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什么啊!!!讓所有將士們吃飯,然后命令三十五萬國防軍,在加上三十萬軸心隊,從八個方向一起對著敖德薩猛攻,其他的你看著辦好了,你才是南方集團軍群的總司令。”
“那我就去指揮戰斗了,你在繼續休息下。”
曼施坦因這個副總指揮不會去插手古德里安的具體指揮,雖然他們是兄弟,這就是上行下效,這都得益于隆美爾元首的這種指揮習慣。
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對這一仗取得勝利,那可是信心滿滿,此時蘇聯軍隊的坦克對于現在的德國坦克來說,就是垃圾,一無是處。
此時蘇聯的反坦克手段也十分有限,就連雞尾酒都沒有大規模普及,在說德軍的步坦協同作戰,也不怕蘇聯敢死隊上來送死。
至于蘇聯的大口徑反坦克炮,那要等到41年下半年,英美對蘇聯的援助送到前線之后。
從蘇德戰爭爆發至今,蘇聯的反坦克炮現在最大口徑才五十毫米,對于德國的四號坦克都無法在五百米之外擊穿,而蘇軍的反坦克手雷投擲手,又根本無法靠近德國有裝甲車保護的坦克,所以此時蘇軍對于德國的坦克洪流,沒有太好的遏制辦法。
德軍分八路同時進攻敖德薩,每個攻擊群的兵力大約為五六萬人,在留點預備部隊,剛好是兩個軍的力量,每個攻擊群還可以得到德國八十輛三號坦克和四十輛四號坦克支援,還有相應蘇聯的裝甲車,每一個突擊群的裝甲力量應該是夠了。
經過古德里安的分析,眼下也只有盡快拿下敖德薩,才能不讓這個城市拖住南方集團軍群大量的兵力,南方集團軍群后繼的作戰任務還很艱巨,時間也非常的緊迫。
德國在用完餐之后,就隨即分八路大軍對著敖德薩猛攻。而蘇軍那邊在經歷這么久的炮擊之后,沒有死的紛紛跑出掩體透氣。
當殘余的蘇軍跑出掩體之后,此事的敖德薩,已經面目全非了,整個城市變成了一片巨大的廢墟,整個城市的建筑,有百分之六十在炮擊中坍塌,
大多數的木質建筑都在燃燒,火光和濃煙籠罩個整個城市,空氣中彌漫著嗆人的硝煙。
鐵木辛哥率領的蘇軍素質不錯,沒有在炮擊中喪身的蘇軍,,開始救助己方傷員,并著手修復防御工事,就算此前的防御工事被徹底摧毀,隨便找一處廢墟修整下,就一處極好的防御工事。
再說鐵木辛哥這個人,他在戰爭爆發不久之后,就把敖德薩的市民轉移到城外,當時很多烏克蘭的市民還很不理解鐵木辛哥的行為,紛紛在暗地里詛咒鐵木辛哥這個“惡棍”。
鐵木辛哥為了更好地在敖德薩修建防御工事,所以才把敖德薩市民趕出城市,結果這無意的舉動,讓幾十萬敖德薩市民免于戰火。
當蘇聯人正在忙碌的時候,無數的炮彈又從天而降,這下蘇聯烏克蘭方面軍的損失就慘重了。
古德里安是打光了曼施坦因送給他的六十萬發炮彈,可南方集團軍群還有自己的炮彈呢!在德軍吃飯完畢,參與蘇軍出來修復工事的時候,狡猾的古德里安又進行了猛烈的炮擊。
這次猛烈的炮擊又是一個小時,可以說整個敖德薩城遭受到了個更加嚴重的破壞,市區內的房子百分八十被摧毀,沒有垮塌的也是搖搖欲墜。
這次炮擊對烏克蘭方面軍的軍心士氣的打擊,更加嚴重,他們剛剛才沖德軍長達五小時的炮擊挺過來,等德軍扒雞停止之后,他們又在政委的指揮下,忍著自己的恐懼出來修復工事。
可德軍的第二輪炮擊又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開始了,這次猛烈的炮擊又讓無數的烏克蘭方面軍的士兵喪命,烏克蘭方面軍在德軍兩次的狂轟濫炸下,蕩然無存。
要知道烏克蘭方面軍里面的士兵絕大多數是烏克蘭人,對蘇聯的認同可不是那樣深刻,斯大林的一些政策也讓烏克蘭人十分的抵觸,只是迫于殘酷鎮壓手段,而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反抗。
“請看后世的歷史:烏克蘭總統尤先科在會晤歐洲委員會議會大會代表團時強調,他希望歐洲委員會議會大會能通過專門文件,譴責30年代的是針對烏克蘭人的民族滅絕行為。尤先科說,烏克蘭方面將提供有關的所有資料。
由基輔國際社會研究所進行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大約72的烏克蘭人認為是民族滅絕行為。目前共有10個國家的議會已經通過決議承認是民族滅絕。在1921年到1923年,1932到1933年期間,烏克蘭曾發生過2次。
但是1932到1933年期間饑荒最為嚴重,喪生人數最多,當時共有7百萬到1千萬人餓死。這一數字相當于烏克蘭當時全國人口的1/4以及烏克蘭東部和中部地區人口的一半。
2003年11月,聯合國承認了1932年至1933年發生在烏克蘭以及其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烏克蘭方面確信,如果沒有當年的,那么烏克蘭的總人口將是目前的兩倍,將達到一億。烏克蘭政府將每年的11月23日定為饑荒紀念日和種族鎮壓紀念日。”
如此情況下,烏克蘭人民怎么可能把蘇聯當成自己的祖國,世界上最悲慘的事情莫過于看著自己的親人餓死在自己的面前,自己卻無能為力,這種痛是透徹心扉的,仇恨也是刻骨銘心的。
現在終于有德國這個外力打破斯大林的殘酷統治,特別是隆美爾的那個土地政策的推出,可以說烏克蘭人將沒有一個人還會支持斯大林政權,就算那個烏克蘭在蘇聯里面是高官,看著自己的同袍上百萬,上千萬地餓死,也不可能真心實意地擁護斯大林。
后世的歷史已經證實,為什么蘇聯一解體后,獨聯體國家反而比西方國家更痛恨蘇聯的原因,連續提出反俄羅斯法案,并且積極加入北約,幫助美國建立反導系統,圍堵俄羅斯,不是沒有道理的。
“轟轟…轟…”
德國的坦克突擊群和人海涌入敖德薩城,沒有死的烏克蘭方面軍基本都是打著白旗直接出來投降,如果政委是俄羅斯,就會被烏克蘭士兵直接干掉,如果政委是烏克蘭人,也會和其他士兵一起,根本就不抵抗就出來投降了。(