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闊對于自己接下來這一大波作品的挑選也是花費了一番心思的。
不能太文藝化讓人無法接受,覺得很難讀懂,但又不能過于娛樂化…現在的李闊如果他用自己的名字寫一篇《少富白杰》那樣的,絕對立馬成為第一大新聞。
所以,李闊就挑選了一批相對來說故事有點情節,同時又有點說頭的發布。
第一篇《阿Q正傳》也是魯迅先生最好的之一,李闊現在都選上來了。
這篇對于現在的中國社會的背景也有那么幾分警示意義…畢竟阿Q精神一直還是持續流傳著,而且在很多人的心中存在。
不過這篇肯定不會有魯迅先生的時代那么出名,畢竟那個年頭,阿Q精神可謂是最嚴重的時候——中國人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在被人轟開國門之后依然還是有那種精神。
這就跟明末那會兒一模一樣…
明軍被滿清處處打跪,一片狼藉,在戰場上殺不過,可是對滿清的叫法那可是無數種,建奴、韃子、蠻夷…可光是在稱呼上藐視別人,在心里YY自己比別人高貴多少有什么用?
其實現在依然有類似的感覺,不管你跟我比什么,反正我就是跟你談五千年歷史,我祖上就是比你厲害,你們就是蠻夷…
所以這篇文章其實依然有著一定的警示意義。
《最》很快就發布了這一篇《阿Q正傳》。
等待多時的李闊讀者,依然讓《最》賣出了之前沒有的銷量,因為有很多人在等著看李闊的。
不過,這么一看,對《阿Q正傳》這篇文章,大家倒是有著各自不同的看法,不過有很多人都能夠感覺到其中的借古諷今。
李闊在這篇里,依然是幾乎原封不動地用了魯迅先生的那篇文章,除了更改一下年代背景,還有這里出現的兩個時空的不同歷史之外,其他全部都用了一樣的東西。
所以,明眼人依然能夠看出里面的東西來。
一些好評依然開始涌現。
“看了李闊的《阿Q正傳》,這個年輕人對社會的深思和理解依然讓我覺得震驚,這篇,雖然是在寫一百年前的事兒,但我看到的卻全是現在的社會!畢竟,我發現,雖然時代已經發展,但我們從來沒有逃離過麻木和愚昧,很少有人敢去正視自己的真實處境,正視自身所受到的痛苦。我們在廣告、商業電影、肥皂劇的刺激中無法自拔,自嘲、嘲笑他人。所謂的貴族,嘲笑著所謂中產階級的美夢,所謂的中產階級,肆意在各個地方散播自己的優越感…一層一層的鄙視鏈,難道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么?我覺得這篇,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在針砭時弊…所以我現在更是期待李闊的其他東西了。
“有很多人在分析阿Q精神現在存在于中國的多個層面,也有很多人在分析阿Q這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永生…但我感覺李闊在寫的是很多年前的中國革命,就是那個年頭的反抗。阿Q這樣的人,其實和走馬觀花的革命毫無關系,這就讓我想起之前李闊的《藥》,我覺得這兩篇都是一個娘胎里長大的,骨血上都一樣,普通人對待革命的態度,就是阿Q,這就是在描述當時的狀況…”
…類似的各種分析都在出現,《阿Q正傳》這篇也流傳開來,只不過比起其他的來講,這篇的噱頭倒也沒有那么強大,所以差不多也就在逐漸平息,現在很多人在期待著李闊下一個作品盡快出現。
這篇,李闊是選擇了一篇外國。
這篇外國也是有了一些年頭的,不過卻不是科幻,而是一部相對來說古老的了。
這是莫泊桑的《項鏈》,這篇也是比較經典的,在李闊的那一個時空,可是被選入語文課本的。
這篇才剛剛發布,依然還是和《阿Q正傳》類似的評價,帶來的效果也依然相當出眾,這份報紙的銷量也是狂漲了一大截,與此同時還伴隨著一系列的好評。
“李闊寫這種外國人名字,外國人口吻,外國人年代的還真是擅長…反正和《你們這些還魂尸》一樣,這篇總讓人感覺好像就是從外國翻譯過來的一樣…”
“李闊這幾天還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一篇接著一篇,而且都還很好看!個人感覺《項鏈》情節上要比《阿Q正傳》更好看一些,但是肯定不如《阿Q正傳》深刻,感覺《項鏈》雖然情節上要更精彩許多,但是一些東西反而沒那么厲害了。”
“不管怎么說,李闊的《項鏈》依然是中的佼佼者,和《阿Q正傳》在一起,更是讓人感覺李闊對各種傳統型的駕馭能力還真是特別強…”
…經過這兩篇之中,大家都感覺到了李闊這一波作品轟炸的意義,反正他們都是在其中享受到了,體驗到了這些的好處。
很快,在《漫步》,也是中國最著名的散文雜志的官微上,也興高采烈地宣布李闊在這個雜志上的散文即將正式發布!就在下一期!
這個消息倒還是讓很多人都覺得挺有意思的…
之前他們都沒有看到過李闊的散文,基本上看到的都是他的,這是最多的,然后就是聽到李闊的詩詞,但是還真沒有看到過李闊的散文。
于是對于這個散文大家也還是挺期待。
之前的李闊已經貢獻了兩篇精彩的了,現在輪到散文,讓一些其實很不太喜歡看散文的人,都對李闊的散文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就是在等著看《漫步》了。
很快,新一期的《漫步》正式開始發布,大家第一時間搶到手,然后第一時間翻到目錄,接著就是翻到李闊的散文。
《荷塘月色》這個名很快就出現在了大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