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70 《東江文學》的約稿

  位于廣州路上的中學生作文報編輯部里,李洋最近有些意興闌珊。

  不為別的。

  正是由于《你還在我身旁》的作者林濤轉投了樓上的《東江文學》編輯部旗下。

  毫無疑問的是不管是林濤那篇精致的小散文還是他在之前參加東江杯作文競賽的時候寫的那篇作文。

  無一不是顯示出了這個16歲的高中生良好的寫作功底和文學素養。

  但是林濤硬要轉投到《東江文學》旗下,而不是繼續為中學生作文報供稿,他也只有感慨的份兒。

  畢竟是個少年人,心高氣傲。

  但是跟中學生作文報和中學生作文相比,以他現在還不是很成熟的筆力,真的就那么篤定能在《東江文學》那種無限接近純文學的刊物上立足嗎。

  李洋甚至能想象到林濤撞墻后的那種樣子。

  但是現在該操心的又不止他一個人了。

  除了李洋以外,《東江文學》的編輯王東東也在開始犯愁。

  他倒不是因為林濤轉投到自己的《東江文學》旗下而犯愁。

  相反,那篇小散文不僅僅讓東江省中學生作文報開了先河為林濤開辟了一個專欄,同時也讓林濤有了一些小名氣。

  這樣一個作者轉投到自己旗下,那應該是好事。

  這幾年也不知道是怎么了。

  國內的文學市場驟然開始變得火爆起來,《小說家》雜志的發行量在短短三年內增長了兩倍多。

  出版數量幾乎是每年都在成倍增長。

  一大批青春校園作家,包括寒寒,三子,郭敬民等人都紛紛出現。事實上,林濤一開始也很詫異于他所看到的跟自己印象中所發生的偏離。

  而這也讓他不得不開始相信蝴蝶效應的事實。

  因為這種精神文化需求井噴的現象只有在當年國內文化市場經歷過大之后初一放開時才見過。

  回歸正題。

  在王東東看來,《東江文學》雖然在國內文學市場上的口碑不錯。

  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培養出過一個屬于自己的專欄作家,這就有些尷尬了。

  現在的80后總是自擬為新一代,在文化認知和寫作上完全是推陳出新,漸漸脫離了早期的鄉土文學和傷痕文學等文學作品的范疇。

  就連傳統的金古武俠小說也開始被他們顛覆,當然經典畢竟還是經典,目前還沒有人完全在風格上實現突破和劃時代的創新。

  但是王東東有一種自信和直覺這已經不會很遠了。

  因為在國內已經開始掀起一場以校園文學和青春文學為主流的文學創作熱潮,《東江文學》如果不發覺一個好苗子加以培養的話。

  肯定會慢慢地勢弱。

  林濤的出現雖說不一定就能夠帶給雜志社什么明顯的效益,但是至少是一個希望。

  憑借二十幾年編輯的閱歷和眼光,王東東看得比李洋更遠,他從林濤的文字里看到了很多東西。

  包括青春。

  包括真摯的情感。

  還有一種他自己都不相信的滄桑感。

  王東東可不管這究竟是錯覺還是幻覺,他只要作品,只要人。

  他認為林濤的作品里就有符合當下這種市場趨勢的東西,甚至更超前一些。

  但是這都過了一個多月林濤仍然沒有來稿,這不禁令他有些忐忑。

  當初在總編面前把牛皮吹上了天。

  萬一這小子不靠譜,那在江總編面前可就要把牛皮給吹破了。

  “小楊,你今天趕緊跟林濤聯系一下,上次他不是給我們留了一個聯系號碼嗎?看看能不能聯系到本人。”

  楊敏是編輯部的資深助理。

  對于林濤的名字還是比較熟悉的。

  最近王主編一直都在念叨這個名字。

  但是排除這一點。

  林濤的那篇小散文他還是蠻喜歡的,很有水平,真不像是出自一個高中生的筆下。

  “好的,王編,但是我得跟您說一下,昨天下午收發室已經送來了一份署名是林濤的ems,您要不要先看看再聯系他。”

  “什么?”

  “ems呢?快給我拿來,這種東西你應該早點告訴我啊。”

  王東東聞言臉上頓時露出一絲興奮和焦躁。

  他的確已經很焦躁了。

  林濤要是再不交稿。

  他恐怕連大姨夫都要來了。

  “今天上午任何人來找我都不要打擾我,就說我有事不在。”

  過了小半會兒。

  在楊敏有些氣喘地從隔壁的資料室把包裹拿過來后,接過包裹王東東說了一句就嘭地把辦公室里的門從里面給反扣住了。

  包裹入手并不輕。

  跟王東東預料中的稿子相差略大,甚至讓他隱隱有些好奇林濤的稿子會是一份什么東西。

  當初林濤有意改投到《東江文學》旗下的時候,王東東只是簡單地在電話里跟他聊了幾句。

  還談不上什么第一印象。

  但是林濤寄給中學生作文報的手稿他是專門去拿來看過的,論字跡,他拍馬難及,論文才,王東東甚至覺得有一種“后浪推前浪,一并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的感覺。

  等他把ems包裹拆開。

  里面的東西露出來呈現在眼前的時候,王東東這一次是真的魔怔了。

  因為眼前的東西是他根本就沒有想到的,或者說,林濤這份稿子的厚度遠遠超乎了王東東的預計。

  如果目測不差的話。

  他幾乎要認為林濤是在寫一本中篇巨著。

  事實上。

  王東東并沒有猜錯,林濤寫的第二份稿子,或者說正式投稿的第二份作品的確是一部中長篇的“巨著”。

  至少,在王東東看來,對于一個16歲的高中生而言,手上這份厚厚一摞的小說手稿的確算得上是一本巨著了。

  有關于林濤在改投《東江文學》之后的第一次投稿會選擇什么樣的體裁,不僅僅是王東東,甚至中學生作文報的編輯組都在好奇和猜測。

  隨筆還是小記?

  或者仍然選擇讓他踏入這個圈子的詩散文?

  但是獨獨沒有人會想到竟然會是小說這種框架性和邏輯性極強的體裁,王東東毫不懷疑一個普通的高中生是很難駕馭一本小說的寫作的。

  但是眼前的事實告訴他。

  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

  包括他所想的那些不可能,都出現在了林濤身上。

  一直到將手中整篇的稿子全部看完,王東東才徹底心服口服。

  他的確心服口服。

  甚至狂喜。

  林濤無疑給了他一個絲毫不亞于當年自己的第一篇稿子被錄用時的那種驚喜。

  他幾乎是在瞬間就在心里做出了自己的判斷。

  這份稿子。

  要火了。

  (ps》既然是,走文學這一條路是注定的,小白征求一下大家意見,濤哥的作品究竟是要做文抄公抄書呢還是杜撰新作品,如果是抄書,請在論壇留言抄什么書,希望懂行的老板不吝賜教。

飛翔鳥中文    文科之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