從室主任張治中。

  “是!”張治中領命而去,屋內只剩下了蔣戴二人。

  戴笠恭謹地站著,知道委員長肯定還有事情要問他,腳有些麻,他不留痕跡地換了下重心。

  “豫東、豫西大捷,呃,這個時候取得勝績,時機很好,振奮民心士氣,遏制汪逆引起的投降求和之風。”蔣委員長緩緩說著,話風一轉,看著戴笠問道:“楊天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來是要再次嘉獎表彰的。但有些問題要弄清楚,就是他背后到底是什么勢力,什么組織在支持。”

  戴笠略想了一下,說道:“校長說得極是,學生一直在派人觀察、監視,但至今也沒摸到頭緒。”

  “哼!”蔣委員長象是冷笑了一聲,說道:“單槍匹馬,化裝刺探,就能搞到各國的科技機密?之前我也只是懷疑,有些猜測,但還不確定。看到你昨天呈上的甲報,楊天風背后的勢力也就差不多露出水面了。”

  “校長睿智,學生愚鈍。”戴笠有自己的猜想,但卻不說出來。

  蔣委員長伸手向下按了按,示意戴笠坐下,瘦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說道:“雷達,呃,這個東西有幾個國家有?日本,沒有;蘇聯,沒有;連法國都沒有。按照軍統的情報,現在也只有英、美兩國有吧?”

  “校長分析得透徹,只這一項,楊天風背后的勢力便不難猜出。”戴笠一副茅塞頓開的樣子,而絕口不提他所提供的英美有關雷達的情報。

  蔣委員長拿起水杯喝了一口,繼續說道:“關于中日戰爭,西方國家曾共同發表了聲明,在道義上支持中國,譴責日本。歐洲戰事爆發,德日勾結更加密切,英美這些國家的首腦,可能會明白養虎為患,自生禍殃的道理了。就算他們不好公開支持,暗地里援華抗日,也是很聰明的策略。當然,我傾向于楊天風背后有美國人的支持,而不是英國佬。”

  “美國的可能性最大。”戴笠點頭贊同,“也可能是美國民間性質的團體,美國政府或不知情,或是默許。”

  “不管怎樣,這是有助于我國抗擊日本的。”蔣委員長輕輕點了點頭,說道:“中國的抗戰,不只是為了保衛中華民族。這個,這個也是保護了友邦的安全與自由。援助支持中國,也就是援助與支持友邦自己。只需要很小的代價,即可消除太平洋上永久無窮之禍患。這個道理并不復雜,相信友邦也會有很多有識之士意識到這一點。”

  “校長的見解十分重要,學生看可以加在《為‘日汪密約’告世界友邦書》里。”戴笠恭維道:“通過揭露駁斥‘日汪密約’,使友邦警惕,共同抗擊日本,抗戰的局勢可能會有較大的變化。”

  “但愿如此。”蔣委員長很欣賞戴笠能明白他的思考。

  “那,對楊天風——”戴笠欲言又止地請示。

  “人、財、物盡量滿足他,倒要看看他還能拿出多少令人震驚的東西來。”蔣委員長沉吟了一下,又搖頭道:“軍銜暫時不能晉升了,他太年輕,已經是中將,再升的話,資歷難以服眾。呃,新編第五軍,就留在豫皖邊區,歸楊天風指揮。孫殿英嘛,你看如何安置啊?”(未完待續。)

飛翔鳥中文    抗戰驚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