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一章 山東渤海

  七月下旬。

  從香港回來后,蘇景禎把贏球的錢存到了父親的股市賬戶里面,一開始蘇景禎想得非常美好,因為有袁詠義和張志霖給的紅包,本錢增加了之后他以為最終的獎金會有十二萬多,可是現實小小的打了他一巴掌。

  他沒算這筆錢是要繳稅的,在馬會投注不會遭遇莊家跑路這樣的坑爹情況,投注資金得到香港英殖民政府的保護的同時,也意味著它是受到監管了,所以贏的每一分錢都要繳納利得稅。

  所以無論是西方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稅務局都是一個讓人討厭的政府部門,各種偷稅漏稅的行為更是層出不窮,但這跟蘇景禎沒有任何關系,因為在得到獎金的時候,已經被扣稅了,任何的手段都使不出。

  十萬,這是蘇景禎從香港回來之后存進股票賬戶的金額,如果不是要自費出國留學,在國內讀書的話,這筆錢是足夠他揮霍好幾年了,當然前提是不奢侈。

  本來原計劃蘇景禎還會問父母再拿一點錢的,四月份的時候,蘇況可是答應了自家兒子,會贊助他一點點資金,試水一下股市投資。

  不過在蘇家的新工廠租賃合同簽訂了之后,蘇景禎就不好意思再問父母拿這個錢了,因為這時候家里每一分錢都恨不得掰成兩分花。

  新工廠原本只有一個七字型的大鐵棚,原本是給養魚的漁民居住的,里面還包含了一個儲存魚飼料和放置一些雜物的倉庫,按照蘇景禎的想法當然是把這些推到了重建,建一幢幾層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廠房,頂層設計成空中花園小別墅那就更完美了,出門在陽臺就能看見江面,妥妥的一線江景花園別墅。

  可這個方案被蘇況跟蔣秀霞毫不留情的駁回了,都不用蘇況這個六十年代畢業的知識分子給他講道理,蔣秀霞這個高小畢業的就足夠說服蘇景禎了。

  蘇景禎非常清楚的記得,媽媽當時只問了他一句話:錢呢?

  蘇景禎啞口無言,要建造這樣一幢廠房,加上每一層的管線鋪設,簡單裝修,至少要幾百萬,而此時蘇家在國內的全部資金加起來也沒一百萬。

  賣了之前的小作坊,小賺一筆得到三十八萬,蘇況兩口子之前存了點老本,大概有二十萬,五六十萬,就是蘇家的全部資金了,當然要是算上在香港表舅那里的美刀,那大概就有一百三十萬。

  可就算這一百三十萬砸下去,也建不了蘇景禎想的那幢廠房,錢不夠。

  在蘇景禎哀嚎著空中別墅夢破碎的時候,蔣秀霞笑話自家兒子,現在連地皮都不是蘇家的,要是真的蓋了這樣的廠房,管理處把合同撕毀了,把地皮回收了怎么辦?

  “那我們要住在鐵棚里面么?這越活越回去了啊,以前好歹也是紅磚蓋的樓房。”蘇景禎裝模作樣的搖著頭。

  “這有啥?別人還住在泥磚屋呢,住集裝箱的也不少,你住鐵棚就不行了?好歹也能遮風擋雨啊。”蔣秀霞裝著一臉的嫌棄,一副自家兒子不識人間疾苦作為母親好傷心的樣子。

  當然這也是母子倆在裝模作樣,這時候創業的人們,幾年前都還是農民呢,剛洗腳上田,有什么苦是受不了的?蘇景禎家里幾十萬的家產,之前不也是吃住在小工廠里面,更別說那些來打工的農民工了。

  不過這事也讓蘇景禎默默的下了決心,一定要多賺點錢,起碼得讓家里過上舒適高質量的生活,如果在這個基礎上還能保障自己在國外生活的費用,那就更好了。

  雖然蘇景禎沒有問家里拿點小贊助去股市投資,可蘇況兩口子早就預備好了這部分的投入,在得知自家兒子要去窗口的時候,蔣秀霞偷偷的拉著兒子去了趟銀行,給了他三萬塊。

  “呀,這么多?”蘇景禎也有點驚訝,家里一下就給他這么多錢,他覺得有點意外。

  “要么不給,要么就給兩萬,這是你爸說的。”蔣秀霞推著兒子去填轉賬單,小聲對的蘇景禎說著家里的決定。

  “這數目不對啊,這是三萬呢。”蘇景禎看了看手里的轉賬單,有點疑惑。

  “那是媽媽的私房錢,我兒子第一次有計劃的單獨做一件事,媽媽肯定要支持你啊。”蔣秀霞有些自豪的說著。

  瞬間,蘇景禎就覺得鼻子有些酸了,這可不是一兩百,也就只有父母這種血親,才會這么信任他了。

  “這可是給你試試水的,有沒有能力賺到錢,就看你自身的本事了,要是虧了,可就沒下回了啊。”蔣秀霞看著眼睛泛紅的兒子,小模樣可招人疼了,可現在兒子長大了,一米八幾的大高個,自己想摸摸他的腦袋都夠不著了,只能拍著蘇景禎的手臂警告他。

  蘇景禎點著頭,不敢吱聲,他怕自己一開口,哽咽的嗓音被媽媽聽見了,他怕媽媽會笑話他,都這么大的人了還流馬尿。

  七月末,蘇景禎帶著十三萬五千的股票賬戶,來到了窗口。

  沒錯,是十三萬五千,十萬是從香港帶回來的,兩萬是蘇況兩口子一起決定給的,還有一萬五,一萬是媽媽蔣秀霞的私房錢,爸爸蘇況也偷偷的給了蘇景禎五千。

  當時蘇景禎很驚訝,他并不是驚訝蘇況會給他錢,而是驚訝蘇況為什么會有錢,這問題一問出口,然后就被爸爸毫不留情的扇了一巴掌腦袋,當然疑問也是得不到蘇況的解釋的。

  其實在九四年,炒股已經不是非得去窗口市了,在各地已經逐步出現了證券交易所,在南粵,最出名的就是廣發證券,不過這種劵商營業點才剛剛興起沒多久,大多數還是人工下單,在分秒必爭的股市里面,每一分鐘的股價都會變動,所以蘇景禎想了想,還是覺得穩妥點,跑去窗口找有自助交易終端的營業點算了。

  九四年的七月三十一日,老股民應該都記得這個日子代表了什么,在八月一日之前,股市那是一片的低潮,最低的時候,上證綜指只有三百多點。

  然后在七月三十一日,證監會推出三大救市政策,到了八月初的第一個交易周,有一支股票從三塊多漲到了十四塊。

  蘇景禎這兩天就是要呆在劵商營業點里面掃貨。

  山東渤海…

  請到.555zw閱讀。

  [三五]

飛翔鳥中文    大富翁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