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找準了路 于是楊仙茅擺擺手說道:“先來先得,我剛才已經把話說在前面了。這方子我只賣十份,每份一萬兩銀子。既然他們三個先說了,當然他們三個先得。別人慢了就沒辦法了,除非他們三個愿意再出手。”
高太醫、陶太醫和童太醫頓時欣喜若狂。董太醫說道:“別指望了,出再多的錢我也不會轉讓的。”
這些太醫顯得很是無奈。費神醫知道楊仙茅并不是那樣的人,他做出這樣的決定肯定有他的理由,因此他并沒有再出言干涉。
楊仙茅對高太醫等人說道:“趁我還沒改變主意,趕緊把錢送到我家去。不過你們只能自己把錢送去了,因為其他人不是官員的話,是沒辦法上街的。”
三個人連聲答應,讓楊仙茅一定要等著。很快這三人便將錢湊足了,送到了楊仙茅家里。
這三人親自用推車把一箱箱的銀子推到楊仙茅家里去了。因為仆從沒法上街,特別是高太醫,年紀大了,他要的份額又最多。五萬兩銀子,前后推了好幾趟。
路上遇到巡邏的御林軍,經過好幾次盤問。累的跟孫子似的,而且還擔心被打劫。不過這些御林軍好歹是皇帝的親兵衛隊,雖然看著他一箱箱銀子還是有些眼熱,卻沒有起打劫的念頭,讓他平安過去了。
楊仙茅讓王院判給他準備了出入的腰牌,不用再擔心御林軍盤查。帶著腰牌回到家里,清點了三人送來的銀兩之后,這才將三份藥方給了三個人。
楊仙茅明確說道:“我要提醒你們一聲,這個方子的治療效果還不顯著。可能也就只有兩三成而已,你們不要因為沒治好就喪失信心,或者怪我給了你們假的藥方。這一點明白了嗎?”
這三人都一起點頭說:“這個我們明白,如果是療效顯著的方子的話,那恐怕就不是這個價了。”
楊仙茅點了點頭說:“你們知道就好,免得到時候起糾紛,都是同事,撕破臉不好。”
王院判寫了奏折,稟報了皇帝說,新任命的破格提拔的小郎中楊仙茅找到了一種藥方,治好了曾布曾大人,說明藥方是有效的。因此允許城里身患有新瘟疫的病人家屬將病人送到太醫院來就診,以便救治。
宋神宗得到這個稟報之后,異常高興。當即下旨同意王院判的意見,通知巡街的御林軍,可以把這消息通報給全城百姓,讓患了病的有可能是瘟疫的病人家屬,可以送病人到太醫院就醫,但人數不能超過三個,除了就醫外不允許探親或者干別的。
接著高太醫等三人也聯名把奏折報了上來,說他們三人得到了楊仙茅的授權賣的藥方,也可以治這種病。要求準許分一些病人到他們那里去,不然的話太醫院只有楊仙茅一個人是忙不過來的,因為他們三個從楊仙茅那里買到了新方子。
宋神宗當然對這個消息很是高興,他高興的是楊仙茅居然愿意把方子讓出來。他原先擔心的就是楊仙茅一個人掌握這個方子,只靠他一個人救治速度沒那么快,會耽誤病情。現在增加了三個人,將很大程度緩解病人救治的問題。
于是再次下旨,容許城里的病人家屬除了將病人送到太醫院之外,也可以送去這三個人自家開的藥鋪醫治。并容許這三個太醫在這期間不用到太醫院來上班,直接在自己家醫館坐堂問診。同時他們的方子可以拿到太醫院來買藥,因為這三人醫館里的藥在洪水中都被浸泡壞了。
接下來的數天時間里,楊仙茅一直在太醫院給人診病。盡管有四個地方可以治療這種新的瘟疫,但是城里的人患瘟疫的太多了。御林軍不再禁止病人送來醫治之后,病人便源源不斷的送了出來,而送來最多的就是太醫院。
畢竟在每個人的心中太醫院的太醫那是醫術最高的,無人能出其右。患病了當然要找最好的醫生來看,這是每個人的想法,因此送來太醫院的病人最多。楊仙茅有了基礎方,根據這個方子迅速根據每個人的情況進行調整,然后用藥。果然不出楊仙茅所料,他這種新的方子最多也只能治愈三成左右的病人,還有七成病人都還是不治而死。
大量病人送來之后,給了楊仙茅一個很好的觀察病情的機會,他需要確定這些病人究竟是怎么得病的,得病之后有些什么癥狀,嘗試著對這些病癥進行分類。
這是他判斷病因病機的一個基礎工作,通過這段時間給病人的診治,楊仙茅有了新的想法。他馬上把費神醫請了過來,想請他在一起分析一下自己的方子,看看這樣的判斷行不行。如果說這個思路可行,他再根據這個思路來確定方劑的配伍。
費神醫來了之后楊仙茅直接說道:“費神醫,這段時間里,我通過治病發現,這種新的瘟疫實際上可以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導致毒性腫瘤的瘟疫。這種腫瘤是由于瘟疫的熱毒從皮膚的潰瘍或者傷處侵入,從而在脖子腋下或者腹股溝處形成了一種血性的熱毒。這種可以用我先前配置的那種方子來治療,那種方子之所以只能醫治三成左右的病人,是因為另外兩種瘟疫雖然性質上跟這種瘟疫差不多,但病癥不同,因此我那個方子就沒有效果了。”
費神醫對楊仙茅的這個發現非常的驚訝,頻頻點頭說道:“原來如此,那你發現另外兩種是什么樣子的?”
