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大國重工 大國重工,強國之基。
然而中國的重工著實有些尷尬。
你要說他工業差勁,他也能造出神舟飛船,兩彈一星這樣的尖端科技。
可你要是說中國已然是工業強國,這顯然又并不妥當,畢竟不說其他,單單一個動機就難住了中國不知道多少科研工作者。
現代重工業的基礎其實爭得僅有兩點,一個是加工精度,這與技術有關,也和人有關。
要知道,在幾百年前,中國古人就有微雕技術,一顆米中便可雕出世間百態。然而到了近代,國人不知從何時起就把這些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東西通通丟掉了。
丟掉手藝還在其次,關鍵是曾經代代相傳的那種匠師傳承也丟了。那種精益求精的追求不見了,工業突然就變成了科學家的事情了。而技術工一下就在國內價值體系中失了地位。
世人皆以科學家為貴,而技術工則鄙之。這種價值取向使得去做工人的都是最不入流的人,但凡有其他選擇的,絕不會有人干這種事情。
然而事實上呢,人類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神奇的生物。陳學謙前世就曾聽聞,在日本有人可以用手感應出一個最精密的車床平整度是否合格。
這種技藝必然是需要天賦的,可在中國,這樣的天賦根本不可能覺出來。因為這樣的天賦并不會給他帶來機會和成功,他想要改變命運,唯一的途徑還是只有讀書。
試問這樣的一種價值體系,如何能培養出多元化的人才?
而這恰恰是中國教育最最致命的弊病所在。
無數的公知,改革家提出花樣百出的教育改革,可事實上他們的這些改革從根本上都沒有脫離一種被我們批判多年,而今卻又大行其道的思想。
“知識改變命運”其實不過是另一種“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罷了。
當讀書成為一切上升之道的唯一晉升之階,那么此時就無從談起什么多元化人才,甚至都談不上所謂的人才。
因為但凡這種體制出了人,大多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沒有差異化,沒有針對性的教育,只會讓所有人最終都成了一般模樣。
或許他們中有些人確實天賦異稟,精通應試體制的一門,最終進入某所大學深造。
可這樣的教育事實上抹滅了更多人的其他可能,最終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會事實上淪為失敗品,投身到一個其實沒有任何門檻的崗位當中去。
便以陳學謙前世所學的建筑為例,2o16年時,陳學謙從業十年,經手,接觸過的建筑項目不下2o個。碰到過的設計院不下1o個,可看看那些畫出來的圖紙,基本都是東拼西湊,這抄一點,那當一些,要說真正有自己想法的幾乎沒有。
這些人當中并不缺乏結構工程師,建筑師這樣站在一個行業頂端的人才。可陳學謙看到的沒有絲毫創造性,他們其實不過是另一種意義上流水線工人。
現代工業的流水線生產確實有其強大之處,但它也讓人喪失了自由揮的余地。
就是因為中國這樣近乎僵化的教育機制,使得國內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在面對其他國家人才時,總是缺乏了一股靈性,少了幾分深度。
因為在中國的教育機制中,強調的始終是全面,毫無特點的培養方式。
在高中時代,因為中國人口龐大,而教育資源有限,如此,教育改革其實只能換湯不換藥的采用淘汰制。
這個制度不考慮你能學到什么,僅僅是區分出你對這種體制的適應程度。你比別人更加適應你就上,不能,那么對不起,不管你是不是有特殊才華,你都只能被淘汰。
可是更加可怕的是,即便你幸運的通過了這種幾乎災難的篩選機制,獲得了寶貴的教育資源。你會現,在這里,你所學的還是像曾經一樣。
或許是你是學建筑的,但你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去學習英語,或許你是學的,可你要是不會高數同樣不能畢業。
這些荒唐的且不去說,就是專業課,也是極其陳舊老套的萬金油,還是無所不包,又無一深究。
學校這樣做,其實原因很簡單,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的學生到底適合學習什么,所以它就索性什么都教一點。然后等你走出校門時才現,自己幾年所學課程幾十門,沒有每一門之間都沒有深究,也大多不存在什么遞進關系。即便是年年都有的英語,高數,其實也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
是的,你在大學里事實上只是成為了一個粗胚,還有待你在未來選定方向,進行下一步的精加工,可這看似有道理的做法,事實上卻是學校不愿承擔起責任。
前世陳學謙大學期間光專業課就學習了,建筑設計,建筑法,建筑監理,建筑力學,建筑結構,建筑材料等等十幾門,而且往往一門課程第一年學了,后面幾年就再不接觸,那一點不深的記憶,早就被游戲給擠占了空間。
于是無數學生到頭來現自己似乎整個大學一無所獲。
當然,這樣說是不負責任的,事實上經歷過大學教育,確實使得一個人在接受知識的能力,可塑性上提高不少。
可這樣的大學真的有意義么?或者說,大學的意義真的僅此而已么?
如果這個問題的是肯定的,那么這其中的問題就極其嚴峻了。
陳學謙不敢妄下結論,但僅從他自己接觸的狀況來看,恐怕事實并不樂觀。
前世的陳學謙人微言輕,他拼盡全力也只能勉強自顧。這一世重活一世,他雖然不覺得自己會是救世主,但在自己力所能及之處,他還是愿意做出一些改變的。
大國重工,他的下一步展方向就是精密加工車床以及材料學。
動機的原理其實大家都知道,唯一的問題僅在于耐用性和可靠性上。而這就是加工精度和材料學這兩大問題。
這一次陳學謙借助著自己先知先覺的能力,利用天使投資,瘋狂截取了世界一大批頂級公司的財富。而陳學謙自己揮霍的其實很少,可他卻可以將這部取之于世界的財富進行更優化合理,對國對民更加有利的配置。
他前世自己就是寫的,對于那些重生文里,只知道抄幾歌功成名就的主角,他根本不屑一顧。這樣的人重生了也不過就是一只社會蛀蟲,平白浪費了這大好機緣。
中國古代處世之學,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這樣的抱負,現今中國教育已經不會提及了。因而造就了中國所有人都奔著錢去,至于有錢了做什么,就不甚了了了。
這樣的現實其實極為可怕,因為這已經是一種信仰坍塌了。
當一群人除了自己再沒有別的想法,這樣人與牲口也無多大差別。
而教出這樣的學生的中國教育,其病多重,可見一斑。
就在陳學謙和林宛秋接受完視頻采訪之后,網站當天就將制作好的視頻上傳到了網上,接著里程碑手機,以及最近沸沸揚揚的《冰雪奇緣》,這個視頻上傳當天就有1oo萬的點擊量。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看完這個視頻,網絡上關于陳學謙的爭論頓時少了不少。
就像陳學謙所說的那樣,或許他的電影并沒有宣揚化,但他掙得外匯卻是實實在在的用在了自己同胞身上了。
這樣的人無論怎么說都算不上是漢奸。
加上陳學謙所承諾的電影一律半價,這更使得無數人打定主意,不妨去電影院看看,究竟中國電影到底能拍成什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