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一十八章.大掃蕩

  “三賢山”廟會的舊書攤很有特點。特點就是,近處來的賣家,基本上攤子上都沒有什么值得收藏的好書,更別提什么線裝書,和民國書了。

  而那些遠來的賣家,他們書攤上的舊書就有些“不同凡響”了,準確地說,好東西很多,不過價格也很貴。

  林逸在“掃描”過那些“大路貨”堆積的舊書攤后,除了買到這本諾貝爾《迷惘》,就沒再發現什么值得收藏的好書。于是便不得不把目光轉向了那些遠來賣家的書攤上。

  這些遠來的賣家,基本上都和那些賣古玩是一伙兒的,與其說他們賣的是書,不如說是古董。因為價格頗高的緣故,基本上沒人問津。

  林逸隨便看了幾個攤子,一本五十年代的舊書,對方就索要七八十的高價,比如說郭沫若的《女神》,五十年代出版的平裝本,對方就要80元,林逸卻清楚地知道,這本書印量大,在網上品相超九品,也不過才二三十元左右。

  看見這些被當成古董賣的舊書,林逸不知道心中是什么味道。

  曾經幾時,舊書也成了收藏品,想起以前在舊書攤那些意外收獲,不禁令人唏噓。其中最令人激動的一次是淘到一本八開線裝魯迅手跡,才花不到兩塊錢,真是劃算,還有一次是買到一本八大的書法集,雖然只是薄薄的幾頁,卻是自己思慕已久的寶貝,彌足珍貴。

  而不久前老曹的掏書經歷簡直令人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他在外地竟淘到一本嶺南派大師黃獨峰先生的寫生畫冊!以至今日他那得意洋洋的表情仍在林逸的眼前晃動,令人難忘。不過話說回來,這只是他個人的主觀臆斷,未免真的就是黃大師的真跡。尤其在林逸經過靈氣辨別以后,就更加確定,那是個贗品。不過林逸最終沒有告之老曹這個事實,畢竟淘書最大的快樂就是撿漏。

  彭匈先生在他的《淘書》一文里寫道:‘淘書有時也使人悲哀。看到那些文壇泰斗們的心血之作擺在地攤上戝賣,不由人不想到龍游淺水、虎落平陽的窘迫,乃至想到大家閨秀淪落風塵的辛酸。”

  林逸對此,深有同感。

  此刻,轉悠到這些買賣“古董書”的攤前,雖然知道這些舊書價格昂貴,林逸卻還是忍不住在一個攤前翻閱起來。

  這個書攤古董書頗多,不過大多數都是民國書,尤其是一些民國新文學,品相很好,內容也很不錯。

  其中有江西出版社在1949年出版的《從九一八到七七》,開明書店在民國37年印行的現代作家艾蕪著《我的青年時代》,開明書店在民國37年印行的當代作家林辰著《魯迅事跡考》,改進出版社在民國三十年印的雨田著《罪》,開明書店在民國37年由中學生雜志社印行的《掙扎》。上海中華書局在民國29年印行的著名劇作家熊佛西的《屠戶三幕劇本》。民國36年萬象出版社《田漢選集》,開明書店在民國33年印行的當代作家沈從文《湘西》。

  林逸對這些書愛不釋手,看了又看,那賣書的老板貌似也是湘西人,帶著濃重的地方口音說:“小兄弟,這些書都是好書,每一本都快一百年歷史了,而且都是民國新文學新文學你知道是啥子嗎?”

  林逸當然知道什么是民國新文學,不過他卻裝出懵懂的樣子,那賣書的攤主見此,就給他普及知識,只把民國新文學收藏說成了能賺大錢的一門收藏項目,說你只要在我這里買一本,明年這時候出手就能翻倍,好像買他的書比投資股票還要厲害。

  林逸聽完依舊做出一副懵懂模樣,問:“那這些書要多錢啊?”

  那書攤老板見他終于問價了,為了避免嚇跑他,就說:“你想要買多少本,買的多就給你優惠。”

  林逸就把剛才看的八本拾掇起來,擺在面前,說:“暫且就這八本吧。”

  那攤主眼睛一亮,心說,大主顧呀。

  “咳咳,小兄弟,我看你模樣斯斯文文,一看就是讀書人你能遇到我,又挑了這么多書,也算是你我有緣分,所以么…這些書原本一本都賣四五百的,不過給你優惠,一本三百,八本就2400元!”

  林逸一聽這個價格,就像晃撥浪鼓似得搖搖頭說:“太貴了買不起呀。”說完,作勢欲走。

  開玩笑,這個賣書的還真把他當成傻子了,一本三百,其中價值最大的就那本沈從文的《湘西》,屬于沈從文的早期散文作品。該書生動描寫湘西這個美麗富饒的地方,作者從景入手描寫了“常德的船”“沅陵的人”“白河的碼頭”“晨谿的煤”以及“苗民問題”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早期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湘西的地理風貌,人情事故,行文流暢,有聲有色,特別對湘西風情、苗民以及土匪的描述更是有特色,是作者早期的散文游記,當時出版只有一千冊,可以說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如果說這本書價值300的話,那絕對是個小漏,因為如此品相就算賣500元也是值得的。不過其它七本書就不值這些錢了,每一本頂多也就100多塊錢。

  那賣書的哪里知道林逸是民國“新文學”收藏中的大行家,還以為他真的什么都不懂,于是就耐著性子問他,“那你最多能出多少錢?”

