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艱難,還請你看完之后,在章節下方點個贊,您的隨手一贊,隨手推薦,對無語而言都是莫大的鼓勵與支持,拜謝!下周每天兩更,偶爾也會爆發一下!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于《》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幾乎每天都在膽戰心驚中度過!
對于周順昌來說,自打從家里住了那位太平軍的旅帥,他的心里就是那般發著顫,打著哆嗦,生怕一個不小心,便被人家給砍了腦袋,這會他反倒是后悔當初為什么不把這祖宅給賣掉,現在可好,這祖上留下的大宅是集上最大也是最氣派的屋子,自然也就成了那反賊頭目的住所。
住便住著吧!您老直接行行好,把周家的人趕出去便是了,可你卻不趕,非還把周家的人留在這,這那里是留,分明就是綁票,成天給困在這宅子里。
萬一要是的惹惱了那些個反賊到時候,這周家不定也就絕了后了 這日子到底啥時候是個頭啊!
周順昌默默的在心里嘀咕著,每一次抬起頭來,瞧著那院子里的反賊心里的憂郁之意一日甚過一日,而且在另一方面,他還擔心,擔心這些反賊走后,官府那邊會不會治他一個窩藏之罪,畢竟這些反賊可以住在他家里。
倒不是說他小心過了頭,而是常年做生意的他,自然知道那官府是干什么的,官府可不就是敲詐勒索良善百姓的嘛!
對于作為客人來說的朱宜鋒,并不知道主人在想些什么?他當然也沒有閑情逸致去過問主人的心情,甚至按照傳統的眼光來說,他約束著下屬一不搶,二不掠,三不,四不放火,且只是住在閑宅之中,已經是對得起那些百姓了,至于其它全不是他所考慮的事情。
在過去的幾天里,除了不斷的迎來送往之外,通過逃難的人們帶來的信息,結合對歷史的了解,使得朱宜鋒已經對此時這一時代的情況大致有了一定的了解。
首先是太平軍依然如歷史上一樣,在占領武昌后通過軟硬兼施連勸帶唬,半是動員半是威脅地把武昌的居民基本都編入了軍隊。為了最快地把武昌的居民從普通的市民變成士兵,太平天國繼續推行男女分營的制度,把整個武昌變成一個大軍營。太平天國拆散家庭,取消財產私有,把居民分男女編入軍營,男人居男館,女人居女館,老人孩子殘廢編入牌尾館,二十五人為一館,由士兵監管,過軍營生活,每日由圣庫撥給一份口糧,油一杯,米三合,夫妻不得見面,同時停止除諸王外一切嫁娶事宜。
將三鎮百姓舉家編入軍隊后,完成大擴軍的太平軍在武昌慶祝了新年后,棄武昌順江直取江南。清軍與太平天國打了許久的仗,一直在數量上占有優勢,如今太平軍已擴充至數十萬,沿途防堵清軍卻不過數千人,于是沿途望風而逃。
自太平軍棄武昌起,這沿江一帶的城市清軍練勇,無不是不戰而潰,官員更是逃得逃殺得殺,至于那向榮,則在太平軍棄武昌后,先是收復武昌,然后盡集精銳于江南沿江追擊,相比之下,這江北在則顯得有些風平浪靜——既然沒有了官軍,也沒有了太平軍,準確的來說,沒有了太平軍的主力。
即便是那位率領十數萬大軍增援湖北的琦善,恐怕也如同歷史上一般,已經于河南一帶轉東而行,而非先前一路南下增援湖北了。
回憶著過去在歷史論壇上看過的資料,朱宜鋒甚至都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呼吸顯得有些急促,甚至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臟在劇烈的跳動著。
在心臟的劇烈的跳動中,他連作了幾次深呼吸來平復那看似有些激動的情緒,
隨后他又一次盯著地圖,這是一份英文簡易地圖,雖是簡易地圖,但在地貌行政區域上的標注,遠比滿清的地圖更為詳細。
