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八章頂不住了 等到奉命的將領們帶著各自的兵馬離開,夏凡也帶著十三皇子等師兄弟外加那五萬軍隊重新啟程前往玄天崖。
再次上路后,雖然前方依舊會路過不少城池重鎮,可是卻再沒有遭受到什么強烈的抵抗,幾乎是他們還沒有到來,前面的城池就已經聞訊派人來投降。
由此可見,沈仲之死對整個神目國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等同于是一下子打斷了神目國的脊梁,難怪直接就跪了下來。
從頭像的人口中,夏凡也聽到了一些有關神目國朝局變化的事情。
由于沈仲本身就很年輕,同時又是修煉者,并且他可能有著別的什么考量,所以他雖然妃嬪眾多,但是到現在卻沒有一個子嗣。
如此一來,隨著他被殺之后,整個神目國的都城內為了誰來接掌神目國的國主之位就吵翻了天。
本來沈仲得到這國主之位的方式就算不上多么光彩,現在他死了,某些大臣就覺得這是個撥亂反正的機會,開始推舉自己所支持的人繼承國主之位。
人多了,想法自然更多,而夠格做國主之位的人也有四五個之多,于是矛盾由此產生,隨即就變成了爭斗,這也使得最近的神目國都城內風雨飄搖,令人目不暇接。
對此局面,在外牧守地方的官員們除了茫然更多地還是憂慮以及害怕。
國難當頭卻還在內斗,這無論如何都不是什么好事,于是諸多官員對神目國的未來感到擔憂和絕望,思來想去就選擇了投降。
倘若沈仲不死或者他有著繼承人的話,那么不少的官員說不定還會豁出命去跟夏凡斗下去。從這個角度上說,沈仲之死的確是給夏凡解決了不少的麻煩。
由于沒有了什么像樣的抵抗,夏凡的行軍速度當然加快了不少,不過兩天后就順利來到了玄天崖,至此算是徹底打通了從云環湖到玄天崖一線。
對于夏凡來說,做完了這些之后,需要他操心的事情就算是完了,至于接下來如何攻占神目國余下的領土,如何穩定朝局,他就不準備親力親為了,除了交給手下的將領之外余下的都由十三皇子代勞。
既然下定了決心要培養十三皇子,夏凡當然要做到底。
只是沒等夏凡真的放下所有軍政要務成為甩手大掌柜,就有三個不太好的情報送了過來。
其一是圣龍國悍然出兵,開始公然入侵神目國,對外宣稱是沈仲身死,龍嘯書甚為痛心,他作為其同門為了幫忙神目國盡快穩定住朝局才有了這不得已的舉動,等到神目國朝局穩定,同時他也誅殺了夏凡為沈仲報仇后,他會將國土歸還給新的神目國國主。
這種聽起來冠冕堂皇可是卻漏洞百出的話就這么明明白白的亮了出來,讓夏凡真的是相當佩服帝師門徒們的厚顏無恥。
對此,夏凡當然不會坐視不理,心里也盤算起來要不要干脆率兵徑直去滅了龍嘯書,就此將圣龍國也并入自己的勢力版圖中。
其二則是呂川送上的,說是大漢皇朝的大將軍耿清平打著剿匪的旗號悍然躍過邊境,于是他毅然決然的做出了反擊。
只是目前耿清平攻勢猛烈,呂川有些快要抵抗不住了,所以他不得不向夏凡求援。
有關于大漢皇朝在邊境上的小動作夏凡早就知道,只是專注于眼前的戰事,實在是無暇理會,此時耿清平既然犯邊,那么就到了不處理都不行的地步。
其三則是趙唯一和劉玉靈龍發過來的情報,說是大漢皇朝將左相曹世平派到了寶倉行省,看樣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劍鋒直指永安郡,所以他們想要提前發動先前的布局,向他詢問意見。
相比起前面兩條情報來,夏凡最關心的還是最后一條,因為此時趙唯一和劉玉靈龍就在永安郡。左相曹世平此番來勢洶洶,難保不是奔著他倆去的?