  林逸向老曹看齊,直接砍掉一半說:“1200塊!”

  那攤主狐疑了,對著林逸看了又看,因為林逸遞的這個價格太精準了,精準的都讓他沒多少錢可以賺。不過他大老遠從湘西跑到這里來趕廟會,原以為能夠來過大豐收,誰知道當地人不識貨,來這兒求神拜佛的更是瞎子,看都不看他們這些書攤一眼。眼看明天廟會就要結束,難道說拿了一個大鴨蛋回家?尼瑪,連來回的路費都不夠!

  想到這里,這位書攤老板就一咬牙一狠心,說:“不如這樣,小兄弟,我看你也實意買,我也實意賣,你再添點1500塊,八本書你拿走!”

  林逸一看他表情就知道他松動了,既然你松動,那么我就堅定到底,所以就繼續搖搖頭說:“1200塊買了你這些書,我還不知道怎么給家里人交代呢唉,你要是不賣,那就算了,我再轉轉看。”說完,就做出一副想要離開的姿勢。

  那老板急了,忙道:“小兄弟請留步不如咱們再商量一下,1300元吧,我再給你優惠200塊。”

  林逸還是搖頭,顯得很是執拗。

  見此,那老板沒轍了,就說:“那好吧,1200就1200塊!算是拉你一個主顧!”

  對于他們這些跑老遠來擺地攤的,能回本賣掉一些就很不錯了,第一,可以賺個路費,第二,也可以少帶點東西。

  其實林逸心里清楚,這八本書這位老板收來估計也要花個七八百塊左右,1200塊賺500來塊,也算差不多了。

  總之,對于這些做生意的來說,有得賺總比沒生意要好。

  果然,一看林逸如此“大手筆”,一口氣在“古董書攤”買了上千元的書,其它賣這種古董書的就眼熱了。

  見林逸提了新買的書逛過來,就忙熱情地招呼:“來看看吧,我這里也有很多好書!”

  “好書大優惠了,買的多就優惠的多!”

  “朋友,看看吧,相中哪本便宜給你!”

  見大家伙這么熱情,林逸也就很積極主動地拿眼掃向其它的舊書攤,并且開始了在外人眼里瘋狂的“買買買”!

  首先,他用450購得民國上海有正書局在民國發行的《康南海先生遺稿》,康南海即“康有為”,該遺稿是康有為先生的門人徐勤、沈子培批校敬題,是研究康有為先生一生革命事跡,政治志向,文筆書法的珍貴資料,是難得一見的珍品,按照如今的市場價,八五品左右的價值在600800元左右。

  接著又以150元購進商務印書局民國27年發行的“中學適用教材”《自然科戰時補充教材》一冊,編著者宋建勤,及《軍事和國際》楊杰著,這二本是抗戰時期的作品,對研究抗戰史有特殊的意義。

  隨即又以30元購進《紫砂茶壺的造型與鑒賞》,20元購進《周易本義》宋版影印本,對研究宋版圖書價值較高。

  不過更令林逸高興的是花100元購進一本民國初期的《散文范文選集》,該書都是當代著名作者所寫的范文,其中有李大釗、康有為、孫中山、黃興、汪精衛、蔡元培、陳獨秀、章太炎等大作如“革命和復辟辯”“長江形勢考略”“論殖民政策”“男女平權說”“釋共和政體”“評曾左手三人之功罪”“釋統治權”“論中國弊制”“擬告國民軍文”“論君主國和民主民之利弊”“述列強之現狀”“送孫中山先生赴寧任職序”“嚴禁鴉片議”等名篇巨著。是研究民國革命政治、歷史、經濟、文化、軍事等不可多得的資料。該書字體清秀,行文流暢,語言精美是值得收藏,且價值較高。

  林逸這么一大通掃貨,只看得周圍那些蹭書看的,還有買書的羨慕不已,如果書買書也有“土豪”的話,無疑林逸就是其中的“土豪”。

  他手中所拎著的書袋子越來越重,招呼他買書的攤主也越來越多。對他笑臉相迎的賣家更是絡繹不絕。看著他出手闊桌相比那些窮賣者來說,無數人都把他當成了“行走的取款機”,希望能夠從他這里小賺一筆。

  而林逸呢,也非常配合地和他們這些賣家眉來眼去,因為林逸知道,這些人到了現在這種地步,只要能賺一點錢,就會把自己書攤的珍本書賣掉的。不為別的,單看別人賣書,自己卻還沒開張,這種心理關口自己過不去。

  所以,林逸知道,這是個瘋狂購書的最好時機,古董書大掃蕩,我來了!(

飛翔鳥中文    舊書大亨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