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3章 作坊(第一更,求推薦)

  您可以按"CRTLD"將"書旗吧"加入收藏夾!或分享到:

  歷史軍事第103章作坊(第一更,求推薦)

  第103章作坊(第一更,求推薦)

  (上三江了,希望大家投張三江票支持一下!

  三江票投票方法:從頁上方點擊進入三江頻道頁面,先在頁面右側領取三江票,領票位置就在三江雜談的右邊,有個紅框的那個。然后往下拖就能看到《》的書名,點投票然后寫1o個字評語就能投一票,每天都有一票可以投。票票完全免費。大家實際操作試一下就知道了。)

  叮當、叮當…

  離衙門不遠的被太平軍一把火燒掉的府學廢墟內,依著殘墻搭出了幾十間草棚,那草棚里總是日夜不停的傳出金屬錘擊聲,那是工坊的鐵匠在打造兵器,依如任何一支造反者一般,這打造兵器從來都是一件大事。

  對于朱宜鋒這位“義軍”大帥,同樣也是如此,幾乎是在據下黃州的當天起,他便命人張貼告示招募工匠,與太平軍或者官軍往往強征工匠不同,他在告示上說明了每月六兩銀子的“高薪”,而且這六兩,還只是“基本薪酬”。

  盡管如此,也是用了好幾天的功夫,這城中的先前為避免被強征而“潛逃”鐵匠才紛紛為“高薪所誘”,來到了這工坊中作工,不過這鐵匠倒也不多,畢竟,這黃州城內外也就那么十幾處鐵匠鋪,不過十幾個鐵匠帶著百余名學徒打造起紅纓槍、大刀之類的武器,度倒也頗快,尤其是前者,只有一根鐵槍頭,只要鐵料能供應上,一天便能打造出數千個鐵槍頭來。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朱宜鋒會把所有的寶都壓在廉價的紅纓槍上,實際上,幾乎是在建立工坊的當天,他就命人建起了化鐵爐,化鐵爐依然是傳統的中國式化鐵爐,至于工匠幸虧這個時代基本上每個城中都有鑄鐵坊——專門鑄造各種農具的鑄鐵坊  那些鑄鐵坊里的鑄匠這會自然也被招募到工坊之中,成為了工坊里的工匠。也就是從那天起,32磅以及12磅的卡龍炮的炮彈,便被送進了這工坊的鑄坊之中,那鑄鐵匠人依著炮彈制起模,但他們所制的模并不是傳統的泥模,而是如鑄造農具一般的鐵模。

  之所以會先制造炮彈,則是為因為相比其它,炮彈的結構無疑更簡單一些——只是一個圓型球體,當然,這鑄造的是實心彈。

  置身于兵器坊的鑄坊之中,看著地上木板上堆放整個的數百球形實心彈,不需要取過炸彈,仔細查驗,朱宜鋒便能分別出這些自鑄炮彈與船上炮彈的不同——這些由生鐵鑄成的炮彈都是以兩個半圓坯模做鑄而成,盡管用的是鐵模,但外觀看起來依然非常粗糙,且又留有合模時的線痕,相比之下船上的炮彈雖說同樣為生鐵鑄成,但因為采用失蠟法鑄造,所以外觀看起來較為光滑而且沒有鑄痕。

  “李師傅,這鑄痕怎么這么明顯?”

  瞧著炮彈上的鑄痕,朱宜鋒的眉頭便是一鎖,問道身邊的鑄坊工長。

  “大,大帥,這炮彈只能鑄成這樣,虧得是鐵模,若,若是用泥模,估計上面肯定有不少沙眼…”

  作為成記鑄行里的鑄工,鑄了幾十年鐵鍋、鐵犁的李老歪自然知道這泥模的劣處,當然也知道這鐵模劣處。

  “大帥,除非用蜜蠟制球、制模,否則這彈上的線痕肯定是去不了的,要不就得用熟鐵,若是用熟鐵,可以用銼去線痕…”

  熟鐵…

  黃州城有那么多熟鐵嗎?

  那些熟鐵還不夠打造兵器的!

  至于這些用鐵模鑄出的炮彈,無一例的都是無法鍛造、機加的白口鑄鐵,當初之所以選擇鐵模,是因為其方便整合,不像泥模那樣必須靠時間來等待陰干,實際上,原本朱宜鋒更傾向于采用沙模,不過最終卻選擇了技術成熟,在各個鑄坊中使用了千百年的鐵模——千百年來,國人一直使用鐵模鑄造農具、鐵鍋。

  但是鐵模的也有缺點,從金屬鑄造學和金相學的角度來看,鐵模的導熱效果好,造成散熱太快,使得生鐵液在冷卻時存在過冷度較大的問題,鐵液中的滲碳體來不及析出石墨就已經凝固,因此鐵中的滲碳體主要以碳化鐵的形式存在,也即是白口鐵。當然由于鐵液在凝固過程中過冷度較大,因此表層的金屬結晶微粒比較致密,身管較為光滑,也就是賣相很好。

  相比之下鐵模的唯一好處就是加快了生產率,不用像泥模那樣等待泥模陰干。這點在十幾年前鴉片戰爭時龔振麟的鐵模中顯得尤為突出,但是鐵模鑄炮的產品白口化非常嚴重,由于冷卻度太快,雖然比較光滑,但是生成的幾乎都是白口鐵,導致脆性增大,火炮的性能下降。