嘉魚武昌漢陽漢口江夏漢川蘄水蘄州黃州九江 地圖上這些標注的地圖,有的已經為太平軍奪占后放棄,有的即將在未來故克,而無一例外的是——這些城市里的官員要么自殺,要么被太平軍殺死,當然更多的官員是逃離了城市,可以說官府業已瓦解,即使是清軍尾隨收復后,也不過只是令地方士紳組織勇練就地維持罷了,甚至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明年年初,甚至明年年中。
明年,為了解決糧食問題,擴大戰略空間的太平軍發起了西征,從沿江一路打到武昌,依然的一路銳不可擋,沿江各縣組織的地方勇練與太平軍作戰時,無不是一如今年一般再次望風而逃。
可以說,在未來的一兩年內,鄂中大地完全就是片勢力真空。而這片看似的勢力真空卻是一片風水寶地,即便是所謂的魚米之鄉蘇常一帶也無法與之相比。
在天平天國十余年的歷史里,或許其人力上的支援源源不斷,可物資上的供應卻很成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糧食給養,這導致太平天國始終為糧食問題所困擾,缺糧短餉的時候占大多數,甚至連太平天國的心臟——天京都長期的成為缺糧的主要區域之一,甚至縱觀太平天國的歷史,不難看出,糧食問題直接影響和制約整個太平天國軍事行動的成敗。
相比之下,自明朝中后起那句湖廣熟天下足便名傳天下,至于曾經的天下糧倉蘇常一帶則因人口增長,自清末起便需從外地購糧。并且此后再也沒有改變,即便是在百多年后湖北湖南為中心的長江中游平原也是全國最重要的糧食的基地。
湖北非但有充足的糧食,而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現在的湖北盡管遭戰火蹂躪,可事實上戰爭對湖北造成的傷害極為有限,即使是曾被太平軍占據的地區,亦未遭到重創,其農業商業基本未受太多影響,換句話來說,其財政基礎穩固。
在歷史上,尤其是在胡林翼出任湖北巡撫后,湖北便一直是湘軍最重要的餉源,胡林翼治下的湖北省,可以說是湘軍鎖定長江上游的穩固根據地和前方給養的可靠供應處。可以說,正得益于湖北的糧餉,才成就了湘軍,世人往往只看到了湘軍之名,卻沒有看到鄂餉對于湘軍重要性。
而現在對于朱宜鋒而言,正因了解這一段歷史,了解現在湖北沿江一帶的局勢,才使得他的心底冒出一個念頭,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
既然已經借了太平軍的旗號,在這躲了好幾天,那能不能再打著太平軍的旗號,趁機打下一塊屬于自己的地盤?
不,完全不需要打,只需要接收既可!
借著太平軍的風頭,趁機接收空城!所需要只是趁著湖北處于力量真空時,于這片被太平軍掃蕩過的大地上,建立自己的根據地,擁有自己的地盤。
這年頭,關鍵還是實力,沒有實力,就像這次在漢口一樣,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如果你有屬于自己的地盤和力量,那么的話 盯視著湖北地圖,朱宜鋒輕語喃語道,
你打你們的,老子搶老子的!
盯著地圖上的那一個縣,朱宜鋒心知這是自己最好的機會,現在清軍八旗綠營糜爛不堪,不堪為用,地方練勇尚未成勢,至于在隨后的幾十年間被視為帝國擎柱的湘淮軍更是連影子都沒有,只要抓住眼下這個機會,自己便能立足于鄂中,進而以此為基地向周圍擴張。
不過,你現在就那么不到兩百號人,能,能行嗎?
就在心底升出這個疑惑時,他的心下卻又浮現出另一個聲音。
兩百多號人?不少了,英法聯軍才多少人,更何況你這可是一色洋槍隊啊!
念叨著無心插柳練出的洋槍隊,朱宜鋒那張的神情越發激動起來。
這不正是你所希望成就的大業嗎?
正在朱宜鋒因為將要成就的大業,內心激蕩不已的時候,突然那令人難忘的中性聲音在久違之后,再一次與腦海中響了起來:
你想要回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