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79章 岳陽樓上(第一更,再次爆發!)

  位于江湖交匯處的岳州城,那城頭上更是隨處可見一門門火炮,其中不乏重逾千斤的火炮。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座城池相當于湖南的門戶,亦正因如此,這里才會聚集著上萬湘勇。

  不過,這幾日,這岳州城與往日相比,這戒備似乎不似那般森嚴,究其原因到也簡單漢逆目光北移,不日將隨粵匪一同起兵北伐,雖說對于朝廷來說這不是什么好事,可對于這岳州城內的湘勇而言,卻讓他們長松了一口氣,至少這會他們無須再擔心漢逆隨時順江殺至城下。

  不過,不是所有人的心神都會像兵勇般懈怠,至少對于團練大臣曾國藩來說,這陣子他卻是心思沉重,先是胡林翼兵敗的消息,讓他憂心致交好友的安危,現在“粵漢北伐”的消息,更是讓他為朝廷的將來憂心不已。

  作為團練大臣的他自然知道,現在粵匪北伐軍一路所向披靡,其兵鋒幾乎無人可擋,現今其又增派援軍,且又得漢逆相助,這朝廷當如何擋之?

  難道這大清國的氣數當真要盡了嗎?

  這日和往常一般,在于城上視察城防之后,在將在下城的時候,只聽到羅澤南對曾國藩說道。

  “大人,前面就是岳陽樓,你老上去吃點東西吧!這些天來,你老沒有好好吃過一餐飯。”

  這岳陽樓是岳州城上的一景,數百年來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縱是此時雖說這岳州一派戒備之狀,但是這岳陽樓上的飯館卻沒有因此而停業,反倒是依然開著業,不過來此用餐的大都是湘軍的官佐以及幕中的幕僚。

  曾國藩沒有作聲,只是輕輕地點一下頭。這些里子他過的委實不太容易,甚至可以說,一直處于恍惚掙扎之中,全不知應該如何應對。幾乎達到了茶不思飯不想的地步了。

  這會被羅澤南這么一說,他確實覺得有些餓了,于是便抬腿朝著岳陽樓走去。待走近岳陽樓后,他的心情才稍稍開始平靜下來。但當他抬頭凝望眼前這座號稱“天下樓”的岳陽樓時,不禁又雙眉緊皺起來。

  對于岳陽樓他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極為熟悉,無論是出湘也好、返鄉也罷,他總會如湘省文人士子一般,于此間游歷。他第一次出湘時,是在道光十八年往京城赴考。那時只有27歲的他與同期赴考的友人一同來到這岳陽樓,那時這座岳陽樓是何等的雄偉壯觀,氣概不凡!登樓游覽,酒廳里高掛的是范仲淹傳誦千古的岳陽樓記,樓下是煙波浩淼的八百里洞庭。

  當時胸懷一番大志的曾國藩,反復于心中吟誦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警句,可謂是豪情滿懷,甚至暗暗立誓若能高中此生必定要以范文正公為榜樣,干一番烈烈轟轟、名垂青史的大事業!

  再后來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現在亦為這湖南團練大臣,可自己當真做到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了嗎?

  再看眼前的岳陽樓油漆剝落,檐角生草,黯淡無光,亦不見得往昔如梭的人客,全沒有昔日那種繁華興旺的景象。曾國藩不禁長嘆了口氣。他心里想,或許這是屢遭兵火的破敗吧!

  此時,他甚至忘記了數月前,返鄉時,途徑岳陽樓時,此處便是這般破敗。

  進了岳陽樓,曾國藩徑直上了二樓,揀一個靠近湖面的干凈座位坐下,羅澤南坐在對面。掌柜的更是滿面堆笑地陪著,一邊擦著桌面,一邊客氣地問。

  “曾大人,要點些什么菜?”

  不等曾國藩回答,這掌柜的又接著說道。

  “今個曾大人、羅大人可是有口福了,小樓今日新得了幾只君山的金龜,若不給大人上上一只”

  掌柜的竭盡全力的討著好,生怕一個不小心,若惱了這位曾大人,到時候自己這腦袋便離了身子分了家,那君山的金龜指的是重達斤半以上被甲金黃的王八,在往日里是存不得的,往往這邊一有那邊就會為人點走,不過現如今,這生意卻是大不如以往了。正好被他用來討論這會曾大人。

  正在掌柜的欲介紹菜點時,羅澤南注意到大人的神色凝重,則不耐煩地擺擺手。

  “掌柜的,你在嚼些什么舌頭!那金龜便上一只來,再燒上一鯉魚,切一盤牛肉,炒上一盤豆干兒,再上一壺女兒紅,就這些得了。”

