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是個低調的人,尤其這陣子關于他的事兒傳的實在太多了,所以在與秦總交易之后,林逸對老曹千叮囑萬囑咐,告訴他這事兒不要張揚,咱自己知道就行了,沒必要說出去。
曹一刀也拍胸脯保證,“放心,我的嘴比鐵閘還嚴。”
林逸信了他這話,可事后就現,這世上有兩東西不能信,一樣是中石油虧損報告,一樣是曹一刀那張嘴。
短短三天時間,老曹是沒到處張揚林逸一本書換一輛路虎的事兒,可是這貨卻開著路虎跑遍了南都市的大街酗,一路上耀武揚威,得意洋洋,甚至連喝個豆漿,也要開著這輛3oo萬的路虎 就算傻瓜也看得出來,這車絕對不是他的,是他的話,就不會這么顯擺;所以,有心人只是請老曹喝了一碗豆腐腦,就把該套的話,全套了出來這車,竟然是林逸拿一本書換來的!
林逸是誰?
現在整個圈子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大名鼎鼎的“點金神手”,“撿漏大王”。
別人不可能,他準能!
所以林逸“一本書,換到一輛路虎”的傳聞不脛而走。
并且這傳聞越傳越邪乎,說林逸從棉紡廠弄來的書都是寶貝,一本書就值3oo多萬,上千本那就是三十幾個億!
小插曲 剛從醫院恢復出院的“王牌九”王部長,剛和一幫老牌友擺好秤,擼袖子準備大干一場,聽到這消息,眼一白,嘴一歪,又昏了過去。
林逸雖然才入這個圈子不久,卻交了幾個不錯的朋友。當即,在聽到這個勁爆的消息后,大家就紛紛打電話,或者過來追問他事情的真相。
比如說孫館長,他就親自上門問了林逸,怎么會把事情弄得這么大。
林逸也不隱瞞,就一五一十地和他說了。
孫館長當場沉思了良久。
說起來,市棉紡廠有書出售的事兒還是他先告訴林逸的,原本只是想要還他一個人情,沒想到林逸真的是“多財童子”,竟然又撿了這么的漏,聽說那個棉紡廠的王部長為此已經昏死過去好幾回了。
現在林逸更是拿一本書換來一輛價值3oo萬的豪車,這在玩書界可是絕無僅有的事兒,老頭一邊感嘆,心里還有那么點械妒。如果當初自己沒把這事兒高林逸,而是自己下手把那些書吃下來,結果又會怎樣?
這個不怎么光彩的念頭一閃而過,孫館長立馬就收斂了心神,對于他這種老資格的三品玩家來說,最怕的就是興起貪念,貪念如猛虎,時間久了,就會噬人。
還好,現的早。
孫館長一方面慶幸自己定力足,一方面急匆匆想要離開這個興起貪念的地方,臨走的時候,林逸卻塞給他一沓東西。
老頭一看,是一萬塊錢,粉色的老人頭,嶄新,漂亮,充滿誘惑。
林逸對他說:“謝謝。”語氣真誠,充滿感激。
看得出來,他是真心的。
一切沮不言中。
老頭想要拒絕,可內心那想要噬人的猛虎,還是讓他收下了;也許,拿了這錢,能舒服一點,畢竟,自己也出了力。
孫館長磁一萬塊,舒舒服服地走了,雖然形式有點像“打秋風”;不過對于他來說,對于林逸的芋卻更好了,這是個好同志,是個可以結交信任的畜友,會做人,更會辦事兒。
一時間,因為一萬塊,林逸在孫館長心目中的地位拔高不少。
林逸哪里知道這些微妙之處,對于他來說,給孫館長錢完全是出自真心,畢竟沒有孫館長的消息,自己就得不到這么多的好書。
孫館長前腳剛走,郭子興這廝后腳就到。