“看來得搞出些大動作來分擔一下他們的壓力了。”夏凡心里暗暗盤算。
很快夏凡就有了主意,暗中傳念給陣叟吩咐了他兩句,隨即就徑直飛往碎石河。
碎石河中并沒有水,有的只是大大小小的碎石。想來曾經這里也有大量的河水流過,以至于從上游帶過來如此多的碎石沉淀在這里,只是后來不知道為何河水斷流,于是只留下一條寬有十數里長有千余里的干枯河道外加隨處可見的碎石。
這條河道也是藍玉國和大漢皇朝之間邊境的一部分。以往絕對是鳥不拉屎的所在,不過現在卻又超過百萬兵馬在此鏖戰,雙方自然就是已經投效夏凡的呂川以及受了劉星辰旨意前來“剿匪”的耿清平。
耿清平麾下有將近十萬騎兵,攻擊力相當不凡。
呂川自知與其在平原之上野戰,肯定是大為吃虧,于是就想方設法地將戰場擺在了這碎石密布的河道中。
騎兵要發揮應有的戰力,最起碼也得有著足以戰馬馳騁的空間,在碎石河這樣的地方顯然是不行的。呂川此舉逼得耿清平不得不放棄了自己在騎兵上的優勢,只能靠著步兵緩慢推進。
呂川雖然向夏凡求救,不過局面卻也沒有糟糕到快要崩潰的地步,最多就是他現在處于下風而已。
之所以會如此,也不是呂川這個大將軍無能,實在是他手里的兵將們不太給力。
當初呂川剛剛起兵造反時,手里的確有著一支戰力強悍的精兵,打的當時的藍皓麟落花流水一般,可就在呂川將要把藍皓麟滅掉時,不想神目國悍然出兵,導致呂川慘敗。
經過了那次大敗后,呂川雖然重整旗鼓,但是手里的兵將的戰力卻已經大不如前。雖然后來跟夏凡結盟之后,夏凡早期走精兵路線,于是將不少挑剩下的兵馬給了他,讓他的實力有所提升。
但是別忘了,夏凡挑剩下的兵馬實際上戰力并不怎么樣,不能說是老弱病殘也差不多了。
呂川就算是再有本事,也不可能讓這樣的兵馬在短時間內脫胎換骨。后來神目國再次侵犯邊境,呂川自然是率兵抵抗,打來打去,手里的那些百戰精兵又消耗了不少。
即便是夏凡塞給他的那些兵馬也在不斷的戰斗中得到了磨練,戰力有所提升,但是總體而言,呂川的兵馬戰力卻并沒有增長多少。
先前攻打云和,蒼葛,阿布特等小國,呂川靠的也不是手里的兵馬多么精良,更多的是人多勢眾。
正因如此,此時需要面對耿清平所率領的大漢皇朝的大軍時,當人數上的優勢變得不那么明顯后,呂川手下兵馬的戰力比較弱的毛病就算是徹底的暴露無遺了。
幸好呂川打了多年的仗,很清楚如何揚長避短,因此還能夠勉強周旋。
雖然局面還算看得過去,可是呂川心里卻很清楚已經是岌岌可危。倘若再沒有援兵到來,那么戰局隨時都有崩盤的可能。
對此,呂川原來的手下,像是血刺,衛忠等人不免私下里有所議論和怨言,甚至懷疑夏凡根本就是見死不救,想要借著耿清平之手除掉他們,要不然的話為何呂川的求援折子都已經遞上去那么久,到現在卻沒有回音。
呂川自然明白手下的不滿,不過他卻相當的冷靜和克制,同時也在壓制著他們的怨氣。
雖然此時同樣是心急火燎,不過呂川對夏凡卻是并沒有什么怨恨,更不會懷疑他是想要借機除掉自己,因為以夏凡的強大若是真要殺自己,完全用不著這么麻煩,直接動手反倒更省事些。
“大將軍,弟兄們快要頂不住了,大漢皇朝的兵馬已經過了碎石河中央,要是再往前推進,戰線很容易就會崩潰,到時候兵敗如山倒,就算是想要撤退都不行了。”一個滿臉是血的將官匆匆忙忙走到呂川跟前,低聲說道。
“你想怎么辦?”呂川目光發冷地看著他。
“不行咱們就撤吧。”此人低著頭道:“咱們投靠了夏凡后,為他滅了那么多小國,又在這里拼殺了多日,也算對得起他了,現在后撤,不管去哪里,至少大將軍手里還有安身立命的本錢呀。若是一點兵馬都沒了,將來如何立足?”
“這么說你還是為了我好嘍?”呂川冷笑道。
“大將軍明鑒。”這個將官此時也感覺到了呂川的語氣有些不對勁,可是話說到了這份上他也就沒有辦法再收回,于是硬著頭皮道:“請大將軍三思。”
“你要真是為了我好,就不該說這種擾亂軍心的話,而是該滾回前線去帶著兵馬將敵人趕回去。”呂川瞪視著他道:“何峰,你當初跟隨我沖陣時連中十余箭,鮮血狂流,但是卻依舊沖殺不止的膽氣哪去了?”
“大將軍,我…”何峰聽到呂川說起自己當年的事情,又是激動又是慚愧,突然站起身來道:“請大將軍看著,我這就把大漢皇朝的那幫狗東西趕回去。若是…我有個什么閃失,也請大將軍到大元帥那里問問,他為什么見死不救!?”
說完這話,何峰朝著呂川行了個軍禮就大踏步的離開。
“此人倒還有幾分血性,難怪你會保他。”話音起時,夏凡就已經出現在了呂川的面前。
“拜見大元帥。”呂川連忙行禮。方才他并不知道夏凡到來,剛才的話當然也不是特意說給夏凡聽的,而是他真的不想何峰走錯路,要不然他身為大將軍也唯有殺了他來穩定軍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