  “好嘞!”掌柜的高聲答應,興沖沖地走下樓去。

  在等待上菜的時候,曾國藩呷了一口茶,雖比不上京師買的上等毛尖,但也使人心脾清爽,這是今歲的新茶。他端起茶杯,向窗外的湖面眺望。

  陽光照在洞庭湖上,泛起點點金光。遠處,一片片白帆在游弋。極目處,有一團淡淡的黑影。曾國藩知道,那就是君山。近處,沿湖岸停泊著一個接一個木排。這些木材大半出自湘南山區,扎成排后順著湘江漂流,越過洞庭湖,進入長江,再遠漂武昌、江寧等地。放排的人叫做排客。排客們終年在水面漂浮,把家也安在排上。排上用杉樹皮蓋成小棚子,家眷就住在里面。

  “這些個排客,現今往往把木排飄至武昌,將木材售于武昌,再于武昌購得鹽貨,販運回我湘省”

  似是感嘆般曾國藩道出了一個眾人皆知之事。

  “武昌賊逆與江寧粵匪一般,全無絲毫遠見,于如此局勢之下,居然大興土木如此,此等鼠木寸光之輩,又焉能令大人憂心如此?”

  羅澤南于一旁出言寬慰起來。而對他的勸說,曾國藩卻是搖搖頭。

  “江寧粵匪所建為之王府,而武昌者所建者卻是百姓之房以及工坊之用,兩者不可同日而語,我所嘆者卻是今日我湘省鹽價之高世所罕見,百姓淡食已久。有人報,那賊逆于應城尋得鹽礦,今日湖北再無淡食之憂,長久以往,只恐湘省之財必為武昌賊逆所得,如此此消彼漲下,焉是長久之計?”

  作為團練大臣的曾國藩并不像許多武官一般眼界狹窄,湘省用鹽全賴淮鹽,現今鹽路斷絕之下,鹽價騰漲,百姓卻全憑武昌販賣私鹽,鹽價之高早已令興省百姓叫苦連天,他又焉能不愁,而他更愁的卻是這銀錢流入武昌之后,必將有利于賊逆。

  可盡管明知道這銀錢流入賊逆之手,他卻又無能為力,一來是因這淮鹽斷絕,二來是這川鹽難進,所以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武昌漢逆用鹽貨換得湖南銀錢徒漲賊逆之勢。

  “大人之眼光非在下所能及!”

  羅澤南連忙恭維道,但是他話鋒略微一轉,輕聲說道。

  “待到川鹽運抵時,想來局勢自可好轉!”

  “局勢”

  長嘆一聲曾國藩望著湖上的長排,心底不禁又一次想到眼下的局勢,這局勢當真有好轉的一天嗎?

  若是那北伐的粵匪攻破了京城,這大清國又當如何?自然的,曾國藩想到了史書上的李自成,想到了崇禎的時候,他卻又搖搖頭,對于那位皇上的了解,使得他非常清楚,其斷不可能像崇禎一般,恐怕到時候皇上想來會行以“北狩”吧!

  可到那時,這大清國怎么辦?

  心底這般思索著,只見那平靜的洞庭湖上卻是陡然起風了,先前的大晴天,這會卻是滿天烏云翻滾,像要下雨的樣子。剛才還是明鏡般平靜的湖面,頓時波浪翻卷。風越刮越大,波浪也越卷越高,湖面上的木排隨著波浪在上下起伏,幾個離岸邊不遠的木排在迅速向湖邊靠攏。大雨嘩嘩而下,雨急風猛,溫順的洞庭湖霎時變成了一條狂暴的惡龍。

  瞧著這忽起的風雨曾國藩坐在樓上,渾身感到涼颼颼的。他有點擔心,這座千年古樓,會不會被這場暴風雨擊垮?

  但是他更擔心的卻是這大清國的江山,這大清國的是否能經得起這場大風雨?若是經不起這場風雨,那作為大清國的臣子,他又當如何?

  “大人,菜來了!”

  就在這時,伙計端著菜盤將四個菜端了上來,飄香噴辣地菜擺在桌上,雖說桌上的菜飄著香味,可曾國藩卻是沒有絲毫味口,只是了然無趣的喝著酒,就著素菜,心思沉重的他吃得很是乏味。

  瞧著桌上的那只甕中君山金龜,他的眉頭卻猛然一皺,這甕的的金龜可不正應了自己當下的處境嗎?

  “甕中之鱉!”

  難道自己便如這甕中之鱉一般,看不到任何希望嗎?

  正在胡思亂想之際,有些心煩意亂的他他看到離岸邊約百來丈遠的湖面上,一只黑色的外形古怪的、形若龜身、頂部煙筒噴著黑煙的船只在被風浪的拍打得中,緩緩從江湖交匯之處開來,

  “那是”

  就在詫異之余,注意到那船艉處的紅旗,曾國藩臉色陡然急變。

  “不好”

那話聲尚未落下,形若龜身的怪船“腰”處便噴出一團白煙來

飛翔鳥中文    鐵血宏圖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