說起來,老郭跟林逸認識的最早,感情也最深,本來林逸從棉紡廠收了一大批書,老郭還來家里參觀過。然后老郭這邊收到消息,說外地有批小人書要出手,問他要不要∠郭是玩小人書的,一聽這話當即披星戴月做半夜的火車就去了洛陽。
老郭為什么這樣趕趁,原來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連環畫收藏市場比較低迷,但隨著藝術品市池暖,今年4月潘家園的第八屆連環畫拍賣總成交額近288萬元,拉動了各地收藏市場的價格。比如,建國初版本的一整套紅樓夢目前市馳格已達到了十余萬元,而家喻戶曉的雞毛信上下兩冊,目前市馳也達到了4萬元。大量出版于上個世紀7o、8o年代的連環畫只要品相良好,都可以賣到四五十元左右,而它們當時的定價不過幾毛錢。
既然是玩小人書的,郭子興當然眼光敏銳,早已察覺到這一點,所以準備下大力氣準備在新興的小人書市場上大賺一筆。
老郭不是新玩家,更不是愣頭青,所以他下手比較謹慎,這不,剛剛才回來,就帶著自己淘來的寶物讓林逸幫忙長眼,順便給林逸道喜。
老郭淘到的書的本數并不多,花了三百多塊錢,只淘到了四本,分別是:四幾年版的解放區石印的老版“小人書”鐵佛寺、遼寧美術出版社出版的老版“小人書”人民公敵另外兩本是良友1933年初版,九五品的,比利時版畫家麥綏萊勒的作品,木刻、精裝,“小人書”一個人的受難和我的懺悔。這兩本書是分別由當時的文壇巨匠魯迅和郁達夫作的序。林逸因為剛剛玩了一把良友精裝,因此對這兩本書就格外上心。
當時老郭就表示不喜歡一個人的受難和我的懺悔這兩本書里面黑乎乎的版畫。林逸一聽他說這話,心臟就又開始狂跳了起來,以為機會來了呢。當即決定要出3ooo塊錢,買下這兩本書。誰知老郭馬上就茵他那大腦袋說道:“這哪行啊,我還沒喜歡夠呢。”
雖然老郭沒直說,林逸卻也明白,像他們這種玩書交了朋友的,最好朋友間別做交易,一做交易就容易傷感情像一開始,大家誰也不認識誰,砍價撿漏打眼什么的都沒關系,現在要是再這么做,萬一哪方打眼,哪方撿漏,以后還怎么好意思見面。
想通了這一點,林逸也就坦然了,在幫老郭出謀劃策一番后,建議他把這些不要的書拿到財神廟去賣∠郭倒是從諫如流,隔日就是周末,拿了他不太喜歡的一個人的受難和我的懺悔還有人民公敵去到財神廟出售。
當時就被財神廟的一個攤主手哆嗦著,攥淄不撒開了。大有要多錢就給他多少錢的架勢∠郭閉著眼睛遺后槽牙,一跺腳,三本書一共要了五千塊錢。攤主馬上就很爽快地還了個四千五∠郭當時是咬緊后槽牙,一聲不響地遺頭。那攤主一看老郭書價扳的筒,又見有人圍了上來,趕忙掏了五千塊錢給他,老郭把錢接到手上的時候,見那攤主錢給的挺痛快,心里就有些恍惚,暗道:“是不是這書賣便宜了。”怎奈生米已經煮成了熟飯,只好作罷。臨走時,還不忘深情地給林逸打個電話,告訴他,“林逸啊,俺老郭也終于撿了個漏!”
能夠對著“撿漏大王”喊出這樣的話,郭子興充滿了自豪。
林逸雖不能完全理解郭子興那種興奮的心情,卻也知道,對于一個玩書的人來說,撿漏是一種動力,是一種激勵,就像戰士胸前佩戴的勛章,那是一種至高的榮譽。
只是可惜了那兩本書,林逸真的很喜歡一個人的受難和我的懺悔,不過兩本書能賣大幾千的價碼,說明了一個道理,“牛無論牽到哪里,都是牛。”
只要是牛書,就都能賣上牛價。
[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