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87章 狂妄

  艾森豪威爾同意了巴頓的計劃,會議結束后,巴頓立刻給參謀長蓋伊打電話,發出了行動命令:

  第4裝甲師經隆維向阿爾隆挺進,第80師經過蒂翁維爾向盧森堡進攻,第26師已做好一切準備待命出發。

  根據巴頓的命令,第3集團軍的指揮部在最短的時間內(20日至22日)完成了大量艱巨的工作,其中包括:

  1.作戰處做出了新的部署,將3個軍有北向南的戰線改為4個軍由東向西的伸展,整個戰線來了個90度的大轉彎。

  2.佩里上校組織了1338輛各種運輸車輛,夜以繼日的將部隊和補給支隊從前線轉運到進攻陣地。總行駛里程達160萬英里。

  3.馬勒上校領導后勤處建立起一套新的補給系統,在100小時內轉運了62000噸物資。

  4.科克上校的情報處繪制和分發了幾十萬張新戰場的作戰地圖,做出了敵情分析報告,及時的改變了戰斗序列。

  巴頓自己也沒有閑著,他和米姆斯中士開著他那輛油漆錚亮,掛著大號將星的吉普車跑遍了全軍,獨自完成了需要一個連的參謀人員才能做到的復雜工作。

  大雪中,大衣上粘滿了泥漿和雪花的士兵在巴頓煽動性演說的刺激下頂著凜冽的寒風前進,指揮官站在坦克的指揮塔上調度和指揮部隊的行進。

  第3集團軍就這樣在巴頓的指揮下,面對著德軍的阻截和惡劣的天氣在短短的幾天內,把一支十幾萬人的軍隊從薩爾地區快速調往阿登山區,實現了戰線由南向北的全面轉移。

  11月22日晨6時,第3集團軍所屬的第3軍準時發起了進攻。沃克斯是一個人口不足14500的小鎮,坐落于法國北部阿登地區的一個狹小平原上,四周為稀疏的林地和丘陵。

  由于阿登南部公路網中有7條通過此地,所以其戰略地位尤顯重要。德軍原估計沃克斯防守兵力薄弱,計劃讓戰斗力不是很強的第26民兵師順道去占領它,但92空降師的頑強抵抗使德軍的進攻受挫。

  隨著戰斗的推進,德軍西線指揮部發現沃克斯不但成了整個德軍戰線的“釘子”,而且直接威脅著德軍的后勤供應,牽制著德軍的有生力量。

  這一切使德軍下決心拿下沃克斯,他們派出了拜爾林和馮﹒盧特維茨將軍率領2個軍的兵力前來進攻。

  11月23日,天氣終于放晴了。英美聯軍的7個戰斗轟炸機群、11個中型轟炸機群、地8航空隊的一個師以及皇家空軍的運輸機飛抵沃克斯上空。機群猛烈地轟炸了德軍的目標,運輸機投下各種補給物資,德軍空軍立即起飛迎戰。

  但是總歸是晚了一步,沃克斯城得到了一些補給,只是他們對德軍的轟炸被德軍飛機所阻止,雙方的空軍又立即在沃克斯上空絞殺起來,這種情況下就算德國空軍想避戰都不可能,只能拼消耗,天空之中不時有飛機殘骸栽落下來。

  巴頓指揮的第4裝甲師在空軍的掩護下,于24日強行突破馬特朗格浮橋,占領了沃納克村進而沿公路向阿爾隆發起突擊,第5師將德軍趕過了紹爾河,為進攻沃克斯做好了準備。

  只要巴頓打破沃克斯的包圍圈,在先前突進幾十公里,就可以沖破德軍的包圍圈,然后英美聯軍就可以一路狂奔到敦刻爾克去。

  沃克斯的戰斗也同樣艱苦,92空降師的士兵們頂著德軍的炮火,趴在積雪的散兵坑里堅守陣地。

  德軍的兵力還是薄弱了,位于比利時和荷蘭的部隊起碼還需要三到五天才能抽調到法國境內,這可是一百多萬精銳德軍,因為他們到現在才徹底消滅比利時和荷蘭的英美聯軍。

  余下的三到五天時間,就是巴頓最后的機會。因為德軍包圍沃克斯的兵力薄弱,巴頓的第4裝甲師第37坦克營c連連長查爾斯﹒博格斯中尉駕駛的m4坦克第一個沖進了巴斯托尼。在他的后面,英美聯軍的裝甲部隊如鋼鐵洪流涌入92空降師的陣地。

  身體疲憊卻精神飽滿的92空降師師長麥考利夫準將連連稱贊巴頓麾下“鐵輪地獄”的速度和力量。

  24日,在第9裝甲師和第80步兵師的增援下,第4裝甲師打通了沃克斯通向阿爾隆通的公路,二十萬英美聯軍徹底擊潰了圍攻沃克斯的德軍,準備集中兵力攻向德軍的前進基地法利策,只要法利策一攻陷,被包圍在阿登地區的幾十萬英美聯軍就算是突圍出去了。

  巴頓為了一雪前恥,給隆美爾精心準備了一份“禮物”。他命令:第3集團軍所屬的所有炮兵在11月25日午夜11點整,用最猛烈的火力集中向德軍陣地齊射20分鐘,巴頓要在在炮火的轟鳴和德軍的哀號中巴頓以其特有的方式期待新的一年。

  26日,巴頓命令部隊從南北兩翼采取鉗型攻勢,全速向法利策推進,巴頓想將德軍攔腰斬斷。巴頓部隊所向披靡于23日攻占圣維特,27日第3集團軍的前鋒已攻至烏爾河一線,29日巴頓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布阿登戰役以英美聯軍的勝利而突圍結束。

  可事情絕不是巴頓在記者面前說的那么簡單,隆美爾對于巴頓的狂妄當然是了解的,前線的失利隆美爾也是知道的,可是現在前線各處的兵力都很吃驚,隆美爾也不敢隨便抽調部隊,隆美爾在等待,在拖延巴頓的進攻速度。

  從11月23日比利時和荷蘭戰役結束后,位于這兩地的一百多萬精銳德軍就星夜兼程地往法國趕路,因為英美聯軍把進入法國的所有鐵路都炸毀了,就連公路和橋梁也是如此,這無疑大大遲疑了德軍的移動速度,原本計劃只需要三天的時間,結果走了六天,先頭的一個裝甲師終于趕到烏爾河一線。

  這下巴頓慘了,德軍的裝甲師就在烏爾河的對面,巴頓的二十萬進攻部隊根本就架不了橋,過不了河,就算巴頓想用飛機炸垮對面的德軍裝甲師也不能,原本不愿拼消耗的德國空軍,突然全力支援烏爾河一線。

  隆美爾為了在法國戰場上有足夠的飛機,不管下令德國所有的飛機廠全部夜以繼日地生產,同時還把部署在德國本土用于國土防空的一千五百多架飛機抽調了一千架來。(

飛翔鳥中文    統御全球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