  在火炮上如此,在炮彈上同樣也不例外。

  盡管大學時讀的是冶金,可是畢竟從大學畢業后,已經多年沒有碰過本專業的東西,加之21世紀大學教授的冶金知識,更多是基于現代工業基礎之上,對于現在的原始冶金技術了解,甚至遠不如這些工匠,也因如此,他沒有冒然的以外行指導內行的方式,對鑄坊大加干涉,畢竟即便是讓是一個21世紀的冶金博士來這,或許他可以設計出煉鐵高爐,但卻很難解決高爐的吹風等一系列的技術問題,他能做的僅僅只是有針對性的逐步改良。

  除了所謂的熟鐵,普通的白口鑄鐵就不能鍛造、機加嗎?拿起其中的一枚12磅炮彈,掂著這枚炮彈,朱宜鋒的腦海中想到的卻是可鍛化退火——就是白口鑄鐵的可鍛化退火,使其成為可鍛鑄鐵,即在95oc左右高溫下長時間保溫,使其組織中的碳化鐵分解,轉化為可鍛性鑄鐵的組織。

  “這樣,李師傅,我們能不能建個退火爐?”

  放下手中的炮彈,朱宜鋒隨手在地上畫起了一個退火爐的結構來,所為火焰退火爐的結構并不復雜,實際上可以說非常簡單。

  “…然后將生鐵鑄成的炮彈殼平鋪爐床數層,以河沙覆蓋并充填空隙,然后再進行加熱,以河沙進行保溫…”

  解釋著這個用意時,朱宜鋒只聽著李老歪旁的李石生輕聲嘀咕道。

  “就是把鐵拿在爐子里燒一下,可這個火候可不好掌握。”

  李石生的話,讓朱宜鋒看了這個二十來歲的年青人一樣,他是李老歪的兒子,可鍛化退火在古時候,中國也用過,只不過屬于經驗性的,他們只知道燒一下可以降低白口鑄鐵的脆性,但是正像他說的那樣,火候不好掌握,所以才沒有廣泛使用,縱是行家里手,也不見得能燒出個所以然來。

  “火候好控制,這個退火的溫度是…”

  滲碳體的石墨化是在91o~96oc及73o~78oc保溫時進行。在91o~96oc保溫時主要進行著共晶滲碳體和二次滲碳體的石墨化。在此溫度范圍內加熱溫度越高,則石墨化過程進行得越迅。但是,加熱溫度過高,例如過1oooc,則容易出現片狀石墨,而損壞了可鍛鑄鐵的性能。

  對于學習冶金的朱宜鋒來說,他自然知道這個溫度,可眼前的這些人顯然并不清楚的什么是過1oooc,什么是石墨化,所以話只說了一半,便改口說道。

  “這個火候實際上和銀塊、硼砂的熔點差不多,當銀塊、硼砂開始融化的時候,火候就行了,也就可進行保溫,咱們可以以此為火候來控制燜火的火候…”

  當然,這并不是朱宜鋒在教科書上學到的,而是一次無意中于近現代冶金事業名人中看到的資料,但并不妨礙這時候他拿過來借用這一經驗。

  “大帥,這個火候就這么簡單??”

  雖說大帥只是隨口說了一句話,但卻足以讓黃老歪等人睜大眼睛,當然,更讓他們詫異的是,大帥居然直接告訴了他們原因,這不等于直接把吃飯的家什雙手送人嗎?

  “就這么簡單,行與不行,你們先試一下,嗯,對了,還有炮模在那?送過了嗎?”

  話鋒一轉,朱宜鋒重新回到了這次回到這次來兵器坊的用意——火炮!

  盡管現在“義軍”有十四門快捷號上的卡龍炮,除去兩門12磅炮外,其它的12門更是威力強大的32磅炮,但這并不能滿足“義軍”的需求,更何況自己現在可是有兩萬大軍!

  造槍是不太可能,相比之下鑄炮無疑是最現實的,當年太平軍金田起義前,可不就是于金田開爐鑄炮嘛。不過,朱宜鋒所要的卻不是太平軍的那種“土炮”,他需要的是12磅卡龍炮!

  “大帥,那木模老田頭他們今天上早上前就已經造出來了…”

  不等李老歪把話說完,卻有一個傳令兵急匆匆的跑了過來,立正,敬禮之后,那傳令兵氣喘吁吁的說道。

  “大帥,李長吏請您趕緊回衙門,有緊急軍情!”

猜您還喜歡看作者:天子  看膩了刀光劍影,鼓角爭鳴,或者可以品嘗一下社會底層草根...

作者:上山打老虎額  聘為妻,奔為妾。出生似乎有些尷尬,族人的冷落,不厚道的...

作者:府天  家有良田百來畝,也算殷實小地主。

  奈何年方十四卻突...

作者:風中的失落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

賊眉鼠眼墳土荒草憤怒的香蕉石章魚叢林狼緋紅之月孤獨麥客  孑與2

風中的失落  孑與2

槍手1號碼字小神柳外花如錦  丑牛1985

賊道三癡

飛翔鳥中文    鐵血宏圖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