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員外一聽這話,不由一愣,說:“先前在廊下,你們倆是在說事情?”
楊仙茅嗤的一聲冷笑,瞧著他說:“你以為呢?我如果真心要跟她親熱,把她帶到什么地方不好,非要到廊下讓你們全部的人都看到?我正是為了讓人不要產生誤會,所以故意在廊下跟她說這件事,沒想到,就這樣還是低估了長舌婦的能量,居然把悄悄話說成了耳鬢廝磨,也虧她想得出來。”
奎老太爺瞪眼望著楊仙茅,過了片刻,這才臉色稍稍緩和,擠出一抹笑容,說:“是這樣啊,看來是我誤會你們了。”
紅裳兒更是委屈,忍不住眼淚簌簌而下,掩面哭了起來。
朱氏大聲道:“即便先前是誤會,那昨晚上呢?昨晚我可親眼看見她衣衫不整從楊公子房里跑出來,又看見楊公子在把玩她的繡花鞋,床鋪又十分凌亂。——這都是我親眼所見,難道還有假嗎?”
楊仙茅背著手,對奎員外說:“該我說出真相了,事情是這樣的,——因為我要用生大黃給你治病,而醫書上說,年邁體弱之人是不能用生大黃的,特別是像你這么危重的老人。我料到他們會堅決反對,因此我一直猶豫不決是否把這藥方說出來,因為我知道不到萬不得已,說了也是沒有用的,結果被他們誤會,以為我這是故意刁難,包括二少爺也誤會了,所以昨天晚上二少爺就帶著紅裳兒姑娘到我屋里來了,而二少爺說上茅廁就離開了。我已經料到了他們是來了哀求我救奎員外你的,但是深更半夜的孤男寡女獨處一室的確不妥,因此,我就讓紅裳兒姑娘先回去,有話明日再說。紅裳兒姑娘窘迫之下走得急,鞋子掉了卻沒有發現。我便把那鞋子撿起來,因為刺繡很精美,所以欣賞了片刻,談不上什么把玩。緊接著,二少爺就回來了,還跟我打招呼這才離開,事情經過就是這樣。”
楊仙茅轉頭望向奎二郎,冷冷的聲音說:“二少爺,我剛才說的是不是實話?——我提醒你,如果將來老太爺查清楚了事情真相你再來承認,讓紅裳兒姑娘蒙受不白之冤,那老太也不會饒你的。”
奎員外陰沉著臉,將手中拐杖重重地地上一杵,對奎二郎厲聲道:“沒錯!你哥謀殺為父,這家再不可能交給他。但是,如果你不說出事情真相,為父將來歸天之前,寧可一把火將宅院全都燒個灰燼,可也不會將家交給你的!”
奎二郎打了個哆嗦,權衡了利弊,到這時候,父親所說絕不是開玩笑的,他只能硬著頭皮上前兩步,說:“楊公子說得沒錯,我帶著紅裳兒去楊公子屋里,只是為了哀求楊公子救治父親,當時我們誤以為楊公子不愿意出手,我跟著紅裳兒姨娘一起去,也是為了避嫌,也只說了幾句話,沒有一盞茶功夫就離開了,哪來的茍且之事?更何況姨娘出來時,衣衫整齊,并沒有大嫂所說的衣衫不整,這也是我親眼所見的,因為當時我已經從茅廁回來到廊下了。”
聽到奎二郎終于說話替她證明清白了,紅裳兒又是高興又是委屈,嚶嚶地哭了起來。
奎員外陰沉著的臉終于漸漸緩和了,對紅裳兒說:“原來是這樣,看來是我錯怪你了。”
紅裳兒噙著淚點著頭,過來重新攙扶住老太爺的胳膊。
朱氏還不認輸,嚷嚷道:“那繡花鞋呢?繡花鞋又怎么說?他們兩個昨晚上在屋子里…”
剛說到這,一旁的奎老夫人冷不丁掄起楠木拐杖劈頭朝她腦袋砸了下來,打得朱氏哎喲一聲慘叫,捂住頭蹲在了地上,頭上破了一道口子,鮮血很快把半張臉都染紅了。
老婦人惡狠狠說道:“你這長舌婦,就知道挑撥是非,我兒大郎之所以如此大逆不道要害死他爹,不知道你這惡婦從中挑撥了多少呢。你這惡婦,容你不得!——來人,把他二人捆起來,先家法伺候,然后再扭送衙門治罪!”
老夫人身邊幾個壯實的老婦,齊聲吆喝著沖上來,先按住朱氏,卻遲疑要不要真的綁奎大郎。
奎大郎嚇壞了,連連倒退,想跑又不敢,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磕頭,哭喊著:“爹!娘!兒子一時糊涂,饒命啊,放過我們吧。求求二老了,虎毒還不食子吶,嗚嗚嗚…”
奎員外終于嘆了口氣,一擺手說:“把他們放了!”
幾個壯實婆子放開了朱氏。
奎員外顫巍巍走到他們面前,對奎大郎道:“你說的沒錯,即便你要害你父親性命,父親也不能眼睜睜送你上法場砍頭。罷了,從此以后,你我父子恩斷義絕,你帶著你這惡媳婦自己活命去吧。不許帶走一針一線!你兒子留在莊上,那是我奎家子孫,孩子還小,沒有罪過,我會好好撫養他長大的。”
奎大郎先前最擔心的就是這件事,就怕老父親讓莊丁將自己綁了送到衙門,畢竟謀殺或者企圖謀殺父親,屬于十惡不赦的重罪,即便未能得逞,也是要被絞死的。現在父親放過了他,讓他自己去逃命,奎大郎不由得又是慚愧又是感激,跪下磕了幾個頭,然后站起身,也不管他媳婦,轉身朝著莊外踉蹌著,快步去了。
朱氏卻沒有磕頭,只是惡毒的掃了眾人一眼,不敢多說,生怕老太爺一怒之下反悔,也追著丈夫而去,消失在黑暗之中。
奎員外怔怔地望著大兒子跑去的方向出神,半晌,才長長的嘆了口氣,對楊仙茅說:“楊公子,適才多有得罪。”
楊仙茅說:“只要事情弄清楚了,沒有人遭受不白之冤,也就沒事了。”說罷,瞧向紅裳兒。
紅裳兒感覺到了他的目光,只是低著頭攙扶著老太爺,不敢看他。
奎員外皮笑肉不笑說道:“楊公子,還請跟老夫來,老夫有話要說。——夫人,你也一同前去。其他人便可散了。”
韓雪娥、阮彩云等人便告辭回自己房間去了。雖然這件事鬧得有點大,但好歹是人家的家務事,跟他們沒什么關系,沒必要繼續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