“第二種,我把它稱為血毒瘟疫,這種瘟疫是由于食用了不潔的食物,使得有熱毒的食物進入人的腸胃之后,在腸胃和血液中血毒蒸郁,釀積成毒。外發為黑斑,擴大到整個身體各處。這種就需要用新的腸胃型的藥來進行治療。而第三種則是利用空氣,通過人的呼吸進入人的肺部,導致染上肺毒的瘟疫,這種瘟疫典型特征就是吐血。當然這三種瘟疫相互之間并不是截然分開的,有的病人可能只占其中的一種,有的可能是兩種或者三種都有。那就需要相應的調整方子。”
費神醫捋著胡須頻頻點頭,這段時間他也一直在觀察楊仙茅這邊的情況。不過他沒有像楊仙茅這樣,將病歸結為幾種,然后再針對性的用藥。但是楊仙茅的觀點在他看來非常有道理,覺得完全可以按照這三種方法來制作三種相應的藥方。或者根據病人患有瘟疫的不同情況,來綜合調整用藥。
在得到費神醫的肯定答案之后,楊仙茅的信心強了很多。經過連續幾天的配藥試驗,最終他鎖定了一個基本方,并把這種方劑稱為加堿解毒活血湯,這個藥方是在清熱解毒的基礎上增加了解血毒清血熱活血瘀的功效。基礎配方是連翹三錢,柴胡兩錢,葛根兩錢,生地五錢,當歸半錢,赤芍三錢,桃仁八錢,去皮尖打碎。紅花五錢,川樸一錢,甘草兩錢。
以這個解毒活血湯為基礎,針對三種病情再做相應的增減調配組合,從而形成不同的方劑,來抑制不同的癥狀的病人。這就需要醫者對癥狀有準確的把握,才能做到準確的調配。
楊仙茅用這個方子對他的病人進行針對性治療,結果經過大量的病案醫治之后,確認這個方子治愈率超過了九成。
楊仙茅并沒有把這個消息告訴別人,因為他給病人看病的情況王院判和費神醫都高度關注,幾乎是天天守在旁邊看著。每次好一個,他們都會去記錄下來。因此當楊仙茅最后的藥方取得了超過九成的治愈力的時候,王院判已經連續幾道奏折報告給了宋神宗。
宋神宗異常高興,馬上吩咐招見楊仙茅。
楊仙茅不知道這時候皇帝要見他做什么,他其實沒什么興趣去見這位皇帝的。不過思索片刻之后,他還是決定去見見皇帝。畢竟他要娶到藥香郡主,最終還得過皇帝這一關,所以還是不能夠跟他把關系鬧毛了。
進入宮城更為嚴格,不僅楊仙茅要將全身上下的衣袍換成里面提供的干凈的衣袍,而且還要徹底的沐浴并用藥水消毒。同時他也不可能長驅直入皇宮,而是在皇宮靠近大門的一處四周用高墻隔離起來的偏殿拜見皇帝。
而見到皇帝時,楊仙茅才知道什么叫做小心謹慎。因為楊仙茅被送到偏殿之后,內侍讓他遠遠的站在門口,不許靠近皇帝,回答要大聲。
等了片刻,皇帝終于從后面屏風出來,坐在金鑾殿上,距離楊仙茅竟然有百十步以外。而且在這之前,太監已經告訴楊仙茅這個已經是對他的最大的禮遇了。皇帝面見其他大臣,大臣們都是在金鑾殿外面等候。需要商議什么,只能在門外大聲表述自己的觀點,連奏章都不能進來的,就怕把皇帝給傳染了。
楊仙茅站在門口望著因為距離比較遠看不真切的皇帝,覺得他的氣色比較差,看來他經常生病是不假的。楊仙茅已經得到陪他來的太監簡單教了拜見皇帝的基本禮儀和注意事項,知道不是正式的大典之類的場合是不需要下跪磕頭的。當下躬身一禮說道:“微臣拜見官家。”
“免禮平身。楊愛卿,朕已經聽說你找到了治療瘟疫的藥方,而且治愈率能達到九成,朕非常高興。特意召見你,予以勉勵。”
“多謝官家贊譽。能研制出這樣的藥方,也是托管家的鴻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